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响应毛主席号召发动生产竞赛 陕北绥德县两模范村 完成全年生产计划 产量恢复战前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25
第2版()
专栏:

响应毛主席号召发动生产竞赛
陕北绥德县两模范村
完成全年生产计划
产量恢复战前水平
【新华社西安二十四日电】陕北绥德县两个生产模范村——王家坪和山柏树村已胜利完成一九四九年全年的生产计划,该两村的农业生产已恢复到战前水平。王家坪村是绥德县吉镇区三乡的一个自然村,革命前全村二、三十户农民,种地四百多垧,其中三百多垧是租来的,农民生产情绪很低。自一九四零年新政权建立后,经过减租减息、回赎土地等斗争,该村农民为地主霸占的土地已大部转回农民手中,因此农民的生产情绪大大提高。以后,经过几年的大生产运动,全村农民在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王德彪领导下,逐渐做到丰衣足食。一九四四年春该村被选为绥德县的模范村。一九四七年由于胡匪的侵犯,该村受到很大损失,耕畜减少一半以上,农民较一九四六年减少百分之三十左右。山柏树村是绥德县一个新起的模范村,在胡匪进犯时,也遭受严重的破坏。去年春天两村农民为响应毛主席“生产长一寸”的号召,和争取一年恢复战前生产水平,发起了生产竞赛。山柏树村首先提出“向模范村王家坪看齐”的口号,订出全年生产计划,要求每垧增产细粮四升半,向王家坪挑战,学习王家坪变工合作经验。王家坪村以学习山柏树村农作方法为中心,也订出全年生产计划。在生产竞赛过程中,两村共产党员团结其他生产积极分子,组成领导核心,根据生产季节和计划随时检查、督促,并经常召开村民、干部、党员等会议,研讨和解决生产中的困难问题,并利用会议向群众讲解时事和政策,鼓舞群众生产情绪。两村农民经过一年来的努力生产,已胜利完成全年生产竞赛的计划。现将两村全年生产的具体成绩分述如下:
王家坪村
王家坪村:农业生产方面:做到全部不违农时和精耕细作。全村秋田共三百九十六垧,其中锄四次的占四分之三,锄三次的四分之一;一百四十九垧地,播种时全部翻过二次。同时普遍做到了溜崖、掏畔、打水窖等,提高了作务。因此,虽然去年绥德分区一带一般收成不好,但该村每垧地平均能收到六斗(每斗三十斤)粗粮以上。义仓现存粮食有黑豆五石七斗六升,公柴两千斤。副业生产方面:三十个纺妇已纺花三百七十四斤(原计划四百五十斤),织布六百七十三丈二尺(原计划八百一十丈)。上述两项,虽未完成原订计划,但可保证于春节前全部完成。全村抽出三头毛驴组织的运输小组,原计划赚小米两石,现已赚小米五石一斗三升。此外还植树一百株,种柠条两千二百三十株,超过原计划七百余株。医药方面:以义仓粮买回医治疟疾、眼病等药品,有病者可先借用,秋后还粮。已治好病人十八名,减少了误工时间。文教方面:恢复了胡宗南匪军进犯时停办的一处小学,现有学生十七人;秋收后并成立了夜校和妇女识字班,参加的青年和妇女共三十三人;办黑板报二处,半月刊一次时事或生产消息。全村三十八户农民,现已基本上恢复了战前的生活水平,十户尚有余粮。
山柏树村
山柏树村:首先学习了王家坪变工互助的办法,发动全村三十四个劳动力中的三十三个人参加了变工队。变工队从春耕、夏耘到秋收,不仅完成了农业生产的任务,并抽出了两个劳动力到延安、甘泉一带揽工,赚回棉花六十六斤。农业生产方面:全村四百一十二垧土地的秋田全部翻两次:秋禾锄三次的五十二垧,锄四次的二百三十一垧,锄五次的四十九垧;每垧平均产粗粮七斗以上。副业生产方面:四十六个纺妇已纺线四百六十斤,超过原计划六十斤;织布八百一十丈,超过原计划九十丈;养猪三十只,超过原计划二十二只;编草帽一百五十二顶,超过原计划五十二顶。种柠条二千五百株,超过原计划五百株。义仓及合作事业方面:义仓原存小米一石,春季以低利贷给农民解决籽种、食粮困难。现存小米一斗七升,并以一斗购药给村人医病,给小孩种牛痘。合作事业:八月在村人中集股小米两石二斗,至绥德买染料十斤,较集镇便宜小米五斗。秋后又由二十八户农民集粮六石二斗,开办粉房一座,预计到旧历年底可赚小米二石。文教方面:兴办小学一所,学生七十三人;该校附设识字组有十二人参加,每三天读报一次。现全村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均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获得成绩的原因:
(一)发动竞赛,提高积极性;(二)都有生产领导核心;(三)组织变工互助;(四)随时检查、督促、布置工作;(五)成立义仓,解决困难。
两村生产获致上述成绩的基本原因是:(1)两村响应毛主席号召,发动生产竞赛,群众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2)两村都有以共产党员和村干部为首并团结其他积极分子的生产领导核心。(3)在分散的、个体的小农经济的环境下,根据自愿两利原则组织了变工互助。(4)根据计划随时检查、督促和布置工作。如王家坪全年召开过十六次村民、干部、党小组会,讨论、检查生产工作。去年四月天旱时,该村马上着手防旱备荒;五月天气骤变,又立即组织防雹小组和卫生委员会。由于遇事事先布置,所以能使农民安心无虑地生产。(5)成立义仓,解决农民缺乏籽种、食粮、医药等困难。两村生产竞赛中的缺点是:彼此经常取得密切联系不够,因此未能及时地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其次,当地区、乡政府对两个模范村的竞赛,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积极帮助两村将生产进行得更好,并吸取经验,推动其他乡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