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南垴在飞跃——昔阳南垴大队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学大寨的新胜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10-08
第4版()
专栏:

南垴在飞跃
——昔阳南垴大队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学大寨的新胜利
今年夏季的一天,金色的太阳,照耀着南垴大队静静的北山。突然间,地动山摇,一股巨大的烟柱,呼啸着冲天而起,迅猛地飞腾翻滚,一刹那尘烟漫天盖地。接着,东风驱散了土尘烟雾,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北山的新面貌:半座山岭倒散一边,一片平原初步成型。欢腾的人群,拥着举起巨铲的推土机,向北山奔去。
这是昔阳县大寨公社南垴大队,用定向爆破新技术移山造田的新尝试。他们在北京来的科技人员指导下,用自制的一万五千多斤土炸药,把约有六万多方土石的北山炸平了半座山岭。现在,第二次定向爆破的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他们要赶在明年春播前造成六十亩大的山顶平原,为国家生产更多的粮食。
陈永贵同志很快来到了南垴,高兴地说:“看来,你们没有停步!”确实是这样。八年来,南垴大队起先用“镢头加箩筐”,修筑了五里长的盘山公路,又把四千多块荒坡,改造成一千多块共六百亩的水平梯田;接着用“小炮加推车”,在三个冬春,把三座山岭改成了三片共五十亩的小平原。现在,又发展到了用“大爆破加推土机”,在夏季大忙时刻,造较大的山顶平原。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了南垴的新飞跃。
看清胜利后还有斗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南垴的干部和社员奋起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坚持和阶级敌人斗,和错误思想斗,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不断胜利前进。一个“难闹”的后进队变成了学大寨的先进集体。
从一九六七年开始,南垴大队飞步过“黄河”,跨“长江”。到一九七三年,粮食亩产由一九六六年的一百八十多斤,上升到九百五十多斤;总产量增长四倍多,达到五十六万五千斤。八年前,年年要吃返销粮的南垴,去年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增加到二十二万斤。前几年,他们还建成了一座两级提灌站和三个蓄水池,截住松溪河底的潜流,从三里外把水引上了山;架通了两千米长的高压线,迎来了电力;盖好了一排排整齐的新窑洞。
南垴的新飞跃,就是在这样的胜利形势下起步的。但是,胜利后的斗争仍然很复杂。今年春天,南垴大队党支部为了给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提出了要在夏季造北山平原的设想。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热烈拥护,但也有一些糊涂思想冒了头。有人说:“咱大干也该有个够!南垴条件这样差,劳力又少,大变又大变,怕是猴子爬杆——到顶了。”有人看到队里的粮食囤和家里的米罐罐都满满的,水到了村边,电到了屋里,就说:“再受累何苦呢!”阶级敌人则背后散布什么“知足者常乐”一类的鬼话。少数人被胜利遮住了双眼,丧失了警惕,对村里沾亲带故的阶级敌人,讲起客套话来了。
社会上有阵风,党内就会有层浪。在党支部领导班子里,有的算时间,算劳力,担心夏忙搬山影响高产成绩;有的算经济账,说是把造北山平原的费用拿来分配,今年劳动日值至少可以增加三分之一。一时,围绕搬北山的问题,议论纷纷,阻力不小。
怎么办?党支部书记李锁寿,领着支委会“一班人”,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学习批林批孔文件,反复分析了那些糊涂看法,概括起来,就是“生产到顶,天下太平”的思想。他们联想到土改后一度出现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半截子革命思想,联想到八年前那种“吃饭靠集体,花钱靠自己”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进一步认识到,这种“生产到顶,天下太平”的思想,是新形势下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通过学习、讨论,他们看清了胜利后还有斗争,看清了“搬山先搬思想”的重要性。他们决心乘批林批孔的东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打一场进攻仗,“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扫除修正主义和孔孟之道的流毒。
为了打好意识形态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这一仗,党支部带领大家总结了前几年搬山的经验。过去,南垴六十户人家,分住在绵延三里长的五个土圪梁上,造成了“土山上住人,石头山上种地”的怪现象。一九六九年,队里为了搬山造田,动员社员搬家。阶级敌人立即跳出来,利用一些社员舍不得离开祖祖辈辈住下来的土窑洞,胡说什么“大干不容人安身了,连左邻右舍都不要了”,煽风点火,妄想破坏搬山造田计划。当时,队里狠批了阶级敌人的谬论,对社员进行了细致的思想工作,搬了家,也搬了山。后来,社员住上了新窑洞,看到了生产的大发展,大家都觉得搬得对;可是,当时斗争的实质是什么,并不都明白。
党支部用这个例子来启发大家思考。李锁寿说:“那时,阶级敌人跳出来反对,是早料定了的,打退就是了;自己人‘恋窝’,就不好办。当时,只想到要改变南垴落后面貌,为国家多做贡献,就动员大家搬了家。现在才懂得,当时社员不愿搬家,主要是受小农经济思想和孔孟之道的影响,阶级敌人就恰恰想利用咱头脑中的旧思想来搞破坏。这说明,不搞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咋行!”其他社员接过话茬说:“这个经验得记牢,要不还会上阶级敌人的当,开了倒车,还不明白哩!”从此,南垴的干部和社员树立起一个观念:思想要彻底解放,革命要更加自觉,就必须努力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作战。
自觉向旧传统观念进攻
破除“天下太平”的思想,是南垴干部和社员自觉地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作战的第一炮。腊月三十那天一早,年轻的党支部副书记李保栋带领着四十多名男女青年,迎着刺骨的寒风,先到南边五里外的阎庄窝挑煤,吃罢早饭又到北山下五里远的松溪河挑水。他们沿着羊肠小道上上下下,一个个累得热汗满身,喘气不停。路上,大家把担子放下,讲开了旧南垴“南担煤,北担水,磨道里累断两条腿”的苦难村史。
解放前,也是一个腊月三十的早晨,漫天风雪。反动富农李尚林,逼着王虎头他爹穿着露肉的单衣,踏着没有后跟的烂鞋,下山挑水。老王挑水上山快到村边时,累得滑倒在地。狠心的富农见了二话不说,一棒子打去……;又一个年三十的早晨,风雪很大,当了大半辈子长工的赵二和,被李尚林逼着去阎庄窝挑煤,而且一次要挑一百八十斤。赵二和累得在路上摔坏了腿……。
回忆的话音未落,大家便抢着发言,批判林彪、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李保栋说:“现在,李尚林这样的豺狼还在,他们妄想‘克己复礼’的贼心并没有死。咱如果怕苦怕累,闭闭眼,喘喘气,停停步,豺狼就会趁机扑过来。”大家分析了村里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有人指出:“阶级敌人怕我们批林批孔,恨我们搬山造地,想方设法利用孔孟之道来涣散我们的斗志。我们得擦亮眼睛。”
不久,党支部又组织干部和社员批判了“阶级斗争熄灭论”。党支部委员赵志武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发了言:“俺当支部书记那几年,以为天下太平无事,埋头抓生产,老想把南垴落后的生产条件改变过来,结果自己栽了个大筋斗,也让南垴被修正主义害苦了。现在,南垴的成绩越大,俺体会到的教训越深。俺们时刻也不能忘记阶级斗争。”通过革命大批判,干部、社员破除了“天下太平”的思想,增强了阶级斗争观念。
为了破除“生产到顶”的思想,党支部领着大家重新学习大寨贫下中农“胸怀全世界”的革命精神,批判“知足者常乐”等孔孟之道的谬论,清除了自满自足的思想。大家还着重批判了“唯生产力论”。针对有的人老掰着手指算条件,算人力,就是看不到广大贫下中农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看不到旧的传统观念束缚着生产力,党支部便用妇女顶起“半边天”的实践,狠揭旧意识形态的危害性。
过去,南垴中年以上的妇女,很少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开始拿起镢头下地,好些人不敢往肩上扛,感到不习惯,怕人看笑话。前年,在批林整风中,狠批了“先验论”和“妇女无用论”,妇女的思想开始解放。她们看到搬山造田的任务很重,就向党支部请战:“把走马岩造平原的任务全交给俺们妇女吧!”于是,全村有四十多个妇女投入了搬山的战斗。
搬山要打眼放炮,要拉车运土,妇女们都没干过,有的过去连放鞭炮都要捂上耳朵,心里感到犯难。怎么办?她们在走马岩开起批判会,进一步批判了诬蔑妇女的谬论。越批判越长志气,越懂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她们拿起铁锤钢钎,边干边学,硬是打好了全部炮眼,制出了土炸药。最后,她们点燃三十多眼排炮,一声震天巨响,把走马岩炸个粉碎,也炸碎了千年的精神枷锁。南垴的妇女真正顶起了“半边天”。
南垴的男女社员重新议论这件活生生的事例,更加认清了“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等孔孟之道的危害性,同时认清了“唯生产力论”的反动性。大家坚信:只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社会主义思想领先,就可以在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中,不断取得胜利。
干社会主义就没个够
大破旧意识形态,南垴干部和社员的思想觉悟达到了新的境界。“干社会主义就没个够!”是这种新境界的一个标志。他们干社会主义,真是“越干越敢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造北山平原的设想正在变为现实。最近,他们又提出了新的五年规划:把小平原连成片,变旱地为水浇地,变一茬为两茬,建设万株果园。
南垴的干部和社员怀着“干社会主义就没个够”的思想,自觉地大干苦干。用定向爆破造北山平原,计划四十天内挖炮洞五百米。时间紧,工程量大,原来计算至少得二十个强劳力上阵。年轻的党支部委员李新民挺身而出,他说:“给六个人,保证完成任务!”他领着五个社员日夜挖山不止,终于及时完成了任务。他们之中有个王七孩,是个身强力壮的中年人。过去干活时,老觉得和别人干一样多就行了,不肯多使劲。批林批孔以来,他摆脱了“私”字的束缚,挖土凿石,点火放炮,干得又猛又快。他把“干社会主义就没个够”的思想变成了行动。
在南垴,“干社会主义就没个够”的人,何止那些战斗在第一线的人。七十一岁的老贫农李吉义,经常从这山转到那山。他看着今年丰收在望的景象,又想到了明年的更大丰收。他提醒干部:大旱之年,庄稼长得这样好,地力可出尽了,明年怎么办?该割蒿沤肥哩!干部接受了他的建议。到九月上旬,全大队已割蒿草三十多万斤,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
修田整地的时候,烈属梁大娘串连的十几位老年妇女每天都挎着挎篮,从地里拣走碎石,从山上带回黄土,一篮一篮垫进梯田。她们心里装着“干社会主义就没个够”的精神,她们小小的挎篮里,就可以装下数不尽的石和土。
南垴大队贫下中农不仅自己“干社会主义就没个够”,同时积极关心兄弟队,热情帮助兄弟队加快干社会主义的步伐。李锁寿是队里最忙的人,今年就好几次挤时间爬上蒙山,和蒙山大队党支部的同志交流经验。今夏,南垴周围的山头,炮声隆隆,响声最多的是蒙山。社员说:“李锁寿的心思上了蒙山。”南垴的干部和社员象大寨贫下中农那样,从南垴看到北京,看到全国,看到了全世界。
现在,不断飞跃前进的南垴,到处呈现着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晚上,政治夜校里,许多人在努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一支五十多人的理论队伍迅速成长起来。他们带头批林批孔,批《三字经》、《女儿经》等毒草。许多干部和社员饭前饭后,不是看材料准备发言,就是写文章,写诗。他们决心要让听的、看的、说的、唱的,让整个农村思想文化阵地,都飘扬着社会主义的红旗。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附图片)
南垴大队用定向爆破搬山造田。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