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斗出了新南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8-22
第3版()
专栏:

斗出了新南焦
河北省高邑县西富村公社南焦大队,原是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岗坡旱庄,生产长期落后。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面貌大变,气象一新。
在批林批孔的群众会上,人们联系南焦大队这几年的斗争历程,畅谈自己的体会,大家一致说,新南焦是斗出来的。
原来,南焦大队农业生产条件不好,副业门路却很广,山里有煤炭,岗下有陶土,河滩有沙场。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党支部掌握不稳前进的方向。有人说:到山上凿个窟窿就有钱花,何必种庄稼?因此,每年春天队里把种一撒,有人就挂起锄头外出干活。
文化大革命初期,贫下中农批判了刘少奇“三自一包”的黑货,要求把挖煤、打陶土等副业归集体经营。有的人表示反对。这明明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大队干部却来了个调和折衷,确定:合伙经营,抽成分红。结果,许多劳力往山里跑,农业学大寨成了一句空话。
后来有一段时间,又出现了另一种偏向,大队干部由于划不清政策界限,怕别人说搞副业就是搞资本主义,连正当的副业也不组织安排了。结果,农业缺少资金,生产仍然上不去。
新的党支部成立后,认真学习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坚决同以副伤农的资本主义倾向进行斗争,合理安排了副业生产,农副业都有了发展。去年,这里遇到严重干旱,有人说:庄稼不行了,都去搞副业吧。党支部组织群众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教育群众树立人定胜天的思想,坚持担水点种,适时完成了播种任务。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大家联系实际,批判修正主义路线,眼睛更亮了,干劲更足了。今春以来,南焦大队修成了一百三十米长的隧道,一百米长的渡槽,扩大浇地面积五百亩。今年夏收,小麦由去年亩产二百零六斤,增加到四百七十多斤,总产由去年的三十五万斤,增加到七十一万斤。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