• 64阅读
  • 0回复

布纳河畔创高产——达依奇农业合作社访问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8-19
第5版()
专栏:阿尔巴尼亚通讯

布纳河畔创高产
——达依奇农业合作社访问记
阿尔巴尼亚北部的布纳河,在反动统治的黑暗年代,是一条为害人民的河流。人民政权建立后,这条河流经过治理,被人民征服,两岸的大片沼泽已改造成良田。布纳河畔的达依奇农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体化的优越性,艰苦奋斗夺高产的事迹,是布纳河流域变迁的一个缩影。
达依奇农业社地处斯库台区的东部。过去,这里是泥泞的沼泽地带;现在,广阔的田野上排灌网纵横交错,公路两旁树木成行,农舍星罗棋布。
达依奇农业合作社由十一个自然村组成,全社共有八百多户人家,五千多人,二千五百公顷耕地。一九七三年,这个社的粮食获得大面积丰收:玉米每公顷原计划为四十三点六公担,实际达到四十六点五公担;小麦原计划为十七点六公担,实际收获二十六点二公担;试种不久的水稻原计划为四十三点二公担,实际达到五十五公担。全年粮食总产量比原计划超过五千公担。此外,向日葵也比原计划多产一千三百三十公担。这个社是在一九七○年实现粮食自给的。当时社内只有西尔奇一个生产队出售余粮。一九七三年全社共向国家出售余粮二万三千公担,成为全国的先进农业合作社。
达依奇农业合作社所以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绩,主要因素之一在于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和好的领导班子。全社一百零四名劳动党党员,绝大部分都在生产劳动第一线,能够起积极带头作用。
社长阿代姆·贝戈拉尼是一九四八年入党的老党员。解放前,他曾在地主家里当过雇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他家是掩护游击队活动的战斗堡垒户,因此阿代姆从青年时代起就对党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一九五六年阿尔巴尼亚农村实行合作化时,他是斯库台区这场运动的坚定战士。当时,对新社会十分仇视的反动宗教势力,为了破坏合作化运动,竭力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入社农民在夜晚把耕牛偷偷牵回家里。阿代姆带领群众同敌人的反革命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保卫了合作化运动的胜利发展。
阿代姆在集体劳动方面也是个出色的组织者。他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知识,但始终谦虚朴实,善于向群众学习和推广群众中的先进经验。西尔奇生产队耕作方法比较先进,他就及时组织别的队向他们学习,从而推动了其它十个村生产面貌的改变。阿代姆由于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受到社员们普遍赞誉。大家称他为“勤快的社长”。
五十三岁的老党员苏阿伊·穆斯塔发,解放前租种地主的土地,受苦很深,战争年代曾参加过光荣的游击队。合作化时期,他被群众选为社长,生产一直搞得很好。小社合并成大社后,他主动提出不当社长,当普通社员。苏阿伊虽然年过半百,革命干劲仍很充沛,一九七三年完成了六百多个劳动日的工作量。今年,他又向全社党员提出挑战:看谁劳动得又多又好。
妇女党员维塔·科拉担任队长六年以来,生产队的面貌有了显著变化。他们队的生产条件和先进的西尔奇队差不多,但前几年的产量不如西尔奇队。维塔就动员全队社员学习和赶上西尔奇队。一九七○年他们队的玉米产量每公顷只有二十公担,经过努力,去年达到了五十公担,也成了全社的先进队之一。维塔虽然有三个孩子,但仍然同社员一起劳动。在她带动下,全队女社员有不少人一年劳动三百个劳动日,成了队里的主力军。
这个社的党组织除强调发挥党员的先进作用外,还重视平时对群众进行政治思想工作,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共同搞好社内各项活动。与此同时,社领导对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注意及时总结。比如农忙季节,就组织主要力量开展突击活动,保证任务尽速完成。在生产上注意抓紧水利建设,充分利用土地,保证苗全苗壮,提倡科学种田,加强田间管理等。
今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是阿尔巴尼亚解放三十周年。为了迎接这一光辉节日,达依奇农业合作社又掀起了新的生产高潮,在冬季生产中,开荒十公顷,积肥四千五百吨,植树一万二千株,对小麦普遍进行了田间管理。现在,全社一片热气腾腾,社员们决心在今年做出更大的成绩,向祖国献礼。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