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1阅读
  • 0回复

“虎”、“蛇”之喻和文学的阶级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10
第3版()
专栏:

“虎”、“蛇”之喻和文学的阶级性
毛志成 陈智贤
研究历史上儒法两家在文艺上的斗争,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在题材、情节、形式上极为相似的两篇作品,在政治思想和社会效果上却绝然相反。儒家“经典”《礼记》中的《苛政猛于虎》同唐代法家柳宗元所写的《捕蛇者说》,就是这样的例子。
《苛政猛于虎》的大意是,有一次孔丘坐着车子,带着门徒,路过泰山脚下,见到一个女人守在一座坟前大哭。此事大约触动了孔丘“仁爱”之心,他用手扶着车前横木认真谛听,并派门徒子路去问原因。据这女人说,为了避免“苛政”的迫害,她一家逃到泰山来。虽然公公、丈夫、儿子相继被老虎吃掉,但权衡之下,她认为这仍然胜于受“苛政”的压迫,表示不愿离去。孔丘听了这一席话,对子路大发感慨:“小子记住,苛政比猛虎还要凶啊!”
《捕蛇者说》写的是,作者被贬永州的时候,访问了当地一个以捕蛇为业的劳动者——蒋氏。这位捕蛇者介绍说,为了捕蛇抵税,他的祖父、父亲都被蛇咬死了,他本身也几乎丧命。但是,他仍愿意继续干这一行。为什么呢?他回答说:可以避免赋敛之苦。接着,他列举了那些不操此业的农民的悲惨遭遇:与他祖父同代的人,已被重赋害死了十分之九;与他父亲同代的人,侥幸存活的不过十分之二三;与他本人同代的人,未死的不过十分之四五。最后他说,虽然可能被毒蛇咬死,但比起乡邻被重赋逼死,却好得多了。全篇主题,也可以一言以蔽之:苛政酷于蛇。
两篇文章,在主题上,都是要暴露“苛政”的黑暗;在内容上,都是写了一家“民”的不幸身世;在表现手法上,都是将一种凶猛的动物做“苛政”的对比和衬托。结论也都是指出“苛政”要不得。看来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然而,“形”同而“实”异。这个“异”,就异在两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暴露和攻击的对象不同,要达到的政治目的也不同。
孔丘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变的时代。没落奴隶主阶级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新兴地主阶级,以“猛虎”般的勃勃生气,进行夺权斗争。侧近泰山周围的广大地区,是齐、鲁两国。鲁国新兴的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已经瓜分了奴隶主头子鲁君的土地,并在季孙氏的倡导下,在经济领域中初步进行了一些封建性的改革。齐国的新兴势力代表陈成子,也加紧向腐朽的奴隶主贵族进行斗争。他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实行革新措施,争取民众,使“民人”“归之如流水”(《左传·昭公三年》)。就是在“民人”向新兴地主阶级“归之如流水”的时候,这个女人的一家却逃到荒山野岭宁可喂老虎,也不愿向新兴的封建制低头。从她有家室、有墓地等情况来看,无疑是属于孔丘所要举的“逸民”,她所诅咒的“苛政”,也不会是孔丘所要维护和复辟的没落奴隶主阶级专政,而是新兴地主阶级专政。
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地主阶级已经由进步阶级转化为保守、反动的阶级,由真老虎转化为纸老虎。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政权落在宦官、藩镇、豪族大地主手中,政治日益黑暗腐败。公元八○五年,唐朝地主阶级内部的革新派,以王叔文、王伾为首倡导了一次革新运动,针对保守势力所推行的分裂、倒退路线,实行了一些革新措施,但是,很快就被保守势力扑灭了,包括柳宗元在内的革新派骨干,纷纷遭到迫害。柳宗元被贬到边远的永州。柳宗元不畏环境的险恶,挥笔写出了《捕蛇者说》等一系列战斗性的文艺作品,揭露反动统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压迫和剥削。
经过这样的比较,不难看出,《苛政猛于虎》所显示的是儒家倒退、反动的立场;所暴露的对象,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正义事业。它是为“克己复礼”的反动路线服务的。柳宗元《捕蛇者说》所暴露的,是腐朽社会势力的残酷性、反动性,是为革新路线制造舆论的。
这两篇“形”同“实”异的作品,再一次证明了一条深刻的真理: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抽象的、超阶级的文学作品是没有的。
两篇文章的同异,给我们又一个启示是: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效果,是依据暴露和歌颂的对象而定的。毛主席说:“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反之,“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无论暴露和歌颂,其思想价值只能依此而定。同是暴露,我们却不能采取笼统的肯定或否定态度,而是要对它进行阶级的历史的分析。
对两篇文章的同异进行比较,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掌握了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准确地判断一个文艺作品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毛主席教导我们:“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要正确地掌握这个标准,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上述两篇作品,曾以形式上的相似,被一些资产阶级评论家统统冠之以“人民性”的头衔。他们混淆了两篇作品中“民”的形象的阶级区别。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评古人,论古事,析古文,才能对古人、古事、古文作出科学的评价。(附图片)
空军航空兵某部机务中队理论骨干,在看书学习和批判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这是理论骨干张红军在向战友们讲历史上儒法军事斗争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