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儒法斗争——学习《矛盾论》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12-17
第3版()
专栏: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儒法斗争
——学习《矛盾论》的体会
天津市第二毛纺织厂老工人 刘景瑛 陈屡芬
“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上的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经验,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不行。这一点,我们感触越来越深。特别是我们这些老工人,没嘛文化,字认不多,过去又没学过历史。开头,有些问题弄不清楚。可是,通过学习《矛盾论》,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研究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就觉得思想豁亮了,就能比较清楚地看明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了。
儒法斗争是打春秋时期开始的。那时候,正处在由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节骨眼上。为什么奴隶制要向封建制转化呢?为什么在这时候出现了儒法斗争呢?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一分析,就明白了。
毛主席说:“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和奴隶的对立和斗争是绝对的,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非常厉害。有压迫就有反抗,有剥削就有斗争。奴隶的逃亡、暴动和起义,冲得奴隶制乱了套。当时,作为社会生产实践主体的奴隶改进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破坏了作为奴隶制经济基础的井田制。奴隶制的生产关系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了社会前进的绊脚石,于是出现了新的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不是谁脑子里想出来的,而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毛主席说:“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存在决定意识。在当时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形势下,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内,形成了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没落奴隶主贵族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要作垂死的挣扎,以维护和复辟奴隶主贵族统治,就出现了以孔老二为代表的儒家。新兴地主阶级要向奴隶主贵族夺权,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得大造舆论,于是就出现了主张社会变革、前进的法家。儒法两家的斗争就是在这样的阶级斗争背景下开始的。他们不是无缘无故斗起来的,而是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
封建社会建立之初,从秦王朝到汉宣帝一百多年当中,封建统治阶级基本上是尊法反儒的。可是到了汉元帝以后,就转为尊儒反法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转化?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的对立双方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就清楚了。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初,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虽然是基本矛盾,但是,新兴地主阶级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反复辟和复辟的斗争仍然是很激烈的。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巩固,奴隶主贵族复辟的威胁基本消失以后,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就逐渐尖锐起来。这是因为地主阶级的地位起了变化,他们要加强地主阶级专政,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必然要加强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引起农民阶级的反抗。地主阶级逐步由革命向保守、反动转化,就逐渐抛弃主张革新前进的法家路线了。在这种情况下,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经过董仲舒等人的修饰打扮,就适合地主阶级统治者的需要了。这样,地主阶级统治者就由尊法反儒转化为尊儒反法,儒法斗争也由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变为地主阶级内部革新派与保守派的两条路线的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里,充满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就是这样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我们研究儒法斗争史的时候,绝不能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方说,历史上有一些实行法家路线的封建皇帝和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是要求前进,反对倒退的,是要求变革,反对保守的。那么,究竟是他们创造了历史,还是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对这个问题,就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回答。首先,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是劳动人民,在奴隶社会,是奴隶起义,在封建社会,是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战争,这是摧毁反动统治最根本的力量,也是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前进的最根本力量。离开劳动人民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任何法家代表人物都将是一事无成的。其次,我们也不否认那些推行法家路线的皇帝和法家代表人物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作用。他们虽然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但是,他们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行了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路线,在历史发展中起了促进的作用。夸大了他们的作用是错误的,一概否定也是不对的。
我们研究儒法斗争史,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和认识法家代表人物。比如,有的同志对一些法家人物曾经镇压农民起义这个事实不理解,认为法家人物既然是主张革新、进步的,就不应该镇压农民起义。对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法家人物一分为二地进行阶级分析。法家人物是地主阶级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代表,他们毕竟是剥削者、压迫者。他们主张革新前进,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当着农民起义反抗地主阶级统治的时候,他们就必然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对农民进行镇压。这就是地主阶级法家人物所受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
正确评价法家人物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弄清儒法斗争的实质和内容,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这方面,鲁迅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对秦始皇和武则天等法家人物做出了正确的评价,就是因为他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被反动派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我们总结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到底为嘛?过去听说要正确评价曹操,就不知有嘛用。这回明白了。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研究历史,要“古为今用”。我们要通过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指导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推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发展,把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