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谈曹操的用人路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08
第3版()
专栏:

谈曹操的用人路线
上海中华造船厂工人 刘绪沅
曹操为了推行法家路线,写过三篇“求贤令”(即《论吏士行能令》、《求贤令》和《举贤勿拘品行令》),阐述他“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
《论吏士行能令》,作于建安八年(公元二○三年)。文章一开头便列举了孔融的谬论:“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拿它来作为批判的靶子。孔融是孔老二的二十代孙子,是当时反动儒生的代表人物。他拚命鼓吹“依旧制”,开口闭口不离“德行”,企图以此为理由,阻止曹操按法家路线选拔人才,以便维护世族豪强地主的专权独霸地位,继续搞分裂,搞倒退。儒家所说的“德行”究竟是什么货色呢?说穿了一钱不值!汉末,豪强地主享有种种政治特权,“以族举德,以位命贤”,越是反动的世家豪族,越被称为最有“德行”的人。当时还搞了“查举制度”,“查举”的根据是“乡议”,而评定人物、选举人才的舆论和权利,又都垄断在孔融这类豪强地主代言人手里,查来举去,举的都是豪强地主的代表人物。这种人,只有搞倒退、搞分裂的本事,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德行”。
曹操驳斥了孔融的谬论。曹操代表的是当时受豪强地主欺压的庶族地主的利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要“兴国”、“治天下”,完成统一事业,要打击豪强地主的割据势力。因而他的用人标准,就不是儒家的什么“德行”,而是法家的“功能”。也就是说,要重用那些能为实现法家政治路线作出贡献的人。曹操在《论吏士行能令》中,引用并发挥了管仲的“贤者食于能”、“斗士食于功”等法治思想,矛头直指孔孟之道。
写《求贤令》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却未能统一全国,所以文中说:“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比起七年前写的《论吏士行能令》来,这篇《求贤令》写得更加鲜明、有力了。曹操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一个是被儒生们捧为“寡欲恬淡”、极有“德行”的孟公绰,一个是被儒生们骂为“不廉不洁”的管仲。前者徒有虚名,对社会毫无用处;后者却帮助齐桓公实行变革,建立了大业。曹操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明确地表达了他尊法反儒的立场和观点。他提出:要“唯才是举”。正如“德”不是抽象的概念一样,“才”也是有具体内容的。在曹操看来,“才”就是:一要“明达法理”,即理解和坚持法家思想;二要有真才实学,或能打仗,或懂屯田,或通刑法,等等。这样用人同代表世族豪强的儒家的“任人唯亲”路线是针锋相对的。
在写这篇《求贤令》前,曹操坚决镇压了孔融。曹操一面大力举荐能够帮他实行法治的文武将才,一面坚决镇压搞分裂、搞倒退的反动儒生,干得是很有点魄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写《举贤勿拘品行令》的时候,曹操已经六十三岁了。文中凝聚着他一生中尊法反儒的经验和教训。
在这篇令文中,曹操列举了“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行”的管仲、吴起等法家先驱和法家代表人物,毫不含糊地将这样的人称为“至德之人”,并要人们大力举荐当代的这样的人,“勿有所遗”。曹操在这里明确地提出了一种以法家路线为标准的“德”,与孔孟之道所鼓吹的“德”完全相反。他严正地批判了儒家虚伪反动的“德行”说,大力提拔那些虽然被世族豪强认为“负污辱之名”,然而在法家看来有“治国用兵之术”的“至德之人”。曹操正是凭这样一支政治力量,去努力完成他的革新和统一的事业的。
曹操的“唯才是举”当然有其阶级局限性,他“举”的“才”出不了地主阶级的范围。他还说:“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就是说在完成当时的统一事业以后还是要采取儒家用人路线。封建社会中期的地主阶级革新派,是难以把法家路线贯彻始终的。
在曹操与孔融的斗争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政治路线上的对立和斗争,总要反映在不同的用人路线上。孔融一伙要搞分裂,搞倒退,就必然要“任人唯亲”,网罗反动势力。林彪一伙也是这样干的。用历史的镜子一照,我们就更能看清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