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阅读
  • 0回复

广大干部社员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新同大队土法上马大搞农机具改革 现有的机械化农机与半机械化农具配套成龙,大大发挥了农机使用效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8-25
第4版()
专栏:

广大干部社员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新同大队土法上马大搞农机具改革
现有的机械化农机与半机械化农具配套成龙,大大发挥了农机使用效率
新华社南京一九七四年八月二十一日电 江苏省射阳县黄尖公社新同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在批林整风、批林批孔运动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从当地人少地多的实际情况出发,土法上马,大搞农机具改革,使现有的机械化农机与半机械化农具配套成龙,大大发挥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
新同大队地处黄海边,是以种棉花为主的粮棉产区。共有九个生产队,六百四十二个整半劳力,四千零一十七亩耕地,平均每个劳力负担六亩二分田。这个大队从一九五八年就开始着手发展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农具。到目前,已有手扶拖拉机十台,柴油机八台,半机械化农具和机械化农具二十种、六百五十件,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需要。一九七三年,随着批林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大队党支部认真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教导,批判林彪一伙散布的“群众落后论”、“英雄创造历史”等反动的唯心史观,总结和推广本地改革农具的先进经验,掀起了一个农具改革和农机具配套成龙的热潮。
他们首先对手扶拖拉机进行必要的改装,按作物行距的宽窄调整轮距,按作物生长的高低增降机体地隙,使它不仅能在白茬田里作业,而且能在间作套种田里作业。在对手扶拖拉机进行改装的基础上,他们又按作物播种、管理、植保等不同时期的要求,在手扶拖拉机尾部挂接各种半机械化农具,利用手扶拖拉机的牵引力带动半机械化农具进行作业,大大提高了半机械化农具的工效。例如,在手扶拖拉机的后桥上挂一根三米多长的木棍,在木棍上按规格用绳子系上绿肥播种机、中耕除草器,在棉麦套种田里进行操作,就能做到灭麦茬、播种绿肥、棉花中耕锄草几项农活一次完成。现在这个大队已把十二种半机械化农具和机械化农具配套成“十条龙”进行联合作业,成功地实施了耕、耙、开墒、洒肥、播种、锄草、松土、中耕、壅根、灭茬、治虫、抗旱等十多种田间作业项目。
他们总结出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业机具配套成龙有三大好处。
一、充分发挥了现有农业机械的作用。开始,手扶拖拉机只能在白茬地里进行翻地、灭茬等一、二项作业。因此,当耕作制度改革以后,普遍实行了间作套种,拖拉机就经常闲着,作用显著减少了。自从搞了配套以后,实现了一机多用,拖拉机能胜任间作套种田里的灭茬、中耕、锄草、松土、播种开沟、埋青等十多项作业,大大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由“半年闲”变成“全年忙”。一九七三年,新同大队每台手扶拖拉机平均使用二千四百多个小时,机器利用率比一九七一年提高了三倍。半机械化农具和机械化农具配套成龙,工效和利用率就更高了。棉花播种机这一半机械化农具,单独使用时需要三个人拉,一个人扶,前进速度低于人的步行速度,和手扶拖拉机配套后,六部棉花播种机可以同时作业,除驾驶员外,只需三个人在后面操作就行了,前进速度和手扶拖拉机一样快。
二、解决了劳力不足的矛盾。过去,新同大队农活和季节的矛盾非常突出,每年“三夏”期间,麦子要收,水稻要栽,棉花要管理,农活集中,劳力紧张,往往抓了收,丢了种,抓了种,丢了管。搞了配套以后,机器作业不仅代替了许多农活的手工操作,而且可以使几项农活一起进行。这样就节省了大量劳力,解决了许多矛盾。仅手扶拖拉机进行灭茬、中耕、种豆联合作业这一项来计算,今年全大队灭一千八百五十亩麦茬,种一千七百多亩豆,加上锄草、中耕,只用了二百多个工,比全部用人工操作节省二千多个工。
三、提高了耕作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机器耕地比人工来得深;机器开沟底子平,深浅一致;机器播种撒得均匀,盖土平细,出苗齐。半机械化农具和机械化农具配套作业,速度快、工效高,赢得管理的主动权,做到了适时管理。机器作业可以腾出大量的劳力,用于精耕细作和完成那些不能用机器作业的农活。过去,这个大队劳动力安排不过来,棉田里草荒多,苗期不能早培、早管促早发,棉花产量一直不高。一九七三年,他们在棉花播种时,先利用手扶拖拉机进行埋青,再用拖拉机灭茬、松土,使工效提高,速度加快,把大批劳力腾出来加强苗期管理,基本上达到土松草净、虫害少、苗全、苗壮的要求,夺得了全年棉花丰收。皮棉亩产一百一十五斤,比一九七二年增长四成以上;当年全大队的粮食总产也达到一百二十五万斤,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今年夏熟作物又比去年增加二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