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继承与创新的结晶——赞湖南花鼓戏移植革命样板戏《沙家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9-03
第3版()
专栏:

继承与创新的结晶
——赞湖南花鼓戏移植革命样板戏《沙家浜》
北京热电厂 杨梦麟 刘俭
看了来自家乡的湖南花鼓戏移植的革命样板戏《沙家浜》,我们很兴奋。两小时的精彩演出,紧紧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看完归来,眼前还不断出现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等一个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身影,耳畔还不停地回响起“十字调”、“花石调”等一支支熟悉亲切的曲调。
我们国家地区广大,地方剧种很多。各种地方戏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和唱腔,所以人们总是爱看爱听自己家乡的地方戏、地方曲调。
地方戏曲移植革命样板戏,既能推动地方戏曲的改造、发展,又能使革命样板戏为各地区人民喜闻乐见,起到更大的教育作用。花鼓戏的曲调在我们家乡差不多是家喻户晓的,它来源于民歌,为劳动人民所创造,大约已有二百来年的历史。但在过去,它的唱腔低、沉、软、平,旋律简单,板式贫乏。这反映了旧的思想内容对表现形式所起的有害影响,也是剥削阶级对地方戏进行摧残的结果。如果不进行创新,就根本不能表现我们伟大时代的斗争生活和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据我们了解,湖南花鼓戏剧团的同志们为此作了极大努力。他们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决心把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移植好。几年来,他们学习革命样板戏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创作经验,努力加强剧中正面人物的音乐形象,主要在英雄人物的唱腔上反复推敲、修改、实践,拿到工农兵群众中去演出,广泛听取意见,然后再修改、再实践。这中间经历了一段“非驴非马”的过程。“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后,他们反复查阅资料,深入工矿、农村调查情况,召开老艺人座谈会,摸清了花鼓戏的源流演变和曲调变换的各种艺术手法,对花鼓戏的二、三百个曲调初步加以剖析研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借鉴传统,大胆创新,逐步设计出最能表现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一段段、一套套曲调,使湖南花鼓戏移植的革命样板戏《沙家浜》在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的统一上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例如《转移》一场,郭建光和群众一起打完稻子,满载丰收果实乘船而归,面对着绚彩瑰丽的朝霞、清波荡漾的湖面,花鼓戏的悠扬笛声引出了他一段明朗、欢快的“十字调”唱腔:“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前半句落在传统的唱法上,从“上”字开始变化,提高一度,英雄人物的自豪感情就出来了。到“鱼米乡”一词又强调了一下,祖国南方到处是鱼米之乡的情景顿现观众眼底,我们也彷佛被带到了鱼米之乡的洞庭湖畔。此时此地,台上台下,誓死捍卫祖国大好河山的炽热感情自然而然融成一体。剧团的同志告诉我们,单这段唱腔,全团同志人人设计,人人创造,共选出了八个比较好的唱法,经大家再评议加工,才选择了现在这样的一个。至于整个戏的唱腔、音乐,他们设计、创造的就更多了。现在每一个曲调唱段中,几乎都有集体的心血在里面,全是批判地继承传统、借鉴其他剧种长处之后的新创作。它不再是过去那种只能演《刘海砍樵》之类“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的旧花鼓戏曲调,而是能够表现今天这样新时代的雄壮威武场面、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高大形象新的花鼓戏曲调,使家乡观众感到家乡戏满台春色,耳目为之一新。但它还是道地的花鼓戏曲调,而不是别的什么戏的曲调。由此可见,移植革命样板戏不但推广、普及了革命样板戏,而且革新、发展了本地方剧种。湖南花鼓戏剧团已为这个课题开始闯出了路子。当然,这还只是初步成果,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相信,他们在这次调演中学习和吸取其他地方剧种移植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必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取得花鼓戏改革的更大成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