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纺织女工坐上了“幸福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9-17
第3版()
专栏:

纺织女工坐上了“幸福车”
“挡车不用走”,这是广大纺织女工长期以来的强烈愿望。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这个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去年,上海棉纺织系统的筒子挡车女工基本上都坐上了电动座车。今年以来,各棉纺织厂又积极在织布和细纱这两个主要生产工序上推广电动座车。目前,上海第三十一、三十三、三十、十二和第一、六等棉纺织厂的织布或细纱车间,已经开始普遍采用电动座车。
走进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的织布车间,只见一个个挡车女工喜气洋洋地坐在座车上沿着一台台布机巡回,敏捷地抚摸着洁白的布面。座车随着挡车工的心愿,顺着轨道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既能快速巡视布面,又能停车拆坏布。在上海第六棉纺织厂宽敞明亮的细纱车间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一列列整齐的纱锭在高速运转,挡车女工坐着有轨座车,按照工艺要求巡回。座车的靠背椅可以自动作一百八十度的旋转,便于工人在两边细纱机上接头。现在这个厂已在一万三千锭细纱机的车弄里装上了电动座车。
当第一辆电动座车在这些棉纺织厂运转成功的时候,挡车工奔走相告,一片欢腾。青年女工蜂拥在车旁,又蹦又跳。老工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们深情地把电动座车称做“幸福车”。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有着近三十年工龄的挡车工陈秀琳看着座车,心潮翻腾。她从十四岁起就在无锡一家纱厂做工。当时,她每天要在蒸笼般闷热、潮湿的车间里劳动十六个小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车间的地上又湿又滑,一天巡回下来,头晕眼花,腰酸腿麻,有时在车头坐一下,工头看到了就拿起梭子劈头盖脸地打来……。想起这些,陈秀琳激动地说:“我做了几十年挡车工,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巡回乘座车,这是毛主席和共产党对我们工人的关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啊!”
电动座车是上海纺织系统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中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纺织女工
“挡车不用走”的愿望长期没有实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广大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们重新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等教导,认识到,我国纺织工人用忘我劳动,为发展纺织工业作出了贡献。工人群众对国家贡献越大,领导就越要关心群众。广大干部和工人一起积极投入了“挡车不用走”的技术改造活动。
推广电动座车,是纺织行业生产方式的一项重大变革。上海纺织工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没有花费国家多少资金,就使座车开进了车间。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织造车间技术革新小组的大多数成员,都是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工人。在设计座车之前,他们走遍全厂,把手推车、三轮车、电瓶车、落布车、行车都仔细考察了一番,又把这个老厂宽狭不一的车弄丈量了一遍,还对各种不同身材的挡车工进行调查。经过多次试验、修改,在去年“七一”前夕造出了电动座车。接着他们又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投入了推广座车的活动。这个小组一位五十多岁的工人技术员,为了征求早、中、夜三班工人对座车的意见,每天清晨四点多钟出门,晚上十一点钟左右才回家。就是靠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个厂的工人和干部今年奋战八个月,在全市第一个全部实现了布机“挡车不用走”。
“毛主席恩情暖心房,座车开到布机旁。挡车巡回不用走,增产捷报献给党。”广大纺织女工坐上了“幸福车”,更加热爱党和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制度,革命干劲更加高昂。她们主动提出“劳动强度减轻,革命责任心加强”的口号,工作时全神贯注,精心操作。不少厂创造了优质高产的新纪录。上海第三十三棉纺厂党委在推广电动座车时,组织全体座车挡车工参加学习班,总结了一套适应座车巡回的新操作法,创造了棉布正品率的历史最高水平,布机的台时产量也比文化大革命前提高了百分之十。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