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湘黔铁路胜利建成通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9-26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
湘黔铁路胜利建成通车
这条通往祖国大西南的钢铁大道,东连浙赣铁路,西接一九六六年建成的贵昆铁路,在我国南方构成了和陇海路平行、横贯我国东西的第二条交通大干线,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九月二十五日讯 在我国湖南、贵州两省的崇山峻岭之中,英雄的铁路建设工人在两省民兵和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下,建成了又一条通往我国大西南的钢铁大道——湘黔铁路。
湘黔铁路是在一九七○年十月开始兴建的,到一九七二年十月全部完工,整个工程只花了两年时间。这条铁路的修建工程,不仅速度快、质量好,造价也比较低,体现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精神。它的建成,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
湘黔铁路东起湖南株洲,西到贵州贵阳。它的东头和浙赣铁路相连,西头和一九六六年建成的贵昆铁路相接。这样,就在我国南方构成了和陇海路平行、横贯我国东西的第二条交通大干线,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我国大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地区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山高林密,水急路险,交通非常不便。解放以后,国家陆续兴建了成渝、宝成、川黔、贵昆和成昆铁路,改建和新建了黔桂铁路,把西南三省联成一片,并使大西南有了南北两条铁路和全国各地相通。然而,从西南到首都北京和工业发达的华东、中南各地,仍然要绕道而行,原有铁路的运输能力,也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湘黔铁路建成以后,就大大缩短了西南地区与北京和华东、中南地区的距离,密切了西南与首都和全国的联系。云、贵、川三省增加了一个这样大的进出通道,就从根本上改善了西南地区交通闭塞的状况。
在湘黔铁路建成通车后的近两年中,西南地区的大量矿产、木材和各种农副产品,华东、中南地区的工业设备、化肥、水泥等物资,源源通过这条铁路,东来西往,日夜不停。两省铁路沿线都出现了一批新的城镇和工厂。这条铁路对湘西和黔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两省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水族、彝族等各族人民热情歌颂这条铁路的胜利建成,他们唱道:“一条铁路通远方,千里万里闪银光,连着高原苗家寨,连着洞庭鱼米乡。”他们欢呼这条铁路是通向毛主席身边的幸福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跃进路。
湘黔铁路的株洲到金竹山段已在一九六二年通车,贵定到贵阳段和黔桂铁路合一。这次新建的地段,总长为六百三十二公里,沿线地势非常险峻。线路横穿湖南中西部的雪峰山脉,飞越湘江、资水、沅江,并五跨?水,三跨清水江,又穿越贵州高原的苗岭和云雾山。不少地段通过断层、溶洞、暗河、流沙和软土层,施工非常困难。全线桥梁和隧道的长度占总长的百分之二十三。其中贵州省境内的二百七十六公里线路,桥梁、隧道的长度占三分之一以上。把所有的桥梁、隧道加在一起,等于北京与天津之间的距离。如果把建设这条铁路开凿的土石方堆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周多。
早在一九三六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就动工修过湘黔铁路,搞了几年时间,只修通了几十公里的一小段。解放后,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中,湘黔铁路重新勘测施工,但由于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又中途停工下马。一九七○年八月,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再一次发出了修建湘黔铁路的号召。消息传来,两省人民和铁路建设者万众欢腾。刚刚结束了成昆铁路修建任务的交通部第二铁路工程局的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火速开进到湘黔线上。湖南、贵州两省人民象当年送子女参军那样,选派优秀的民兵来和铁路建设工人并肩战斗。许多地区出现了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争相报名参加铁路建设的动人场面。
交通部第四铁路工程局、大桥工程局和广州铁路局,也都派出工人队伍前来参加建设。十多万工人和几十万民兵,在一个多月内便齐集千里湘黔线上,摆开了大会战的阵势。负责这条铁路勘测设计工作的交通部第二设计院和第四铁路工程局的技术人员,也积极深入施工现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反复审查、修改设计,为全线施工作好准备。
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中,几十万筑路大军联系湘黔铁路几上几下的历史,深入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爬行主义,决心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团结起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成湘黔铁路,把被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一九七一年,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揭露以后,大家更是义愤填膺。他们把批林整风中激发出来的革命干劲倾注在建设工程上,掀起一个又一个的施工高潮,不断加快了工程进度。全长二千多米的雪峰山隧道,是湘黔铁路湖南段最长的隧道,一九五八年曾经动过工,峒内积水深达两米。第二铁路工程局第十二工程处的工人和英雄的韶山民兵、宁乡民兵来到工地以后,不等机械设备到齐,立即划着木筏进峒,人工排水开工,奋战八个多月,打通了湘黔铁路的这座东大门。这个工程局第八工程处的工人,和民兵团结协作,也以八个多月的时间,打通了另一条长达二千多米的隧道——柳潭隧道。湘黔铁路的贵州段穿越高山深谷、急流险川,全线三分之二的桥梁和隧道,包括最长的隧道和最高最长的桥梁,以及大量难工险工,都集中在这一段。有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塌方频繁,有的一昼夜涌水四万多吨。有好几处地段因为山体移动和滑坡,使线路的安全受到威胁。在这里施工的交通部第二铁路工程局的第二、第七、第十、第十三等工程处的工人和贵州民兵,以高度的智慧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干净、利落地完成了各项工程。
毛主席教导说:“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要“在中央的统一计划下,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湘黔铁路能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胜利建成,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较好地发挥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行了中央部门和地方相结合,铁路建设工人和当地群众相结合,打了一场人民战争。在施工过程中,湖南、贵州两省先后组织了几十万民兵参加筑路工程。工人和民兵两支队伍明确分工,各有侧重,工人着重修建大中型桥梁和隧道,民兵主要负责路基土石方工程和小型桥梁、涵洞。二者又紧密配合,互相支援,团结战斗。湘黔铁路的湖南段线路长,地形比较开阔,沿线村寨比较多,铁路会战指挥部便利用冬闲季节,较多地组织民兵参加筑路,突击路基土石方工程。贵州段由于桥梁隧道多,工程艰巨,便集中了交通部第二铁路工程局三分之二的施工队伍和机具,配合一定数量的民兵常年施工。这样就大大加快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到一九七一年底,全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路基土石方工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桥梁和隧道就已胜利完工。这一年,交通部第二铁路工程局在广大民兵配合下建成的桥梁和隧道长达一百二十公里,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施工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广州部队、昆明部队,湖南、贵州两省的各级党委,以及湖南、贵州两省军区,曾派出大批干部和施工单位共同组成各级会战指挥部,因而加强了对施工队伍的组织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
现在,湘黔铁路的广大职工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正在努力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使这条通往大西南的铁路干线,在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附图片)
湘黔铁路沿线,地势险峻,地质复杂,工程十分艰巨。有不少车站线路是铺设在多线桥上或多线隧道里。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