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山村巨变——访新兴工业城市拉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11
第5版()
专栏:阿尔巴尼亚通讯

山村巨变
——访新兴工业城市拉奇
拉奇城位于阿尔巴尼亚中部的克鲁亚区,是阿尔巴尼亚人民从六十年代开始兴建起来的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六十年代初,苏修叛徒集团背信弃义,撕毁协议,断绝援助,对阿尔巴尼亚施加种种压力,实行野蛮封锁。但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发扬“宁愿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硬骨头精神,克服了苏修设置的重重困难,夺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胜利。拉奇城就是这场反修斗争取得胜利的见证。
最近,我们访问了拉奇。市内,一排排的崭新楼房,组成了美丽的街区。文化馆、商店等公共建筑,墙上刷着淡黄、浅绿、粉红的颜色,显得明亮、整洁。全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景象。
解放前,拉奇只不过是一个散居着近百户人家的普通村落。六十年代初,劳动党号召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在这里兴建一座现代化的磷肥厂,以粉碎苏修的封锁。附近地区的大批青年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来到了建设工地。世代生活在山区的农民,从来没有进行大工业建设的经验,困难是巨大的,考验是严峻的。但是,英雄的建设者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怀着对苏修的义愤,一边学一边干。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拉奇建成了年产十万吨的磷肥厂,使阿尔巴尼亚的土地第一次用上了本国生产的磷肥。最近四年来,拉奇磷肥厂已为国家生产了四十一万八千吨磷肥,一九七四年的新产品超过了三十种。
除磷肥厂外,这里还兴建起一座大型的木材加工厂。从北方山区运来的大批木材,经过这里初步加工,运往全国各地,支援建设。随着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拉奇的城市人口已发展到一万多人,工人队伍已扩大到近四千人。
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斗争,不仅促进了工业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而且更好地锻炼和培养了新的一代工人和干部。磷肥厂工人伊斯迈特,是十年前从农村来到拉奇的。十年来的生产劳动实践使他掌握了比较熟练的技术,并且成了厂里技术革新的能手。
一九七○年党号召支援农村,他就毫不犹豫地带头到农村工作,帮助农业合作社兴建了铁、木加工车间。前年冬天,一场暴风雪刮断了高压电线,城市供水供电中断,伊斯迈特带领厂里工人连续战斗了四十八小时,修复了线路,恢复了生产。伊斯迈特关心党的事业、认真对待工作的精神,受到了工人们的赞扬。一九七一年,他被选为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
在拉奇的工人行列中,妇女占三分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她们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且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女工莫连卡·尼科娃出生于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多年前,她勇敢地冲破了轻视妇女的落后习俗,主动要求参加祖国的工业建设。刚到木材加工厂时,她没有文化,就在厂办的业余学校积极参加学习。工作初期,大部分女工都是当老工人的副手,做些辅助劳动。莫连卡一心想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多贡献一分力量,她大胆提出要求独立开一台机器,得到了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她努力钻研业务,刻苦学习,第一个月就完成加工木材计划百分之一百二十。后来,莫连卡又当了厂里的第一个天车工。由于莫连卡一贯的模范带头作用,她被厂里工人多次推荐为优秀工人。一九七一年她光荣地加入了劳动党。之后又被选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莫连卡在回顾自己的前进道路后激动地说,党让我们青年工人在反对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包围的斗争中,在自力更生地建设工业的斗争中锻炼成长,我们感到莫大的幸福,因而劳动越干劲头越足。我们将再接再厉,更好地完成国家规定的任务。
磷肥厂现任副厂长贝斯尼克,出生在克鲁亚城的一个贫农家庭。她中学毕业那年,正是苏修对阿尔巴尼亚断绝援助并实行经济封锁的时候。领导上决定派贝斯尼克前往中国学习。学习期间,她怀着对苏修背信弃义的愤慨心情,努力掌握所学知识,决心为祖国争光。一九六七年她回到阿尔巴尼亚,被分配到磷肥厂工作。贝斯尼克工作任劳任怨,并且经常同工人一起劳动和学习。一九七○年她加入了劳动党,三年后又被选为全国妇联的领导成员。早在中学时代,贝斯尼克就怀有建设家乡的愿望,当时她曾在学校一次联欢会上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诗,大意是:今天的拉奇灌木遍地,明天我们将改变它的模样。巨大的工厂将在它身旁建起,隆隆的机器将奔驰在麦浪滚滚的田野上。如今,不仅在拉奇已经建起象磷肥厂这样的大工厂,而且她自己就在这个厂劳动和战斗。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贝斯尼克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