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9阅读
  • 0回复

《杜鹃山》在阿尔及利亚——记北京京剧团在阿尔及利亚的访问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12-25
第5版()
专栏:

《杜鹃山》在阿尔及利亚
——记北京京剧团在阿尔及利亚的访问演出
今年十一月,阿尔及利亚人民在凌霄花盛开的时节,迎来了阿尔及利亚武装革命二十周年。正是在阿尔及利亚举国欢庆的时刻,北京京剧团带着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诞生的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来到这个具有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光荣传统的北非国家进行访问演出,向英雄的阿尔及利亚人民致以衷心的节日祝贺。
在阿尔及利亚三十天的友好访问期间,北京京剧团在东部的安纳巴、西部的奥兰和首都阿尔及尔,共演出十场《杜鹃山》,受到阿尔及利亚观众的热烈欢迎。这出戏在阿尔及利亚的演出,得到了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布迈丁和阿尔及利亚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初,布迈丁主席在访问中国期间,观看了《杜鹃山》这出戏,并表示希望它能在阿尔及利亚演出。这次北京京剧团应邀来到阿尔及利亚后,布迈丁主席接见了京剧团的团长、副团长和主要演员,对京剧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京剧团在阿尔及利亚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官员和群众的热情欢迎和友好接待。这一切,给予中国演员们以巨大鼓舞。
心心相连
十一月一日,是阿尔及利亚武装革命二十周年的光辉节日。这一天晚上,位于安纳巴市中心的一座大剧院里,灯火辉煌,喜气洋洋。舞台的帷幕徐徐拉开,中国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在阿尔及利亚的首场演出开始了。这是中国革命现代京剧首次在阿尔及利亚同观众见面。
剧中女英雄柯湘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给观众以强烈感染。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变化而起伏。当柯湘手带铁铐,昂首挺胸,蔑视群敌,器宇轩昂地走出祠堂门口“亮相”时,全场肃静。当雷刚在内奸温其久鼓动下中了地主武装头子毒蛇胆的“金钩钓鱼计”、为救杜妈妈而莽撞下山后,柯湘针对温其久的疯狂煽动,向杜小山倾诉着满腔激愤的心情时,有的观众流下了眼泪。而当柯湘以激昂的腔调高唱“力挽狂澜挫匪军”,表现出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在这场演出结束后,扮演柯湘的杨春霞感动地说:“在演出中深深地感到观众的心和我的心是连在一起。”扮演雷刚的马永安兴奋地说:“剧院的气氛说明观众是喜爱《杜鹃山》的,这对我是个鼓舞。”
《杜鹃山》,在奥兰和阿尔及尔演出时,也象在安纳巴演出时一样,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在奥兰有一场演出,整个剧院四层楼座无虚席,连过道也挤满了观众。演出结束时,观众一再鼓掌,谢幕达四次之多。参加过民族解放战争的阿尔及利亚朋友,在观看《杜鹃山》时,感到格外亲切。阿尔及利亚新闻和文化部长艾哈迈德·塔列布·易卜拉希米对中国演员说:“你们的节目使我们想起二十年前十一月一日(阿尔及利亚武装革命)发生的事件。”一位名叫阿卜杜的老战士说:“你们的演出使我回忆起我曾经参加过的武装斗争。监狱和战场对我们是那样的熟悉。我好几次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北京京剧团在阿尔及利亚访问演出期间,阿尔及利亚报纸和通讯社发表了许多关于北京京剧团活动的消息、照片和评论文章。安纳巴《胜利报》说:“《杜鹃山》是充满毛泽东思想的现代剧目。”奥兰《共和国报》说,《杜鹃山》是“战斗的艺术”。阿尔及利亚新闻社的评论说,中国革命现代京剧“具有一切优点来向观众传达具有重要意义的斗争信息”。
《杜鹃山》在阿尔及利亚的十场演出有一共同的特点:台上台下齐共鸣,中阿人民心连心。
战斗情谊
北京京剧团的成员都是第一次来到阿尔及利亚,但是他们并没有那种身在异国的陌生感,而是处处感到生活在友谊的海洋之中。他们不论走到那里,都受到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曾经访问过中国的阿尔及利亚朋友见到中国演员时,更是一见如故,格外亲切。京剧团的专机刚抵达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国家芭蕾舞剧团副团长塞努西小姐就迎上前去,并代表阿尔及利亚艺术工作者对杨春霞说:“我们早就盼望你们到来。我们为能在阿尔及利亚的土地上欢迎你们而感到特别高兴。”
安纳巴、奥兰和阿尔及尔等地的政府领导人都先后举行招待会,欢迎北京京剧团。他们对京剧团的演出以及演员们的生活,关怀备至。奥兰省政府为了充分供应舞台照明需用的供电量,专门敷设了一条十五万瓩电力的线路,并且派出专人查看这条线路,确保安全供电。
奥兰剧院的一位舞台工作负责人,从京剧团来到奥兰的那一天起,就一直陪同中国舞台工作人员。一天,他的小女儿被热水烫伤了。他把小女儿送到医院后,立即又赶回剧院。当中国客人劝他回去照顾小女儿时,他回答说:“我是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今天能在这里欢迎中国兄弟,我感到骄傲。我有责任尽一切可能保证中国兄弟演出成功。”
在奥兰,中国演员们同阿尔及利亚艺术界朋友举行了一次联欢。联欢会上,歌声悠扬,掌声四起。中阿两国艺术工作者表演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共颂中阿两国人民的战斗情谊。中国琵琶演奏者邓卫用琵琶演奏了他在安纳巴学会的一首阿尔及利亚古典乐曲。他以中国的民族乐器弹奏出阿尔及利亚的音乐旋律,和谐的乐曲和友好的气氛博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情景更加动人的是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为京剧团举行的招待会。在这次招待会上,阿尔及利亚全国音乐学院院长耶勒斯热情地指导邓卫演奏一首阿尔及利亚歌曲。阿尔及利亚电视台现代乐曲乐队指挥梅尔扎克·布贾米亚用钢琴演奏了中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杨春霞和马永安同阿尔及利亚演员们促膝交谈,交流经验。中国演员们还同两位阿尔及利亚教授齐唱刚从这两位教授那里学来的两首阿尔及利亚歌曲。歌声、琴声、笑声、掌声、亲切的交谈声,声声表达了中阿两国人民深厚的战斗友情。
虚心学习
北京京剧团到阿尔及利亚访问演出,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向阿尔及利亚人民学习。
为了学习阿尔及利亚革命传统,京剧团成员十一月二十四日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冒着滂沱大雨,参观了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中闻名于世的卡斯巴区。卡斯巴位于阿尔及尔城东北角,有五、六百条小巷,这些小巷弯弯曲曲、错综复杂。小巷两旁耸立着阿拉伯风格的古老楼房。有的小巷非常窄,只能单行列队而进。当年,阿尔及利亚革命者在卡斯巴利用那里的有利地形,开展游击活动,机智灵活,神出鬼没,把殖民军打得晕头转向,在民族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参观殖民统治时期曾经监禁过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的一所监狱遗址时,几位阿尔及利亚老战士向中国文艺工作者讲述了当年革命者在监狱里同敌人斗争的英雄事迹。他们说,在一九六○年,被关在这个监狱里的一批阿尔及利亚革命者,在放风时利用敌人的麻痹大意,在一处墙脚下,用饭匙一匙一匙地挖出了一个通向下水道的地洞,成功越了狱,重新投入解放祖国的战斗。独立后,阿尔及利亚政府在这个地洞旁边立了一座刻有国徽的纪念碑,来纪念这一事迹。面对这座纪念碑,中国文艺工作者对阿尔及利亚革命者的英勇机智和爱国行为产生崇高的敬意。
在阿尔及尔时,京剧团乐队队员们专门拜访了阿尔及利亚全国音乐学院,了解到阿尔及利亚音乐的发展史,并收集了六篇古典乐章。他们还同阿尔及利亚著名音乐家一起举行音乐晚会,虚心向他们学习。京剧团的舞台工作者,为了向阿尔及利亚民族艺术学习,参观了阿尔及利亚国家美术学院。
中阿两国同属于第三世界。两国人民在长期反帝、反殖、反霸的斗争中,互相支持,紧密团结,结成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北京京剧团的全体成员怀着依依惜别之情离开阿尔及利亚时,表示决心要为加强中阿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附图片)
北京京剧团扮演柯湘的演员杨春霞同阿尔及利亚文艺工作者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