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依靠群众 讲求实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14
第2版()
专栏:

依靠群众 讲求实效
辽宁省北票县北四家公社地处辽西山区,十年九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粮食单产只有百斤左右,平均每人生产粮食不到四百斤。一九七一年,公社党委带领群众挡截潜流,打井提水。但是,有了水用不上,因为适宜灌溉的平地不多。于是,他们又发动群众在三条干河滩上垒坝造地一千亩,扩大灌溉面积。群众批评说,咱们公社三万亩耕地,有两万五千亩是坡地,你们只在河套里作文章,是“拣了芝麻丢西瓜”。
群众的批评,使公社党委震动很大。他们深入调查研究。大量事实证明,改变生产条件的主攻方向必须放在治坡上。只有把占全社耕地面积百分之八十三的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才是改变全社面貌的关键。他们重新制定了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三年中把百分之六十的坡耕地变成了大寨田,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一九七四年平均每人生产粮食一千斤。
把整治坡地作为全公社统一的主攻方向以后,是不是每个大队、生产队都要这样搞呢?通过调查,他们认识到,治坡地反映了大多数大队、生产队的实际情况,但还有个别特殊情况,要让大队、生产队因地制宜地安排农田建设项目,才能迅速收到实效。他们注意发挥大队、生产队的积极性,凡是大队、生产队自己能够办的项目,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办。这样,使农田水利工程在全公社遍地开花,收效显著。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