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认真实行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12
第2版()
专栏:思想评论

认真实行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
于冬
最近一个时期,许多领导干部纷纷到一些基层单位,深入群众,参加劳动。他们同广大群众一起手推肩扛,为抓革命、促生产而战;并且直接向群众宣传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宣传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同群众一起座谈,听取意见,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做法,鼓舞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促进了革命团结,使许多单位出现了鼓干劲、争上游、创高产的新热潮。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带来的新气象。
伟大领袖毛主席把干部参加劳动当作反修防修的一件大事。毛主席指出:“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五·七干校的巩固和发展,除老弱病残者外的广大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制度的逐步形成,都证明了毛主席指出的这一真理。最近各级领导干部参加劳动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毛主席指出的这一真理。
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很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做好革命工作,没有什么别的“窍门”,最根本的,就是认真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掌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做到这一点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经常深入实际,参加劳动。领导干部以普通劳动者的身分同群众共同劳动,并肩作战,很快就成为亲密的知心朋友,上级关心下级,群众信任领导,上情下传,下情上达,事情共同商量,矛盾一起解决,这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当然,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开调查会、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就是一项基本的方法。但是,参加劳动却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通过参加劳动,领导与群众劲使在一起,汗流在一起,心贴在一起,不仅在抓革命、促生产方面起到互相激励、互相鼓舞的作用,而且大大增强了领导与群众之间的革命感情和革命团结。这种坚强的革命团结,必然化为抓革命、促生产、夺取更大胜利的巨大力量。工人说得好:领导干部下来劳动,干的活虽然是有限的,但领导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力量是无穷的。
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尽管工作头绪很多,最重要的,还是调动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如毛主席早就指出的,“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和革命干劲空前高涨,这是我们发展大好形势、加快革命和建设步伐的有利条件。但是,各条战线的工作发展总是不平衡的。领导干部经常深入群众,既注意总结先进单位的经验,又抓薄弱环节,特别是到那些于全局有影响的单位,参加劳动,帮助工作,对于夺取革命和生产的更大胜利,常常能起较大的促进作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地参加劳动,帮助工作,用群众的话来说,这是“无声的命令”;它常常比干部的任何行政命令,都更能激发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更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领导干部到某些工作薄弱的单位参加劳动,帮助工作,那里的生产面貌很快改观,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参加劳动,也是调查研究的好机会、好方法。通过参加劳动,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比较愿意对领导干部说知心话,反映真实情况。通过劳动和座谈,拜群众为师,群众意见直接入耳,对于哪是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哪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有什么好的经验,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及群众有些什么要求和愿望,等等,都有真切的了解,具体的感受。这种从劳动中直接得来的感性认识,是很可贵的。它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现实运动的了解,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避免主观主义。最近有些同志深入群众、参加劳动,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眼睛更明亮了,思想更活跃了,考虑问题更实际了,做好工作的信心更增强了,就是因为得到了这种第一手的感性材料的帮助,得到了群众所提供的许多经验和意见的帮助。
毛主席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早就指出:“任何领导人员,凡不从下级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取得具体经验者,必不能向一切单位作普遍的指导。”我们应该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经常深入群众,了解基层单位的具体情况,收集广大群众在执行各种任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新鲜的具体经验。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这些具体情况,集中这些具体经验,是我们正确地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先决条件。有的同志常常满足于对工作实行一般号召和普遍的指导,而认为下去参加劳动、搞调查研究会“耽误”时间,“影响”日常工作,从而把一般号召同个别指导对立起来,把普遍指导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对立起来,这是片面的、不对的。一般号召和普遍指导,是重要的,必需的;但是,一般号召必须同个别指导相结合,才会成为有力的号召,普遍指导必须有典型调查作基础,才会形成有效的指导。有些部门工作进展缓慢,或者有些问题长期不得解决,并不是那里的领导干部没有做工作,而是他们往往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没有认真进行个别指导,对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工作抓不到关键处,促不到点子上。最近的经验也证明,领导干部下去参加劳动、调查研究,不仅不“耽误”时间,不“影响”日常工作,而且正是由于这样做了,抓住了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才改变了被动局面,取得了工作的主动权,从而大大赢得了时间。正象下去参加劳动的领导干部所说:在劳动中做调查,掌握的情况真实,提出的措施扎实,解决问题及时,有效地避免了官僚主义。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不仅是联系群众、调查研究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改造世界观,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根本措施。列宁曾经指出,从苏维埃的职员中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坚持干部参加劳动,就是防止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方法。集体生产劳动,是思想革命化的大熔炉。劳动的汗水,可以冲掉身上的官气和暮气。经常同群众一起劳动,可以增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普通劳动者,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任何尊卑贵贱之分。领导干部如果脱离群众,不参加劳动,就会忘掉自己普通劳动者的身分,甚至摆官架子,搞特殊化。这样,不仅不能做好领导工作,而且很容易被资产阶级俘虏过去。领导干部经常深入群众,参加劳动,受到广大群众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的鼓舞,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革命作风的熏陶,就会感到摆架子、特殊化是低级趣味,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与群众同甘共苦,才是高尚的品质,从而有利于促进世界观的改造。
应该看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革命化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变不变颜色的大问题。我们都知道,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国内外的阶级敌人都懂得,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他们所采取的重要手段,就是和平演变,就是妄图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我们的某些干部,使他们由人民的勤务员变成站在群众头上作威作福的修正主义老爷。对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有些干部之所以犯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严重地脱离了群众,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忘掉了劳动人民的利益。我们各级领导班子中的新老干部,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毛主席一贯倡导的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许多新干部来自工农群众,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但是担任领导工作以后,地位变了,仍然要遵照毛主席关于“不要脱产,又要工作”的教导,注意经常参加劳动,同群众打成一片,以便有效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进一步促进思想作风的革命化。
在干部参加劳动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毛主席、党中央一向把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看作是执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看作是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特别令人难忘的是,一九五八年,毛主席亲自参加了修建十三陵水库的劳动,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多年来广大干部发扬了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光荣传统,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而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刘少奇、林彪,则一贯贩卖孔孟之道,反对和破坏干部参加劳动,妄图使干部和平演变为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以达到其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我们要坚持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就必须继续批判孔孟之道,批判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同时,也要批判一切轻视劳动的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的习惯势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广大干部进一步发扬党的光荣传统。
干部参加劳动,贵在坚持。我们要从路线的高度,来加深对深入群众、参加劳动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坚持这一制度的自觉性,从行动上做到持之以恒。最近在许多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各条战线都进一步兴起了干部深入群众、参加劳动的热潮,许多单位制订或修订了干部参加劳动的具体制度。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地坚持这一制度,必将对全党同志思想作风的进一步革命化产生良好的影响,必将对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五年第一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