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大干才能大变——彩色纪录影片《辉县人民干得好》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11-22
第2版()
专栏:

大干才能大变
——彩色纪录影片《辉县人民干得好》观后
翁睦瑞
彩色纪录片《辉县人民干得好》,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辉县人民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重新安排河山的壮丽画卷。
河南辉县在太行山东南部,荒山丘陵占土地面积百分之七十,过去是“山高路险土层薄,十年九旱灾情多”。这里的人民有“三难”——水难、路难、生活难。解放以来,辉县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批判了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大干苦干,进行水利基本建设,大打改土造田之仗。
人们“顺河造田”,苦战一个冬天,洪水走廊就变成了米粮川。“改造洪州城”的战斗,使茫茫十几万亩的石海变成了春意盎然的沃土良田。“打井闹革命”的结果,使西井峪大队一九七三年平均亩产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了六倍。“人造天池”遍布全县,既能蓄又能灌。深离河床十六米的“地下水库”把潜流截住,解决了千百年来只能“靠天收”的万亩土地灌溉之需。“铁牛(拖拉机)下井”发电抽水,可以及时抗旱;“群井汇流”积少成多,可以更好利用水源。七百米长的“友谊洞”、八百米长的“愚公洞”和一千四百米长的公路隧道“向阳洞”相继凿通。横贯全县的五十公里长的小铁路上驰骋着欢乐的小列车……。实践证明,只有大干才能大变。辉县人民大干了八年,绘出了一幅幅新图!粮食亩产一九七○年上《纲要》,一九七二年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跨过了“黄河”,一九七三年成为大寨式的先进县。影片通过上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电影画面和这些突飞猛进的事实,生动地反映了辉县人民造田、治水、修路三个方面的火热战斗生活,有说服力地展现了辉县由“水难、路难、生活难”到“水通、路通、生活越过越美好”的巨大变化。
影片用生动的事实告诉我们: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给辉县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文化大革命前辉县也曾作过规划,但是由于受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农田水利建设半途而废。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批判了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中共辉县委员会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制定了改造辉县面貌的规划,带领全县人民学大寨,使辉县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辉县各级领导带头带得好。批林批孔,县委领导积极带头;劈山造田,他们又大干苦干。从影片中,我们看到:在修建水库时,没有石匠,县委书记郑永和就亲自带领干部学石匠。他们的榜样产生了积极作用,群众组织起来了,平川上来的社员、年轻的女民工都纷纷学石匠,大家边干边学,很快就学会了。这正如郑永和所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近五年来,郑永和平均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百一十天,与群众并肩劳动,同甘共苦。
影片突出表现了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辉县五十五万人民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团结战斗的革命精神。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县委副书记张明信,在工地上既是指挥员,又是普通的战斗员;北东坡大队党支部书记郝宽过去是模范民兵班班长,现在又把他最小的闺女郝群英送到水库工地去学石匠;老石匠郭富利,带领女儿和儿子参加改造洪州城的战斗,被评为“全家红”;到太行山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李翎燕,多次排除了险炮和哑炮,成为一名熟练的爆破手;工农兵学员刘西庆,从清华大学毕业回乡后,立刻投入改变自己家乡面貌的战斗;共产党员徐拍技、石保庆积极带头,打钎、测路,越战越坚强。这一幅幅动人的情景,是辉县人民团结战斗的生动写照。
几千年来,一切反动阶级都大肆散布孔孟之道,说什么“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把劳动人民污蔑为“下愚”。叛徒、卖国贼林彪,为了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也拣起儒家反动的“天命论”和“天才论”的黑货,恶毒污蔑劳动人民是“群氓”。《辉县人民干得好》纪录的事实,是对林彪反动谬论和孔孟之道的有力批判,再次证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真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