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干劲”——天津自行车厂抓革命促生产大搞技术改造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11-21
第3版()
专栏:

“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干劲”
——天津自行车厂抓革命促生产大搞技术改造见闻
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天津自行车厂认真贯彻执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方针,放手发动群众,大搞技术改造,积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推动革命和生产蓬勃发展。今年一至十月份,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为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做出了新贡献。重 要 的 是 看 到 人 的 因 素
天津自行车厂是一个有三十八年历史的老厂。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生产迅速发展。从一九六八年以来,自行车的产量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点九,去年的年产量达到八十六万辆,相当于一九六六年的二点四倍。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三年的八年中,国家基本上没有向这个厂投资,而上缴国家的利润却可以建设六个和它同样大的新企业。
今年年初,国家向这个厂提出了比去年多生产十一万辆自行车的任务,要求他们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有人认为,象自行车厂这样一个老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去年的产量已超过原设计生产能力百分之四十,如果不添设备不增人,这个任务不好接。但多数人说:设备条件固然要看到,但更重要的是看到人的因素。设备老能够改造,工艺落后可以革新,有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只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一定能够完成。
厂党委领导成员为了统一认识,带着这个问题深入车间班组,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在群众中找到了答案。车架车间苦大仇深的老工人李金雪,进厂十多年来如一日。他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牢记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批判修正主义。他上班比别人早,下班比别人走的晚。他常说:“国家和人民需要自行车,我们制车工人只能长劲,不能松气。为社会主义多出几身汗,多作贡献,是工人阶级的责任。”车架车间党支部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整个车间很快出现了你追我赶的热潮。原来完成日产三千套车架的任务很费劲,经过工人们群策群力,二十多天就实现了八项技术革新,日产水平猛增到四千套。这个典型打开了领导成员的眼界,它使大家清楚地看到,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这就是企业生产潜力取之不尽的源泉。厂党委大张旗鼓地宣传了这个典型,在全厂迅速掀起了为革命多出力、比贡献的群众性增产节约运动。一月份全厂提前五天完成了国家生产计划。
这个胜利,进一步解放了领导成员的思想,党委向全厂广大职工提出,再鼓干劲,向年产百万辆自行车的水平进军。这个口号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意愿,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全厂群众性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现在,每十七秒钟就生产一辆自行车,日产水平已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的三倍。今年一至十月份,已经完成国家生产计划的百分之八十四点一,按照这个速度,到年底,将超过九十七万辆的年产任务。批 林 批 孔 促 大 干
天津自行车厂党委在实践中体会到,贯彻执行“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必须有一支按照毛主席革命路线建设起来的工人队伍。因此,他们狠抓路线教育,把抓人的思想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人的思想变,才能使生产条件变、企业面貌变。批林批孔运动开展以后,党委带领广大职工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深入批判修正主义和反动的孔孟之道,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批判“上智下愚”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在革命大批判中,他们引导大家联系本厂在生产发展上两条路线斗争的事实,激发阶级感情,调动革命积极性。这个厂早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广大工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产迅速发展。一九六○年受到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自行车的产量明显下降,直到一九六六年产量虽有提高,但仍徘徊在低水平上。在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职工愤怒批判了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得到了进一步贯彻,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进一步发挥,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一九六八年以来,自行车的产量节节上升,攀上了新的高峰。历史的回顾和革命大批判,使广大工人群众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群众的革命干劲象决了口的江水,奔腾而出,势不可当。在全厂,从车间到科室,到处可以听到革命大批判的声音,到处可以看到大干快上夺高产的动人景象。许多工人吃住在厂,他们打破工种界限,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昼夜奋战,过去人们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过去多年没有解决的生产难题,现在十天半月内就得到了解决。今年四月,工具车间锻造小组接受了为准备车间锻造五十四个大辊子的任务。过去锻一百六十斤的辊子一天最多锻十二个,这次,辊子重一百九十五斤,一天锻二十七个,工效提高了一倍多。准备车间建成的大型卷钢纵剪连续生产线,包括五吨的龙门吊车、两吨的桥式天车和架料机、引料机、卷料机等六台大型设备。按照“常规”,需要新建一千平方米的厂房,花二百万元投资,用一年半时间。可是工人们说:我们一不能拖长时间,二不能多要国家投资,三不盖厂房,自力更生就地改造。他们敢想敢干,厂里没有加工大机件的机床,就想办法以小干大,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一个个地“啃”出来。不盖厂房机器装不下,就把车间的墙打开,在墙外面安装了架料机,立起龙门吊车。结果,没建一平方米厂房,百分之四十用的是废旧料,花了不到七万元,只用十七天时间就建成投产了。在生产劳动中,大家打破工种界限,团结战斗,互相支援。过去,机器坏了,工人坐等修理。现在,他们既管开车,又管维修。供销、管库人员也经常深入车间班组,主动把物料送到生产工人面前。看了这些,很多老工人高兴地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革命热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干劲,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产品。”改造老设备 改革旧工艺
天津自行车厂党委认为,必须注意爱护群众的革命热情,才能保证增产节约运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因此他们及时把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引导到进行技术改造上来,向老设备要人力、要高产、要质量。
在技术改造中,需要改造的设备很多,究竟先从那里改起?党委首先抓了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以便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开始,电镀车间镀锌工序是全厂生产的短线,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早在去年下半年就着手搞一条震动镀锌自动生产线,但六个月时间只完成了工作量的一半。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工人们提出:“批林批孔促大干,十天拿下镀锌线”,结果仅用八天就完成了。镀锌工序一下就由全厂生产的短线,变成了长线。在电镀车间的影响下,全厂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党委因势利导,四月份开展了第一个技术改造大会战。工人们冲破“上智下愚”的精神枷锁,向老设备开刀,向旧工艺宣战。车圈车间的磨口工序,过去操作落后,每人一天最多磨六百个车圈,劳动强度很大。文化大革命前,工人们曾多次提出要改革这套工序,都没能实现。在这次技术改造会战中,工人们自己动手,七天就搞成了一台自动磨口机。这台机器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它可以一次完成人工磨口的四个动作,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半,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省一半劳动力。这一改革的成功,大长了工人们的志气,更加解放了大家的思想。广大操作工人同机修工人一起登上设计舞台;许多车间的女工也打碎“男尊女卑”的精神枷锁,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工程技术人员把图板搬到车间,和工人一起搞设计、造机器。由于技术改造的群众运动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在这次会战中,仅二十多天就搞成了一百多项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项目。今年以来,象这样的技术改造会战,在天津自行车厂先后组织了三次,每次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目前,全厂已建成了十条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线,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生产水平,已达百分之七十以上,有的车间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工人解除了许多繁重的体力劳动,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本报记者(附图片)
天津自行车厂车圈车间的工人们自力更生研究制追“车圈自动磨口机”成功。 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