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面貌日新月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9-23
第4版()
专栏: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面貌日新月异
新华社昆明电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下,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到处呈现团结战斗、欣欣向荣的革命景象。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居住着傈僳、独龙、怒、藏、普米、纳西、白、景颇等十二个民族。过去在帝国主义、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榨下,各族劳动人民过着“岩洞藏身,野菜果腹”的悲惨生活,长期处在刀耕火种,刻木记事,结绳记数的落后状态。解放后,怒江地区各族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并且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中,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中陆续办起了二百一十多所农村政治夜校,许多傈僳、独龙和怒族社员,在夜校中努力学政治、学文化、学理论。全自治州已经有七千七百多人的理论队伍,他们积极辅导各族人民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学习党的基本路线,联系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深入批判林彪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及其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进一步提高了各族人民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这个自治州成立二十年来,当地党组织积极发展当地少数民族优秀分子入党,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比自治州建立前的一九五三年增加了二点四倍。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自治州百分之八十的生产队都有了党员;少数民族干部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加了一倍多,其中州、县、公社、大队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占百分之九十。居住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族,只有二千七百多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文化大革命以来,有五十八名优秀分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百一十多名独龙族干部分别在国家机关以及工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工作;其中十一人被选为州、县、公社的领导班子成员,有三人分别担任州、县、公社的党委副书记。少数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紧密团结,全心全意地为各族人民服务,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积极发挥作用。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得到翻身解放以后,以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战天斗地,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不断深入发展。自治州各族社员依靠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力量,积极治山治水,实行科学种田,改变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他们在雪山峡谷的乱石荆棘中开凿梯田梯地,使全州固定耕地面积达到五十七万多亩,还新修水利工程二千九百九十九处,使农牧业生产不断上升。自治州的工业也从无到有地迅速发展。现在全州已有了农具修造、发电、采矿、造纸、制药、印刷、食品加工、陶瓷、森林砍伐等厂矿。在过去号称“怒江天险”的雪山峡谷中,修筑了上千里的公路和驿道,架起一座座桥梁,把这个过去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与祖国内地紧紧地联系起来。
怒江各族劳动人民过去被反动统治者污蔑为“野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各族贫下中农纷纷送子女上学,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正在茁壮成长。保障各族人民健康的医疗卫生网已经形成。全州实现了县有医院,公社有卫生所,大队有合作医疗站和由国家资助的人民卫生室。大批农村赤脚医生、卫生员、接生员和国家医务人员热情地为各族贫下中农服务,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各族人民在国庆前夕,回顾过去,展望将来,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决心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