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上海第三钢铁厂平炉车间试验氧气顶吹新技术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9-03
第4版()
专栏: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上海第三钢铁厂平炉车间试验氧气顶吹新技术纪实
轮船从吴淞口驶入黄浦江,拐了几个湾,猛见南岸立着两座大烟囱,那就是上海第三钢铁厂平炉车间。人们记得,在火红的大跃进年代,这个车间是我国钢铁工业战线上的一面高产红旗,从这里传出过多少激动人心的事迹,钢铁工人的英雄气概曾被多少人传诵过!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上钢三厂的新老工人共同努力,把这个车间初步改造成为我国第一座氧气顶吹平炉车间。他们敢想敢闯、大干苦干的劲头,和大跃进年代一个样。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钢铁工人的政治觉悟登上了新的高度。
革命路上不停步
在上海的炼钢车间中,历史数这个车间最长,它已有五十三年了。早先的两座老平炉都是十九世纪末期的“古董”,一炉只能炼十吨钢。解放后,工人们革新它,扩大它,没有停过,车间的模样已经大变,以前的“古董”早连影儿也找不到了。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车间的生产更是迅猛发展。一九六八年,钢铁工人把车间两座近二十层楼高、重二百三十吨的大烟囱“垂直移位”,挪动了几十米,创造了一个奇迹。就在这次著名的大修工程中,车间进一步变了样,两座平炉一炉能炼到八十吨钢。可是不久,他们又把它扩大到一百吨。
人不歇步,马不停蹄,一路跑了过来。但有一段短时间里,在生产会议上,问到这两座平炉一天出几炉钢,车间干部总是说:“八炉!”
事情就出在这“八炉”上!
一天,有人到调度室看报表,焦急地说:“怎么搞的?老是不多不少,每天八炉钢。产量再上不去,要变成‘老八炉’啦。”有人回答说:“平炉平炉四平八稳,生来是一副慢性子啊。”可是,“老八炉”的称呼一传开,可把炼钢工们惹火了。
在这个当口,可以看出钢铁工人高度的政治觉悟。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工人们总是冲锋陷阵的。在解放上海的炮声中,他们英勇守卫车间,使它免受敌人破坏,回到了人民手中。解放后二十多个年头,他们同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封锁、破坏坚决斗争,炼出了多少“争气钢”!六十年代初期,当修正主义路线叫嚷要钢铁工业“停炉下马”的时候,他们望着黄浦江上运生铁来的船只少了,就挖地三尺刨废钢,使平炉没有停过一天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造修正主义路线的反,在阶级敌人刮经济主义妖风的时候,老工人领着自己的儿子到炉子跟前,没日没夜地干……。在斗争的节骨眼上,他们那一次含糊过?今天,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想着“老八炉”这件事,难过得抓心。
“让平炉快炼钢,多炼钢,出路是吹氧,而氧气顶吹是个好办法。”钢铁工人的这个主意出得好,但有些人却被一些旧思想束缚住了,不敢干。于是争论展开了。有人说:“炼钢要快,就要发展纯氧顶吹转炉。平炉炼钢太慢了,总有一天要淘汰的,还去搞氧气顶吹干啥?”对于这种想法,炼钢工人有自己的见解:发展纯氧顶吹转炉,这没有错,但是,难道干瞧着让平炉慢慢地被淘汰么?全国有多少平炉呵!应该用氧气顶吹,改变平炉慢腾腾的性子,叫它大显身手。
平炉采用氧气顶吹,炉子要长时间处在高温条件下,对炉体侵蚀很大,会缩短炉龄。有些人觉得,有的国家平炉采用氧气顶吹,是从海水中提炼出高纯度的氧化镁,再专门制造高纯度镁砖砌炉子,来延长炉龄。眼下拿不到高纯度的镁砖,事情就得搁一搁。但钢铁工人坚定地说:外国较先进的技术,可以拿来用,但照搬照套不行,要走自己的路。我国菱镁矿蕴藏丰富,只要经过焙烧,就能成为制造平炉镁质砖的镁砂,它工艺简单,成本又低。
经过一场争论,革命热情驱散了冷空气,车间党总支下定决心:闯!平炉氧气顶吹再难,就算是登险峰吧,即使有手无处攀,有脚无处站,也要刨出脚窝窝,一步步登上去!
车间党总支书记顾浩源在总结这场争论的一份材料中,写了这么一段话:“老八炉”看来是生产上的平稳,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平稳”中不平静,这里存在着两条路线、两种世界观的尖锐斗争。干革命,不能怕变革,要坚持前进,不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为新事物鸣锣开道
前年四月,为了给氧气顶吹“探探路”,先在炉门口把管子伸进钢水中吹氧气。炉门吹氧后,炉温升高,炼钢时间显著缩短,产量扶摇直上。但炉子抗不住高温,特别是炉顶,耐火砖熔化很快,先是象出汗一样往下滴,后来象面条下锅一样甩下来,炉顶被烧穿出了窟窿。砌炉工冒着高温,一天要“热修”好几次。吹氧后,起初还可以炼上一百五十炉的炉子,后来吹了四十一炉,就不行了。
炼钢工们犯了愁。老炼钢工、党总支副书记丁启章的脸上一时罩上了乌云。大家都知道,炉子就是他的“命”。他家就在厂旁边,多少年来,不论刮风下雨,大清早一骨碌起床,他第一桩事就是跑来看炉子。病了,躺在床上,他还透过窗子,望着车间烟囱吐出的烟雾,琢磨着炉子的变化。当下,他发急了:“吹氧我赞成,但不能把炉子吹垮了!头几天,天天吃‘大米饭’,后来连‘窝窝头’也吃不上,得讲究科学态度啊。”
厂党委、车间党总支把工人们请来开会。大家扳着指头,算开了细账:原来的平炉炉龄是四百炉左右,照这次吹氧情况来看,今后炉龄只有一百炉光景,停炉修炉一次少说要用十万元,要花五天时间,修一次要少炼五千吨钢,多修三次炉得损失一万五千吨钢。……
炼钢工们正在商议对策,厂党委负责人对大伙说:“小孩子学走路,难免摔跤。大了上学,要付点学费。干革命不能怕挫折。老丁的意见有道理,我们有了革命干劲,还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党委坚决支持你们闯新路。厂里正在抓紧建造新的制氧机,保证给平炉送来充足的氧气。我们要为毛主席、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
这几天,车间来了个老工人,叫张秋远,快七十岁了,是退休的护炉技师。他退休了,腿脚也不灵便了,但仍不时来到厂里,费劲地登上炉台,探望炉子。这天工人们问他,吹氧后有没有护炉的好办法,张秋远停了半晌,凝神地说:“这是新事情,得摸摸新的门道。”
老人的话正合青年炉长周鹤云的想法。周鹤云思量着:林彪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是个邪说。氧气顶吹,我们虽说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但实践出真知,没有猜不透的“谜”!许多炼钢工、砌炉工也都思考着:对经验要尊重,又不能一成不变。干新事情要用新办法。为啥只想到炉温去适应老炉顶,不去想炉顶适应新炉温呢?这样一想,豁然开朗了。他们加高了炉顶,再在炉顶上吹风散热,减少了吹氧时炉温高对炉顶的侵蚀。这一年,炉门吹氧试验了九百七十七炉,每炉钢的平均冶炼时间从五小时三十分缩短到四小时四十分,生产能力提高了百分之十五。
炉门吹氧过了关,就从去年四月开始试验氧气顶吹。用氧气顶吹,炉温更高了,火红的钢水、渣子不时地从炉门口喷穿而出,堵也堵不住,有时竟弄得炉前满地皆是。这时,党总支立即决定时吹时停,把试验脚步暂时放慢一些。打个比方,好象走路,前面有一条沟挡住道,得退几步,然后才能跳过去,继续前进。等到停炉修炉时,做好准备工作后,党总支决定迈出勇敢的一步:连续使用氧气顶吹,炉炉不停。
那时,正值大伏天,炉炉吹氧,炉子也一直处在“高温”季节。尽管费劲地维护炉体,但吹到二百零九炉,炉子就不行了。有人对试验下去能不能成功半信半疑。
党总支又找工人们来开会。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决不能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中孕育着哪些成功的因素呢?他们议论起来:“我们都主张用氧,但有人是‘热派’,把氧气开得很大;有人稳健点,开得小。想法不同,操作不一,影响了炉龄。”“炉体结构不行,还得改进。”“氧枪寿命比过去提高了,这是有利条件。”……
会开得很热火。最后,顾浩源说:“只炼了二百零九炉就垮了,看来是失败了。但它是头一次连续用氧气顶吹,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过去没有,现在有了。这就是成绩!思想上的原因被大家找到了,操作和炉体的缺点也看到了,这就是今后取得胜利的因素。我们要继续干下去!”
自觉地创造历史
顾浩源和丁启章来到炼钢炉前,炼钢工围了上来,笑着问道:“你们怕了没有?不用怕,有我们!”他们也笑着回答:“我们决不打退堂鼓。”
两个人又来到浇钢工段,问今后钢炼多了,浇钢有啥困难。浇钢工们说:“困难有,我们顶!”
他们在车间里外跑了一趟,从工人口里听到的,都是替他们壮胆气的话。回到办公室,顾浩源激动地想:“有这样的群众,还怕什么事情干不成!”他们谈到车间里工人们对林彪鼓吹的反动的天才论的批判。工人们说:是我们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一切科学技术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我们一定能够攻下平炉氧气顶吹的新技术。看看车间二十多年来的大变化吧,这难道是什么“英雄”跑到车间里干出来的?不!这是我们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的。
顾浩源和丁启章想:干劲要十足,问题也要想够。他们把一个个问题细致地排出来,集中群众智慧来攻关。
炉长赵顺祥,试验氧气顶吹一直很坚定。他干劲大,热气高,但开始考虑客观条件不够,主张开足氧气,只图炼得快。但当他发觉操作上的缺点,就坚决改,而且动脑子琢磨改进办法。
原先为了防止炉门穿钢,曾把氧枪往炉子后墙挪动过二百毫米。赵顺祥敏锐地觉察到:炼钢时炉顶靠后墙的地方,亮得特别耀眼,显出那里炉顶损耗特别快,这可能是氧枪太靠后造成的。他就去找技术员关天生商量。一谈,两人的看法不谋而合。他们趁修炉的时候钻进炉膛仔细查看,并把氧枪挪前了。
氧枪位置一变,炉前会不会又穿钢?赵顺祥、老炉长汤关泉和许多炼钢工,遇事刨根不罢休,找出了可能穿钢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想出新的对策。
平炉喷射氧气的氧枪,开头试验时只能炼上几炉钢,就烧坏了。电焊工高祥麟和陈福源琢磨出,铜质的氧枪头要在一定的高温下,和氧枪钢管焊接起来,才耐得住炉内的高温。高祥麟干了那么多年焊接活,从来没有在这样的高温下操作过。他穿着帆布服,焊活时胸口都烤起了泡。在一个简陋的小棚——“氧枪试验室”里,这位头发花白的老电焊工,以英勇的献身精神,造出了资本主义国家当作“专利”的平炉氧枪。
千锤敲锣,一锤定音。党总支决定开始新的试验。这次试验出乎意料地顺利,炉顶熔化减弱了,炉门口也不穿钢了。炉炉用氧气顶吹,平均冶炼时间缩短到四小时十五分左右,而且炉炉很稳定。炉龄达到了五百零六炉,超过了氧气顶吹前四百七十炉的最高炉龄。胜利比人们预想的提前来到了。
今年,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氧气顶吹更上一层楼,炉龄达到了五百一十九炉,钢产量比氧气顶吹前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上钢三厂的钢铁工人说,路没有尽头,山外还有高山。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激励着他们排除万难,正在向新的高峰攀登。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上钢三厂平炉车间职工,把这个车间初步改造成为氧气顶吹平炉车间,为中小型平炉采用氧气顶吹闯出了一条路子。这是由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结合攻关小组,在研究新的炉体结构。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