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米丘林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25
第5版()
专栏:

米丘林介绍
祖德明 戴松恩 叶笃庄
一、米丘林简史
苏联伟大生物科学家伊万·乌拉吉米洛维奇·米丘林,生于一八五五年,卒于一九三五年;从一八七五年起即开始他杰出的实验研究工作。
远溯他的曾祖即是一个知名的园艺家,直到现在,在苏联卡鲁加省还有几个梨的品种,被称为“米丘林梨”。他的祖父在雷雅赞省也曾经营过一个很大的果园。他的父亲对于园艺亦极爱好。因此米丘林认为他从小即对园艺发生了深厚的兴趣。
小学毕业以后,由于贫困而失学;于是不得不在一家铁路公司迁就了一个职位,待遇菲薄,几乎不够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纵使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还节省了一部分薪给,租下一个荒废的小果园,从事他的实验研究。
同时他参观了中部俄罗斯的各个果园,在那里他看到果树品质非常低劣,当时即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一严重的缺点从俄罗斯的土地上消除掉。
在沙皇时代,他曾屡次向政府要求一小块土地,至少是设立一所初级园艺学校,以供他的实验研究;但是所得到的却是轻视和冷淡,甚至侮蔑和嘲笑。僧侣们也曾恐吓过他:“不要把上帝的花园变成妓院!”在沙皇制度下,一切有生气的、进步的科学都被压抑得不能抬头。
就在那时,一九一一——一九一三年,美国农业部频繁地向他招手,“移民到美国来吧,我们给你金钱和设备,至少也要把那些育成的杂种高价地卖给我们。”虽然在反动沙皇制度下的那样暗淡而窒息的气氛中,米丘林从未动摇过他的意志,而被帝国主义所役使。他拒绝了那一切的诱惑,继续在满布着荆棘的道路上,埋首于改造大自然的工作。
十月革命后,第一个注意到米丘林工作的,便是人类不朽的领袖列宁。一九二二年列宁拍给他一个电报说:“你在获得新植物的实验上,是具有莫大的全国意义的。”
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日,米丘林创业六十周年纪念日,伟大的革命导师斯大林以“创造工作有利于祖国”,并愿他“在改造果树园艺事业上有新的成功”来祝贺米丘林。
由于联共(布)党和苏联政府对他工作的关怀和支持,米丘林生物科学已以空前的规模发展起来了。
二、米丘林工作的三个阶段
米丘林在他的科学道路上,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了无数的困难,终于在人类征服自然的事业上,创造了一个光辉的远景。
米丘林把自己的事业分作如下三个阶段:
1、驯化阶段——他在最初十年的研究工作里,曾遭遇到多次的失败,因为那时他追随了莫斯科园艺学者葛烈尔(Grell)的学说,葛烈尔认为若要改进中部俄罗斯的果树品质并增加其种类,必须把南方品种的接穗接在耐寒品种的砧木上,就是说接在野生品种或当地品种的果树上,在砧木一定程度影响之下,变成耐寒的新品种。但这一幻想经过米丘林数百次的试验,证明是无用的了。
米丘林总结了这一阶段的失败经验,并加以批判和分析,进而树立了第二阶段的研究计划。
2、大量选种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米丘林为了获得耐寒的新品种,曾经从当地和南方果树种子所产生的幼苗中进行选种,但是用这种方法,可能在第一代就遇到好的新品种,不过这是偶然的事,普通必须经过漫长的多次选择的过程,才能得到新品种。
在这一阶段中,米丘林虽已获得了某些实际上的成功,但并未达到他的理想,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验研究,寻求缩短改进植物品质的过程,于是进入了更高的阶段。
3、杂交育种阶段——这是米丘林最后十年的工作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米丘林创造了改变植物本性的方法,就是用培育杂种幼苗的方法去支配植物的发育。
关于这一阶段,米丘林曾说:“我从优良的本地品种中选出一对一对的亲本,进行人工杂交,但是由此所得到的杂种依然不够所希冀的标准。其后,我以本地品种与南方品种杂交,由此所得到的品种的果实,虽然比较味美,但大多不能贮藏过冬……最后我探索到一个绝对正确的方法,就是用远距离原产地的植物的种与族进行杂交(注),……这样杂交的结果,南方果树把香味、大小、和色泽等传给了它们的后代;同时抗霜力强的野生种贡献了它们的耐寒力……。”
米丘林同时发现了果树幼苗的发育乃是受培育条件支配的。如果这些条件接近于能够实现最好的母本性质的话,那么杂种的性质将以母本性质为主;相反地,要接近父本的话,它将趋向于父本性质的那一方面。米丘林这一支配植物性质的法则,不但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而且在理论上把认为遗传性质是不变的、和不受环境支配的陈腐学说,基本上推翻了。
三、米丘林的成就
在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的时候,米丘林苗圃里已有约八百种植物的基本品种了,这些品种来自美国,以及加拿大、日本、朝鲜、中国(包括东北及西藏)印度、帕米尔、印度尼西亚、中亚细亚、高加索、克里米亚、巴尔干、阿尔卑斯、法国、英国等地。
一九一九年他育成的果类、小果类、工艺作物、和瓜类已达一五三种之多,最后,在一九三五年,他育成的新品种已超过三百个了。
我们知道,米丘林不但把南方果树、浆果及其他植物的生长界限向北扩展了一千公里,更重要的是他为辩证唯物论的生物科学奠定了一个坚强的基础。从此,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支配动植物界,以达幸福无疆的境地。
米丘林事业的继承者李森科,今天正沿着米丘林生物科学的大路,永无止境地前进着。
注:即用远方来的植物与本地野生种进行杂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