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文化大革命的又一硕果——吉林北地区开展路、厂社会主义大协作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8-24
第4版()
专栏:

文化大革命的又一硕果
——吉林北地区开展路、厂社会主义大协作的调查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吉林北地区的铁路、工厂等二十多个企业于一九六九年建立了路、厂协作区,开展了社会主义大协作。几年来,站厂之间,各厂之间,互相支援,互相合作,有力地促进了运输和生产的发展。近几年,铁路运输计划年年提前完成,为国家节约车皮四万一千四百多辆;一九七三年,这个地区的货物发送量比协作前的最好水平提高百分之三十七点三,工业总产值也比协作前最好水平提高百分之四十四点三。批林批孔运动开展以来,路、厂广大职工,深入批判林彪“克己复礼”的反革命罪行及其修正主义路线,批判林彪攻击文化大革命的无耻谰言,进一步发展了大好形势。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和铁路运输又有了进一步的增长。
抓路线斗争
吉林北地区是吉林市的一个工业区。在这个地区的吉林北车站是吉林铁路局最大的一个卸车站。车站周围分布着热电厂、化肥厂、染料厂、电石厂、水泥厂等二十多个工厂企业。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这个地区路、厂之间曾经搞过协作。但是,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协作关系没有搞好,产、运之间矛盾比较大。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吉林北地区各工厂和铁路部门的职工,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一系列教导,深入批判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他们总结了过去没有搞好协作,给运输、生产带来损失的教训,从路线斗争高度认识了搞好协作的意义,坚定了搞好协作的信心。他们重新建立了路、厂协作区,使一站多厂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一站多厂的社会主义协作,对于密切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的关系,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具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开展一站多厂协作后,有力地支援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化肥厂在开展协作以前,有时因原料不能及时运进,产品不能及时运出,使生产受到影响。开展协作以后,路、厂密切协作,狠抓卸车和按阶段平衡配车,保证了原料的供给和产品的外运,为化肥生产的增长创造了条件。近三年来这个厂的合成氨产量逐年增长,与铁路部门的支援是分不开的。
其次,开展一站多厂协作,把整个地区的运输力组织起来,有利于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能力。过去,这个地区虽有机车、吊车、推土机等不少运输和装卸机具,但分属几个企业,只供本单位专用。开展协作以后,打破企业界限,互相支援,充分发挥了运输和装卸机具的设备潜力,为加速车辆周转创造了条件。例如:有一次,吉林北站接到分局调度通知,蛟河煤矿因缺空车,要求迅速将站内二十八辆空车送龙潭山站转排蛟河。当时车站动力不足,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运输部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从库内调出机车支援,把空车送到龙潭山站,返程时,又从龙潭山站拉回二十四辆煤车,加速了车辆周转,保证了全局需要。
开展一站多厂协作,可以以铁路为纽带,把有关工厂联系起来,互通有无,互相支援。例如:一次,钢铁材料厂到了八车石灰石,因无货位,不能卸车,而水泥厂生产又急需石灰石。协作区办公室与双方协商后,将八车石灰石调到水泥厂卸车,既避免压车,又解决了水泥厂生产的急需。
树全局观点
吉林北地区路、厂协作的实践证明,要搞好社会主义协作,必须大破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点。这个地区路、厂开展协作以后,有的单位一度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强调各自的重要,一旦满足不了要求,就认为参加协作“吃亏”了,针对这种情况,路、厂党委和协作区组织有关单位的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的教导,批判本位主义,认清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重要性。许多单位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想全局,为全局,抢困难,让方便,共产主义风格大发扬。有一次,染料厂、电石厂听说化肥厂因缺空车造成硝铵堵库,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化肥生产。于是,他们将已经对好货位就要装车的九辆空车主动让出,调给化肥厂,解决了堵库问题,保证了化肥生产。火电工程公司没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到货和发货需要远距离倒运,既不方便,又浪费劳力。与火电工程公司相邻的热电厂运输分场,主动把本厂的灰场专用线供火电工程公司使用,一年可为这个公司节约几千个劳动日。还有一次,粮库到了五辆装玉米的棚车,由于装卸力量有限,短时间还不能卸下。协作区办公室把情况告诉各单位后,许多工厂迅速派人支援。大家齐心协力,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将五车玉米卸完。车站又根据化肥厂急需棚车装运化肥的要求,及时把空车调往化肥厂,为化肥装车外运创造了条件。
这个地区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燃料、材料,来自全国各地,有时大宗原料运输情况不平衡,既给生产单位带来困难,也影响铁路运输计划。但是,过去铁路部门认为,这个问题涉及面大,甚至跨几个铁路局,不是自己所能解决的。在开展协作中,吉林北站树立全局观点,主动与有关工厂协商,派出专人,先后到四个省三十二个单位访问,解决大宗原料的平衡运输问题。
靠群众力量
吉林北地区的铁路和工厂从实践中体会到,要搞好社会主义协作,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过去,各单位都有各自的制度。随着运输和生产的发展,有些制度往往束缚群众的手脚。如热电厂的发电用煤,过去常常集中到达,待卸车积压较多。铁路曾和工厂研究,规定每天厂内待卸车不超过二十四辆,把这个限度内的待卸车视为合理待卸车。这个制度实行后,不仅没有减少待卸车,反而把积压车合理化,货车在厂停留时间一年比一年长。开展协作后,站、厂都把这个制度交给群众讨论,工人们指出,这个制度是脱离实际、不相信群众的产物。经过群众的充分讨论,站、厂分别采取有效措施,改革了不合理的制度。车站职工在铁路局和分局的支持下,制定了一个平衡运输方案,组织按阶段平衡到达,为卸车创造了条件。热电厂发动运输分场和燃料分场职工,开展内部协作,打破以往定点卸车、定点交车的常规,采取随到随卸、随卸随交的办法,使货车在厂停留时间逐年缩短,一九七三年平均为五点二小时,较历史最好年份缩短百分之二十。
这个协作区共有八台机车,分属车站和工厂。过去,铁路规定路、厂机车不得越过交接线。有时站内到发车多,编组、解体动力不足,而工厂机车停在站外工厂专用线上,却不能进站支援;有时工厂装卸、取送车辆较多,机车不够用,铁路机车在站内停着,也不能越过交接线到厂内支援。开展协作以后,路、厂职工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这种制度应当改革,只要采取适当措施,相互熟悉情况,路、厂机车可以越过交接线,互相支援。于是,站、厂组织调车机务人员,深入现场互相学习,熟悉情况,修订了有关规定,制订了机车过轨安全措施,大大发挥了设备潜力。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装卸量不断增加,许多工厂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开展技术革新,改革装卸机具,大大提高了装卸机械化程度。新华社通讯员 《吉林日报》记者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