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南国海港新城——湛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9-25
第2版()
专栏:

南国海港新城——湛江
风景秀丽的南国海港城市——湛江,已经建设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一排排的码头,从港口伸向碧色的大海;港内千船进出,汽笛欢叫;码头上,一眼数不清的门吊高耸入云,人来车往,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解放前,湛江只有一座能靠泊二、三十吨木帆船的栈桥码头。现在,这里已经拥有三个作业区、六座一万吨级以上的深水码头,其中包括今年七月建成的我国第一座五万吨级油码头,另外还有一批中级和浅水码头。各个码头都装上了现代化的装卸和运输设备。在最近四年里,这个港口连续超额完成了国家的生产运输计划。
在建设港口的同时,湛江市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了迅速的发展。连接湘桂铁路的黎湛铁路,把湛江同中南、西南各省紧紧连结在一起;再加上民航和密如蛛网的公路,构成了湛江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农业、为港口生产服务的工厂也一批批地建设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解放前这座消费城市的面貌。现在,湛江市已能成批生产化肥、农药、手扶拖拉机、精密机床以及许多人民生活需要的轻工业产品。一九七三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同解放初期相比增长了六十倍,职工人数增加了八倍多。全市还发展了一批街道工业。
湛江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东北部,面临南海,解放前称为广州湾。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这里根本没有得到开发。那时,轮船只能在远远的海面抛锚,货物全靠用小船接驳上岸。一九五五年,湛江人民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开始建设新港口。这一年,他们建成了一座拥有两个万吨级泊位以及一批相应设施的深水码头,这就是湛江港的第一个作业区。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高潮中,湛江工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又建成了一座二万五千吨级的原油装卸码头。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湛江港的建设也日新月异,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贡献越来越大。
湛江港的建设,凝结着全国人民特别是湛江人民辛勤劳动的汗水,显示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去年十月,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一处五队的工人从广州调到湛江港来建设五万吨级油码头,许多职工克服个人或家庭的困难,踊跃来到建设工地。湛江地区的遂溪等九个县和湛江市十二个公社的贫下中农和渔民,调集了几百只木帆船开进工地,为建设港口担负运输任务。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参加建港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深入批判了林彪、孔老二鼓吹的“上智下愚”、“生而知之”、“英雄创造历史”等谬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用土设备安装好了大型油罐;技术人员也深入现场进行设计,加快建设进度,使这座码头从筹建到投产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湛江港是我国通往欧洲、非洲和东南亚各国航线最近的港口,每年外国货轮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湛江市的人民在与各国海员的友好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湛江港的港口工人,决心更好地抓革命、促生产,多装快卸,做好港口各项工作,使湛江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加强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