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林海新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11-01
第4版()
专栏:

林海新兵
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记者访问了长白山林区。从图们江畔到鸭绿江边,从北坡翻越到南麓,纵横千余里。所到之处,只见万木参天的森林中,大片新林在阳光雨露沐浴下生机勃勃。特别鼓舞人心的是,这里的大批新人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茁壮成长。这些青年人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艰苦奋战,勇闯新路,成为开发和建设长白山林区的生力军。

长白山蕴蓄着大量红松、赤松、落叶松、云杉、胡桃楸、黄菠萝和水曲柳等珍贵树木,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林区的广大干部、工人,深入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做到采育结合,造管结合,促使林区面貌大改观。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八年和以前的十七年相比,长白山林区平均每年为国家生产的木材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平均年造林量增长了一点五倍;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木材蓄积量迅速上升,出现了青山长在、永续利用的大好形势。
抚松县境内露水河林业局青年女子伐木队,是采育结合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典型。
秋天的丛林,一眼望去,红橙黄绿紫,彩色斑斓。记者穿过重重密林,来到这个青年女子采伐队的采伐现场,正碰上她们工间休息。姑娘们从伐倒的松树上找松塔,砸松子,招待我们。她们兴奋地说:去年八月,当三十七个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姑娘组织女子伐木队时,有人说什么“风走风道,水走水道,女子伐木纯粹胡闹”。她们不听这一套。她们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的教导,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散布的“妇女落后论”和“妇女无用论”;批判宣扬“男尊女卑”等反动观点的孔孟之道,坚定地树立了在艰苦的林区干革命的信心,担负起了采伐、集材、装车等艰巨的劳动。一年多来的事实证明,她们不仅能担负起这些工作,而且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去年她们提前五十天完成了冬季采伐任务,今年又提前三个月完成了全年的采伐任务,顶起了林区的“半边天”。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这个女子采伐队结合批判解放前帝国主义在长白山滥伐森林、掠夺资源的罪行,深入批判只采不育、只伐不造等修正主义路线在森林经营中的种种表现和影响,进一步增强了革命责任感。她们提出:“对祖国负责,为子孙留林”的口号,认真执行采育结合的方针,做到采大留小,采坏留好,密间稀留。
在森林中,针叶树和阔叶树混杂,老树和幼树并长。要伐倒一棵大树,把它运到集材道上,而不砸坏、碰伤周围的幼树,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进行细致的工作。心红志坚、胆大心细的女子采伐队员们,坚持为革命苦练基本功。十九岁的油锯手孙维兰,休息时还端着三十斤重的油锯,在倒木上反复练习,做到采伐时倒向好,伐根低。副队长赵秀芝学开拖拉机集材时,不慎碰倒一棵幼树,她跳下车来心疼地抚摸了很久,收工后主动在队员会上作检讨。从此以后,她集材时宁可多绕一点路,再没有发生残伤幼树的事。
记者观察了她们去冬采伐的迹地,只见三十七公顷的迹地清理得干干净净,留下的树木稠稀恰当,疏疏朗朗,茁壮挺拔。在集材道和林间隙地上补栽的红松、落叶松等树苗生长良好。

长白山每年出产大批木材,通过铁路、公路、江河,运往祖国各地,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深秋,我们来到位于长白山南麓、鸭绿江上游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这时正是水运木材的季节,可是在湍急的江面上却看不到一张木排。这个自治县森林经营局的同志告诉我们:水运工人已提前三十九天,超额完成了第三季度任务,现在都上山采伐了。
水运任务完成得这样快,是水运工人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坚持团结战斗的结果。
鸭绿江上游水流湍急,江道狭陡。水运工人在横山林场要把原木编成木排,顺着江水放运到终点站望江楼,在这六百里的江道上,要绕过遍布江中的“二龙斗”、“阎王鼻子”、“满天星”、“门槛子”、“烟袋锅”、“小山前”等大小数百处明石和暗礁。水运工人必须对地形和水势很熟悉,才能驾驶一张长达六十多米的木排安全抵达目的地。过去一个新手往往要学习五六年,才能单独走江道。青年工人们在批林批孔中激发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他们向党组织提出当年上排,当年学会,勇闯江道。这一要求得到党组织和老工人的热情支持。林场重新调整了放排编组,放手选用青年,以老带新,协作水运。
当鸭绿江冰化雪融时,江面上洋溢着团结战斗的热烈气氛:朝鲜族工人主动向沿岸朝鲜族社员探问江中水情,老工人沿途向青年工人讲解江中地形。朝鲜族青年工人李忠岩在汉族老工人宋延禄的指导下,驾驶木排闯过一道道难关。快到“小山前”时,江水突然加急,木排上下颠簸,李忠岩站立不稳,手一划空,连人带橹跌进江中。宋延禄纵身跳进激流,把他救了上来。两人全身湿漉漉的,但他们都不休息,继续驾驶木排,直到目的地。就这样,李忠岩虚心向老工人学习,遇到艰险不退缩,终于初步掌握了放排技术。鸭绿江水,后浪追前浪,青年人个个争上游。初次上排的李希纲,努力学习,进步很快。他跟着老工人闯了七次江道,到第八趟时,就独立驾驶两张木排安全到达了目的地。徐际华和丁立华抢挑重担,四人的活计两人干,今年他们水运的木材比去年大幅度增加。在批林批孔中,通过团结战斗的实践,一批勇闯江道的水运工作接班人培养出来了。

在苦难的旧中国,国内外反动派在长白山焚烧森林,滥伐树木,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现在,破坏迹地上栽植的新树成林,创伤已经平复,痕迹正在消除。许多年轻的森林警察日夜巡逻,保护着祖国的绿色宝库。
在安图县某地驻扎着一支森林警察小队。这些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青年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操着不同的口音,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是共同的革命目标,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到一起。他们胸怀朝阳,为祖国的大森林站岗放哨,决心让自己的青春为祖国的林海作出贡献。
在森林里,一个偶然引起的火源,如不及时发觉扑灭,就会造成巨大的灾难。森林警察的巡逻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为了森林的安全,这支警察小队不论是大雪封门的寒冬,还是滂沱大雨的夏天,不辞千辛万苦,日夜巡逻。有一次,他们在密林中迷了路,就采集寒葱、地黄根子、松子、榛子作食品,节约粮食,坚持巡逻。晚上,就用桦树皮点篝火,取暖露宿。最后终于根据林相、河流和植物生态识别了方向。经过不到一年的实践锻炼,这批青年人都成了钻“森林迷宫”的能手。
从他们的驻地到大阳岔,中间隔着一大片刀斧未入、没人走过的原始森林,每次巡逻都要绕道走一百多里地。为了缩短每次巡逻时间,增加巡逻次数,他们决定在原始森林中开辟一条新路。艰难的征途开始了。他们斩荆开路,伐树架桥,攀越堆积成楼房般高的无数倒木,涉过软绵绵积水的漂垡甸子。劳累了一天的年轻人,夜里就露宿在森林里,什么时候下了雨也不知道。第二天早晨醒来,他们才发觉自己正睡在积水塘里。就这样,他们经历了四天艰苦的战斗,终于开辟了一条五十里的直线巡逻道。
年轻的林海哨兵常年和这些不会说话的大树作伴,坚守着自己的革命岗位。他们就是在这种平凡的日常工作中,为祖国建立着英雄的业绩,使管辖区内从未发生过火情。他们豪迈地唱道:
我为大树站岗,我为森林放哨;
茫茫林海去巡逻,巍巍白山向我笑。
狼嚎虎叫何所惧?革命重担肩上挑;
风餐露宿为人民,胸怀朝阳迎拂晓。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