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在下放劳动中重新学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10-06
第2版()
专栏:

在下放劳动中重新学习
夏方豪
在全国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的光辉节日里,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发表六周年。六年来,在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下,成千上万的干部,清除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粉碎林彪反党集团的破坏,冲破旧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田头,下放劳动,走向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汇成了一股巨大的革命洪流,谱写着我党干部教育史上的新篇章。广大干部在下放劳动中,紧密联系现实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认真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刻苦进行劳动锻炼,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自觉改造世界观,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一支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密切联系群众,有路线斗争觉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干部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一九六八年十月,正当五·七干校这个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诞生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第一次在我国大地上出现的时候,毛主席立即给予热情的支持,发出了伟大的号召:“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毛主席把下放劳动作为干部重新学习的一种极好机会,进一步明确指出了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是社会主义时期重新教育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巴黎公社的经验时,告诫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要注意防止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苏修叛徒集团在苏联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历史教训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必须采取坚决措施,逐步缩小三大差别,防止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产生社会特权阶层,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毛主席总结了国内外无产阶级专政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主席指出:“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是防止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由人民的勤务员变为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的一项根本措施,对于加强党的建设,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无产阶级的革命干部和剥削阶级的反动官僚,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在对待劳动、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上是截然相反的。历代反动剥削阶级,都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君子务治,小人务力”的孔孟之道,奉为“天下之通义”。他们把劳心说成是他们那些天生高贵的“大人之事”,把劳力污蔑为生来卑贱的“小人之事”。他们编造种种谎言,妄想证明:“剥削有理”,“压迫有理”,社会应该由“贵人”、“贤人”和“智者”来统治。其实,他们不过是一小撮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是劳动人民的死敌。而无产阶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是普通劳动者中间的一分子。毛主席关于“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的教导,就是要我们牢记无产阶级干部与剥削阶级官僚的本质区别,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地主资产阶级在我们党内的代理人刘少奇、林彪,都竭力抹杀无产阶级干部同剥削阶级官僚的根本区别,或者宣扬“入党做官”,或者把广大干部上五·七干校,走五·七道路,污蔑为“变相失业”。这些谬论,完全是孔孟之道的翻版。孔孟鼓吹“劳心者治人”,是为他们“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服务的。刘少奇的“入党做官”论、林彪的“变相失业”论,就是要在干部问题上搞“复礼”。他们妄图把无产阶级的干部变成精神贵族,变成专门从事“治人”之业的官老爷,变成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和驯服工具。这就是林彪鼓吹“变相失业”论的极右实质和罪恶目的所在。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是同孔孟之道的传统观念实行决裂的革命行动,是对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干部教育路线的有力批判。
在纪念毛主席发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六周年的时候,从中共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创建五年多来的斗争实践经验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毛主席的这个指示,切实组织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坚持在下放劳动中重新学习,对于培养、造就无产阶级干部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遵照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创办起来的五·七干校,是新型的干部学校,是适应社会主义时期重新教育干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在干部教育方面的革命传统,是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干部教育路线培养、教育干部的一种好形式。五·七干校是在同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中诞生的,是在同林彪反党集团的斗争中巩固和发展的。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创办五年多来,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五·七指示》为指针,把“学政治”、“批判资产阶级”放在首位,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广大五·七战士立足于锻炼,着眼于改造,取得了思想、生产和体质三丰收。实践证明: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方针,认真上好劳动课,把参加生产劳动同看书学习结合起来,同批判修正主义结合起来,同改造思想结合起来,这对于促进干部世界观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深刻指出:“世界上一切坏事,都是从不劳动开始的。”鄙视劳动的人,不可能热爱劳动人民,也不可能真心诚意地为劳动人民服务。在这个学校学习、锻炼的一些老同志,回顾自己进城前后的思想变化,总结经验教训,深深认识到:干部脱离了劳动,就会脱离广大的劳动群众,就会慢慢变质,就会出修正主义。他们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又在五·七学校认真看书学习,刻苦劳动锻炼,“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打掉了身上的官气、暮气,焕发了革命的朝气,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个在抗日战争初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在战争年代,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一心想的是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艰苦奋斗,积极工作。进城以后,他忘记了毛主席关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教导,长期不参加劳动,思想上离群众越来越远,资产阶级的灰尘越来越多,从而背离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来到五·七学校后,他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积极参加劳动,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觉悟。他在总结经验时说:过去,从脱离劳动开始,滑向了修正主义的边缘;今天,下放劳动,重新学习,走上了继续革命的新起点。许多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身不离劳动,才能心不离群众,思想和行动不脱离实际。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要“向斗争中学习”。社会实践是人们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人们认识的真理性的客观标准。“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参加生产劳动这个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有助于认识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有助于接近工农群众,有助于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归根结底,是有助于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促进世界观的改造。许多“三门干部”,对于这一点有深切的体会。过去他们受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不懂工,不懂农,头脑空虚;学起革命理论来,常常似懂非懂,马克思主义的书并没有真正读进去。五·七学校的生产劳动实践,使他们学会了种田、种菜、盖房、做工,把刻苦进行劳动锻炼,同认真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结合起来,同批判资产阶级结合起来,逐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真正学懂了一点马克思主义。有个搞理论工作的同志,过去虽然多次学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个原理,但总觉得自己有知识,比别人高明,看不起群众。参加了集体生产劳动之后,暴露了自己的无知,深刻认识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从而加深了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增强了群众路线观念。刻苦的劳动锻炼使知识分子干部增强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把立足点进一步移到工农兵方面来,这就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来自艰苦奋斗的革命实践。五年多来,这个学校的广大五·七战士,冒风雪围湖垦荒,顶骄阳参加“双抢”,迎风雨采石捞沙,战洪水龙口夺粮……正是在这种种艰苦劳动中,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使老同志焕发了战争年代一面打仗、一面生产的革命精神;年轻一代决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艰苦奋斗一辈子,把自己锻炼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许多回到工作岗位的同志,坚持参加体力劳动,密切联系群众,把五·七学校的好作风,带到了新的工作岗位。艰苦的劳动,有利于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种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是执行正确路线的重要保证,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保证。
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五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特别是必要的艰苦劳动,是洗刷唯心精神,扫除剥削阶级的偏见和修正主义灰尘,防止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侵袭的消毒剂。这将有助于干部学习马列,改造思想,激发斗志,转变作风,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因此,认真组织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五·七干校的必修课。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一文中,讲到军队实行生产自给的重大意义时指出:军队生产自给,不但改善了生活,减轻了人民负担,并因而能够扩大军队,而且改善了官兵关系,增强了劳动观念,增强了纪律性,改善了军民关系、军政关系,促进了人民的大生产运动。毛主席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五·七干校,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几年来,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带领广大五·七战士,在“学政治”、“批判资产阶级”的同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了粮、油、肉、菜四自给,还努力为国家多做贡献。这是他们同鄙视体力劳动的剥削阶级传统观念作斗争的结果,也是同“这也办不到,那也有困难”的懦夫懒汉思想作斗争的结果。
从这所五·七学校的实践经验中,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努力实现四自给,是上好劳动课,锻炼教育干部的一项必要措施。
上好劳动课,首先要加深同志们对毛主席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一系列教导的理解,不断批判鄙视体力劳动的思想,提高锻炼改造的自觉性;但同时,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必要的生产要求,努力实现四自给。而要做到四自给,就必须进行艰苦的劳动。正是这种艰苦的劳动,为大家提供了更好地学习、锻炼的机会,以利于增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锤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提高思想和政治路线觉悟。相反,没有必要的生产要求,在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做到的情况下,也不去搞四自给,劳动松松垮垮,就会不利于干部的锻炼改造。事实正如同志们所说的:“舒舒服服干不了革命,轻轻松松改造不了世界观。”
努力实现和坚持四自给,又是长期办校的必要条件。五·七干校不仅要在思想和理论上批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孔孟之道,还要在实践中同它实行决裂。这就要求五·七战士扎扎实实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逐步做到粮、油、肉、菜四自给,为办好五·七干校打好物质基础。
马克思在总结第一国际的历史经验时,曾经指出:“陈旧的东西总是力图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这是历史的和现实的阶级斗争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五·七干校这个新生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尖锐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它不仅遭到林彪反党集团的仇视和破坏,它还不断受到鄙视劳动等旧传统观念、习惯势力的侵袭和干扰。因此,五·七干校必须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方针,认真组织干部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切实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把各项教育活动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如果把学习同劳动对立起来,认为生产劳动无关紧要,就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滑向“关门读书”、“闭门修养”的三脱离的邪路上去,修正主义的干部教育路线,就有可能在五·七干校这个新生的革命形式中复活。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的办校实践再一次证明:要办好五·七干校,根本在路线,关键在领导。方向路线对了,就要有干劲,有毅力,排除干扰,坚持下去。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纪念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这一指示发表六周年的时候,我们看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的新生事物,在毛泽东思想的抚育下,在批林批孔斗争中,正在迅速成长。伟大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社会主义到处都在胜利地前进。回顾广大五·七战士“重新学习”的收获,展望未来的艰巨斗争,我们不禁心潮激荡,豪情满怀。“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坚信: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一定能够把五·七干校办得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