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扫除前进的障碍——分析《商君书·开塞》的中心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10-18
第2版()
专栏:

扫除前进的障碍
——分析《商君书·开塞》的中心思想
北京热电厂工人理论学习小组
《商君书·开塞》篇,是阐明商鞅法治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它的中心思想是,反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礼治”,提倡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主张加强新兴地主阶级的专政,镇压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复辟行动。
长期以来,对于商鞅变法和《商君书·开塞》篇阐明的“法治”思想,儒法两家有截然不同的评价。西汉著名法家桑弘羊,认为商鞅“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功如丘山,名传后世”。孔老二的徒子徒孙对于商鞅则肆意恶毒攻击,他们认为《开塞》篇使“秦俗”“日坏”,也使商鞅“卒受恶名于秦”。今天,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开塞》篇,对于总结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是有益的。
商鞅是在战国中期开始变法活动的。当时,奴隶社会土崩瓦解,封建制度勃然兴起。奴隶主贵族为了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行动疯狂反扑。他们一方面大肆鼓吹“忠”“孝”“仁”“义”的陈词滥调,借以禁锢人们的头脑;另一方面,顽固地反对社会变革,妄图保存奴隶制的上层建筑,继续推行反动的“礼治”,全面复辟西周奴隶制。奴隶主贵族这种复古倒退、因循守旧的思想和行为,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发展的道路,所以,商鞅把它称之为“塞”。所谓“开塞”,就是要冲破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罗网,摧毁维护奴隶主利益的“礼治”,为建立和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打开堵塞,扫清障碍。
《开塞》篇用历史是在不断进化的观点,阐述了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说明了“世事变而行道异”的道理。商鞅认为,“世事”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时代不同,解决问题的政策和办法也应不同。他所说的“行道”,就是人们依据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政策和办法。“行道”适应“世事”的发展变化,才能治理好国家。商鞅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更法》)。商鞅这种历史观,是他实行变法的理论依据。
新兴地主阶级要“开塞”,要摧毁“礼治”,实行“法治”,用新兴地主阶级专政取代奴隶主阶级专政,腐朽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必然要千方百计地进行垂死挣扎。这样,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革新与守旧、前进与倒退的两条路线斗争,就激烈地展开了。代表没落奴隶主利益的孟轲到处游说,胡诌什么“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极力鼓吹“法先王”。秦国的甘龙、杜挚一类反革命复辟派也抬出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叫嚷“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反对新兴地主阶级专政。针对奴隶主贵族这些反动谬论,商鞅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不效法古代,不维持现状)的战斗口号,指出“法古”就会落后于时代,“循今”就会堵塞不断发展的形势(“法古则后于时,循今则塞于势”)。
如何“开塞”呢?商鞅认为,“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意思是说,要“开塞”,为变法开辟道路,没有比“去奸”更急迫的任务了。商鞅所谓的“奸”,包括那些“巧以伪”的“奸民”和“虱”。什么是“奸民”?在《商君书·画策》篇中明确指出:“不作而食,不战而荣,无爵而尊,无禄而富,无官而长,此之谓奸民”。就是指奴隶主贵族和儒家信徒。什么是“虱”?是指“礼乐”“仁义”“孝悌”等等。就是说,孔老二鼓吹的那一套维护奴隶制的反动说教,好比是咬人吸血的虱子。战国初期的法家李悝等人也是主张法治,要求实行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但却没有象商鞅这样,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奴隶主阶级复辟势力及其意识形态。商鞅提出的“去奸”的主张,是法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是他变法成效较大的关键之一。
怎样才能“去奸”呢?商鞅从春秋末期邓析、少正卯和战国前期吴起的被害,认识到,奴隶主贵族受到革命势力的打击,丧失政权以后,必然要疯狂反扑。为了镇压奴隶主复辟势力的反抗,商鞅明确提出“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这就是要强化地主阶级专政,用革命暴力坚决打击奴隶主复辟势力的破坏和捣乱。当时,孔老二的徒子徒孙们极力用“仁义”那一套谬论来攻击法家的“刑”,说“仁义”是“民之所好”,而“刑罚”则是“民之所恶”。商鞅认为刑罚才是“义之本”,而儒家的所谓“义”恰恰是“暴之道”。因为,如果提倡儒家的“仁义”说教,重赏轻刑,人们(主要指“奸民”)就会放纵,甚至肆无忌惮地破坏和捣乱,结果就只会使更多的人受到刑罚的制裁。
商鞅主张“严刑”以“去奸”,对奴隶主复辟势力实行严厉镇压,这在新兴地主阶级刚刚取得政权的时候,是完全必要的革命措施。商鞅从总结前期法家变法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及自己的变法实践中,认识到,变法革新的主要阻力来自奴隶主贵族,“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史记·秦本纪》)。变法之初,他与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卫道士短兵相接地交锋,为秦孝公实行变法扫清了障碍。变法之中,他又以严刑惩罚了唆使太子犯法的公子虔、公孙贾,杀了大奴隶主祝欢,在渭水边镇压了七百多个反对新法、阴谋复辟的反动分子,保证了变法的顺利进行。反动儒生赵良扯起“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破旗,威胁恐吓商鞅,“君之危若朝露”,“亡可翘足而待”,要商鞅放弃变法,隐退归农,“养老存孤”。商鞅不怕威胁,毫不动摇,坚持变法,直至在奴隶主复辟势力迫害下结束战斗的一生。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兵革大治,诸侯畏惧”,为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这是商鞅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历史事实证明,为了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和巩固新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是必要的,革命暴力手段也是必要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没有暴力,没有坚定不移的无情手段,历史上任何事情都是不会成功的。”
商鞅作为战国中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代表人物,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开塞》篇中流露出无视人民群众的观点,他的“法治”也有压迫劳动人民的一面;他对历史发展的具体看法也不完全正确。但是,《开塞》篇反对复古倒退,为变法革新扫除障碍的战斗精神,是有进步意义的。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开塞》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认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必要性,对于积极支持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进一步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是有益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