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抓纲促钢 上钢五厂多快好省地发展钢铁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11-08
第3版()
专栏:

抓纲促钢
上钢五厂多快好省地发展钢铁生产
上海第五钢铁厂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钢产量一直徘徊不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职工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使这个厂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九七三年,这个工厂在主要生产设备条件变化不大,而且有四千多名老工人和技术骨干支援内地钢铁基地建设的情况下,钢产量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了一倍以上。特殊钢占钢产量近一半。钢材品种规格也成倍增加。八年上缴的利润相当于这个厂的固定资产的三倍。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广大职工焕发出更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革命形势好,生产步步高。今年一至九月,有一个电炉炼钢车间停产大修近三个月,但特殊钢和优质钢材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五以上和百分之三十以上。许多车间出现了优质、低耗、持续高产的局面。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是不是坚持从抓大事入手搞好生产,这是按照什么路线去办企业的一个重大问题。五厂的广大职工在厂党委的领导下,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观察和处理各种问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促使生产蓬勃发展。大家把这种做法概括为一句话,叫做:“抓纲促钢”。
坚持抓大事,抓路线,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促进生产发展,这种自觉性是在斗争中逐步提高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五厂许多干部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以革命推动生产的重要性。但是,有一部分干部,当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比较尖锐的时候,警惕性比较高,当阶级斗争比较缓和的时候,又常常放松了警惕。有些同志在日常工作中还习惯于务实不务虚,对于生产的具体措施方面注意得多,而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注意得少。有的人虽然一心想把生产抓上去,但不注意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就生产抓生产,费了很大气力,生产还是上不去。工人群众说得好,工作上辛辛苦苦,不等于路线上清清楚楚。
这种情况,使党委认识到,抓大事要贯彻始终,不能只抓一阵子。于是,他们抓住刘少奇、林彪散布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谬论,深入地开展革命大批判;同时结合厂里的斗争实际,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政治路线教育。一九七三年,他们集中力量批判了“唯生产力论”,整整搞了一年。这一年,革命大批判搞得好,生产也搞得好。
有一个负责抓生产的车间革委会副主任,以前一直认为抓路线是第一把手的事情,自己抓好生产就行了。照他自己的说法,当时头脑里只有产量、质量、品种、成本这四本账,就是没有路线斗争这一条纲。日常工作中,他只问生产成绩,谁的产量高了就表扬,低了就批评,结果助长了本位主义倾向,生产也没有搞好。在批林整风中,他回顾自己的工作,认识到不抓路线这个纲,电炉里的钢也搞不上去。以后,他比较注意从路线上观察问题,调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加强全车间的团结协作,生产很快就上去了。象这样逐步认识到从抓路线入手搞好生产的干部,这几年在五厂愈来愈多。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大家抓大事的自觉性又提高了一步。党委书记鲍复,一直把抓批林批孔放在第一位。他组织厂党委和厂革委会常委每周坚持两个半天和两个晚上的学习。他还常常和车间工人理论学习小组的同志一起研究学习问题。他向群众学习,又把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在全厂推广。在党委书记带动下,如今,各车间和部门的第一把手都参加理论学习小组的活动。全厂上下逐步形成了抓大事、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的风气。
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善于从本质上发现群众的积极性,这是五厂这几年生产大幅度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五厂干部受到了深刻的群众路线教育,群众观念加强了。“路线正确就能依靠群众,依靠群众就能办好企业。”这是大家共同的体会。但是,也有一些干部,遇事还不善于同群众商量,群众一提意见,他们就觉得“群众难弄,工作难做”。
群众提点意见,是不是工作就难做了?党委很重视这个问题。广大干部认为,所谓“工作难做”,正是反映了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群众,不善于发现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一九七○年,有个电炉车间,工人提出试验不烘炉炼钢的建议。经过实践,这种新技术在本厂和全国许多钢厂先后都试验成功了。可是,当时车间领导认为:本车间电炉大,用这种技术没把握,还是慢点上马好。工人批评干部有保守思想,有的人就感到为难。后来干部们统一了认识,接受了群众的意见,成立了“三结合”技术攻关小组,领导同群众一起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本车间的实际,使这项新技术推广开了。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由于应用了这项新技术,就节约了六十七万度电,增产二千四百多吨钢。这使干部们体会到,只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真心诚意地依靠群众,工作就不难做好。在批林批孔中,五厂许多干部联系厂里这些事例,狠批了林彪、孔老二“上智下愚”的反动观点,依靠群众的自觉性更高了。
这几年,五厂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的教导,每年总有几次发动群众运用“四大”武器,对工厂领导在执行路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领导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直接听取工人群众的意见;群众充分发挥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对不良倾向进行批评,取得良好效果。第五车间的干部,一度为了追求表面的成绩,每月上报一个完成月度计划的数字,实际产量超过了,就打埋伏,不足时,补进去。这种月月搞“平衡”的办法,影响生产的发展。在发动群众提意见的过程中,工人批评干部这种作法是不相信群众,不支持群众。听了工人的批评,车间干部触动很深,他们改变了过去的错误做法,依靠群众革新工艺,改进设备。结果,这个车间去年产量比前年提高了百分之二十。
由于充分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工人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更加高涨。干部也愈来愈认识到群众的力量,那里有困难,就到那里劳动,全厂各项工作生气勃勃。
上钢五厂这几年生产任务一增再增。对待国家下达的增产任务和计划,党委抱什么态度,对干部和群众影响很大。五厂党委坚持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干部,并且强调要到群众中去找办法,用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和党的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了这种积极性,设备不足可以改造,劳力不够可以挖潜力。
第一车间钢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的事实很有说服力。这个车间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年产钢五万吨。一九七一年达到九万吨。有的人认为再增产不大可能了。可是工人们认为潜力还有。于是,干部依靠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发挥工人、技术人员的创造力,一再改进电炉,炉子装入量从十吨扩大到十六吨、十八吨。炼钢炉上去了,行车吨位太小,就自造土行车。行车加大,受到厂房限制,工人们又因地制宜,造成凹形的行车,保证生产需要。这个车间去年的钢产量已经超过十五万吨。
第二车间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为了给国家多增产钢铁,工人们大胆提出了搞无线电遥控浇铸的新技术。开始有人认为,“电子遥控是一门尖端科学,技术复杂,要求高,难度大,甚至怕老虎尾巴割不掉,反而被老虎咬一口,影响正常生产”。车间党总支发现这个问题后,认为困难是有的,但只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有力量,就有办法。领导积极支持,群众热情更高。全车间齐心协力,经过几十次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一新技术对提高钢的产量、质量有重要意义,不仅大大减轻浇铸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安全生产,加速了钢包的周转,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耐火材料。今年一至九月,这个车间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五以上。
轧制不锈钢、高速工具钢以及高温合金钢的第十二车间的工人,在生产条件困难的情况下,月月完成生产计划。工人们说得好:“对国家计划,我们只许超额,不许少一斤一两。”上半年,正当工人们努力奋战,力争实现“时间过半,完成生产任务过半”的目标时,轧机加热炉突然发生了故障。按规定要等炉体冷却七十二小时后才能检修。这一次,工人们在炉前商量,大家说:“等七十二小时,就等于放弃了三天的生产,这不行!”“时间就是钢,时间不等人!”炉体冷却才八小时,几个工人和干部就穿上湿衣服,钻进炉膛里去抢修,为夺钢赢得了时间。一至九月,这个车间各种合金钢材的产量又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点六。
上钢五厂的工人为发展钢铁生产,就是这样同各种错误思想斗,同各种困难条件斗。批林批孔以来,工人们批判孔孟之道,胸怀更宽广,思想更开朗。大家大讲批林批孔的大好形势,大讲增产钢铁的政治意义。越讲心越热,越讲劲越足,为发展祖国钢铁工业不断作出新贡献。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