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半年来政治教学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26
第3版()
专栏:

半年来政治教学的经验
石家庄市立一中政治课教学小组
本学期以来,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上的最重要的进步是:能更加联系同学思想实际;每个教员在思想上都明确了要克服政治课教学的枯燥、教条,企求更好的通过政治课来解决同学的实际思想问题。
我们认为比较成功的经验有:
一、对理论与时事政策方面的教学,讲授前后要经常举行全班的或小组的简单测验,以了解同学对已讲或未讲课程的认识情况及有何种模糊或错误观念,使教员讲授新课或指导同学复习旧课时能针对同学思想认识的实际来进行教育。
最初,在教育局规定统一讲授政协文献与共同纲领时,因为学校在以前曾集中做过三次大报告,二三年级又讲过新民主主义论,一年级也就要讲,所以政治教员都觉得太重复,老讲一样东西,提不起同学注意。以后,有人在三年级课外时间,进行讲课前的关于政协问题的测验,发现同学有许多疑问与糊涂观念,如“政协会与人代会有何不同?”等等。政治课教学小组共同研究了这些问题,并向各班讲解,这样一来,同学非常注意听讲,很感兴趣,觉得这才解决了他们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员则不但解除了未讲前的顾虑,而且觉得比之根据条文讲解,内容丰富多了。以后各年级各班不断试用这个办法,又发现出很多题目举行全班测验,卷子太多,没时间看,于是二年级政治课教员就改为抽几分钟进行一两个小组的测验,如讲某一个问题时,就先测验了两个组,从中发现同学有些错误认识,教员的讲解就以解决错误观念为重点。以后有的教员为了指导同学复习,又运用小组测验在同学讨论中检查同学对已讲课程的接受程度。如一年级讲过国营经济后,同学在讨论中争论国营是否有剥削?教员就根据这争论来指导复习。这种全班或小组测验或讨论的办法,现已普遍运用到各年级、各班,使政治课教学更加联系同学思想实际,同学都认为这既能督促他们预复习,讲的材料又爱听。
二、对于有关思想意识方面的教学,讲授前先和各该班部分同学(最好是积极分子)及级任教员(必须是深入了解同学情况的级任教员)漫谈,了解同学当前对将要讲的问题的认识,然后教员拿这些生动具体实例,提高到原则高度来讲解;讲解后,再出联系思想分析检讨的习题,这样对症下药的进行思想教育,效果也很好。
三年级讲青年修养,每讲一个问题以前,都和部分同学漫谈一次,搜集许多现实材料,教员整理归纳后,再去讲解。如讲反对自私自利时,先了解了班里当前各种自私自利的表现,根据这些实际具体事例来批判讲解,同学体会得特别深刻,都要求多上几堂政治课,好给他们解决思想问题。讲解后出习题,也完全是结合实际,联系同学思想检讨的题:如讲完群众观点后,就出复习题:“检讨一下自己有些什么脱离群众的表现?”“班里同学谁最自高自大?他的具体表现和同学对他反应怎样?”等,同学反映:这样习题虽费脑筋,却解决问题。一年级讲到知识分子时,政治教员就征求各任课及级任教员的意见,把同学思想特点的具体表现,先作了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同学“不接受批评是民主”“不请假出门是自由”“碰了钉子就灰心”等等情况,讲解知识分子的缺点。过去一年级同学大部分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这样一讲,同学都反映讲的好,能记住。这种先漫谈了解情况,再讲授的教学方法,已在事实中证明是能克服教条主义结合实际,也使同学欢迎的。
三、当班里同学思想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及时组织全班座谈会、小型漫谈或发动同学提问题,然后由政治教员总结分析同学思想认识,抽时间将这些问题作专门讲解,这样最能及时解决同学思想问题。
如三年级毕业班开学后一两个月,见上届毕业同学还有不少在家中闲居,又见学校调走一批老解放区同学,于是同学情绪大为波动,都为将来“出路”打算,不安心学习。政治教员发现了这情况,就组织了两次小型漫谈会,用一周时间讲解“学习问题”,又和该班级任教员与党团工作同志连络,对特别不安心的同学,进行个别教育,结果同学思想搞通,情绪稳定下来。后来又因为调走三个同学,班里纷纷议论,又举行过两次全班的“毕业出路”及“家庭婚姻”座谈会,每次座谈会后,就专门讲解座谈会中的问题,同学都听得不愿下课。有一次正要进行拔河比赛,同学们要求多讲几分钟,再去比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