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拙劣的闹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15
第6版()
专栏:

拙劣的闹剧
新华社记者述评
莫斯科最近正在上演一出“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闹剧。
苏修这出闹剧是从美国参议院去年十二月十三日通过白宫提交的美国“贸易改革法案”以后敲起开场锣鼓的。这项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在苏联政府保证苏联犹太人更多地“自由移居”国外的条件下,在贸易和贸易信贷上向苏联提供“最惠国待遇”。这项法案同时规定在届满十八个月时,如果苏联不履行这一交换条件,美国国会将撤销这种待遇。
华盛顿的这个贸易改革法案,看来触痛了苏修的疮疤。因此,去年十二月十八日克里姆林宫匆忙通过塔斯社抛出一个声明,同时公布了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去年十月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一封信。塔斯社的声明和葛罗米柯的信声称美国在“涉及到某些苏联公民离开苏联的问题”上“曲解”了苏联的“立场”,“苏联领导人断然拒绝不论什么人作出的试图干涉纯属苏维埃国家内部权限……的事务的任何作法”。紧接着,苏联报刊和广播电台纷纷指责华盛顿“反对缓和的人”“粗暴干涉”“苏联内部事务”,“破坏了实现(苏美)联系的稳定性”等等。
苏修领导集团冲着华盛顿大叫大嚷,反对美国在犹太人问题上“干涉苏联内政”,似乎显得振振有词。岂不知只要一对照苏修在这个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番叫嚷不过是故作姿态,完全是在上演一场闹剧。
几年来,苏修领导集团一直乞求同美国搞什么“长期的、大规模的经济合作”。他们借这个名义,一再伸手向美国要技术、要贷款、要最惠国待遇,以解决由于疯狂的军备竞赛给苏联带来的经济困难。向以色列输送苏联犹太人,就是苏修同美国在这方面搞幕后交易的一个重要筹码。
据美联社报道,前纽约州州长、美国现任副总统洛克菲勒一九七二年八月十三日曾透露,一九七二年五月苏美第一次首脑会谈时,双方就苏联增加向以色列移民的问题曾“达成一项协议”。同年十月十八日,两国政府在华盛顿签订了为期三年的“贸易协定”,其中列有给予苏联“最惠国待遇”和提供“为使出口得到资金的贸易信贷安排”的条款。作为报答,莫斯科就在这同一天起放松了同年八月苏修当局实施的关于向申请离境的苏联犹太人按教育程度征收“离境税”的法律,几天之内允许一百几十户犹太人不缴“离境税”前往以色列。两个多月后,苏联内务部又正式决定,规定“将要放宽”或“完全豁免”上述“离境税”。当时,西方报刊指出,这个行动是苏联当局“为了使苏美贸易协定在国会获得通过而采取的一种姿态”。果然不出所料,一九七二年移居以色列的苏联犹太人比前一年就猛增了一倍。
一九七三年,勃列日涅夫之流更加卖力地进行了这种肮脏交易。据美国通讯社报道,这年年初,苏联外贸部副部长阿尔希莫夫访美期间,曾同美国十五名参议员会晤。会晤时,他一再许诺苏联将“放宽对移居国外的任何限制”,恳求他们支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当时提出的准备给予苏联“最惠国”地位的美国“贸易改革法案”。《纽约时报》新闻社透露,勃列日涅夫还在三、四月间两次亲自写信给美国前总统,向白宫作出“停止向迁移的犹太人征收教育税”的“书面保证”。六月,勃列日涅夫到美国举行第二次苏美首脑会谈。这期间,他不仅在会谈中向白宫“保证大批犹太人将很快被允许移居以色列”,而且还专门会见了几十名美国国会议员,在他们面前扮演了“拉拢者和说服者”的角色。《纽约时报》和合众国际社写道,在这次会见中,勃列日涅夫不但“没有抱怨人们干涉了苏联内政”,甚至掏出笔记本,列举数字,一五一十地汇报了苏联向以色列输送人力的清单,“试图使参议员们转而赞同与苏联签订的最惠国条约”。经过这一系列交易,一九七三年,移居以色列的苏联犹太人进一步增加到三万五千人,达到了创纪录的数字。
一九七四年,由于美国国会要讨论“贸易改革法案”,莫斯科一心想就上述问题同华盛顿达成交易的心情越发急切了。从去年春季到九月,勃列日涅夫、葛罗米柯等苏联高级官员同美国政府领导人、参议员和其他美国官方人士之间,在不同场合多次进行了“寻找解决贸易法案和苏联犹太人移民问题上妥协办法的谈判”。去年九月二十四日,《纽约时报》在发自莫斯科的一篇报道中透露:“苏联官员私下表明他们急于解决贸易和移民争端,旨在获得更多的信贷和使美国减少关税”。就在这前后,从美国官员中相继传出了“美国和苏联已就一项计划达成协议”的消息。紧接着,去年十月十八日,美国参议员杰克逊在白宫宣布了基辛格给他的一封信。基辛格在信中代表美国政府列举了美国从苏联方面得到的有关移民政策的六条“保证”,如:不对想要提出移民申请的人设置障碍,继续停收“去年暂停向移民征收的所谓移民税”等等。
现在,在美国国会通过“贸易改革法案”以后,苏修却大谈特谈他们所谓“在涉及苏联公民离开苏联问题”上的“立场”。他们的真实立场究竟是什么,以上种种事实不是已经反映得淋漓尽致了么?这个立场就是出卖阿拉伯人民的利益,用向以色列出口越来越多的苏联犹太人换取美国的“最惠国待遇”和“贸易信贷”的立场;就是地地道道的“人贩子”的立场。既然如此,人们不能不引起疑问:勃列日涅夫之流现在又是发表声明,又是公布信件,抱怨他们的立场被曲解了,装出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他们背地里做鬼,公开里却想装人;暗中拿苏联犹太人同华盛顿作交易,但又害怕人家把这桩丑事声张出去。人们记得,当苏美此项交易的结果经杰克逊公布后,苏修对这件事表面上默不作声,内心里却感到恼火。据美国通讯社和报刊透露,在基辛格去年十月下旬访问莫斯科时,勃列日涅夫就曾经对杰克逊十月十八日公布苏美协议向基辛格提出“强烈抗议”,说他“曾经指望对这项协议保密”,“认为把协议公布出来”对苏美两国“是不适宜的”。
为什么不适宜把协议公布出来?勃列日涅夫之流在这一点上的担心是明摆着的。因为,按照苏修原来的如意算盘,幕后的政治买卖尽管可以做,但底细却万万公布不得。第一,公布出来,克里姆林宫那些“人贩子”是无法向苏联人民交账的。第二,这样一来,苏修为自己戴上的所谓“一贯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斗争的假面具,就要被撕得一干二净。然而,事与愿违,华盛顿不仅公布了这一肮脏交易,而且又以法律形式把它固定下来,明确提出让莫斯科如期兑现。很显然,苏修现在之所以要冲着华盛顿发泄自己的怨气,其意无他,一则是为了在全世界特别是苏联人民面前捞回一点面子,再则是为了继续欺骗阿拉伯各国人民。如此而已!
据美国通讯社报道,在苏修装腔作势地发表了塔斯社声明和葛罗米柯信件后,美国国务院官员当天傍晚即发表谈话说,苏联“提出这种指责显然不是要正式取消基辛格同勃列日涅夫等人就这个问题达成的‘谅解’”。与此同时,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在葛罗米柯信件刚一公布立即匆匆会见了基辛格,“向基辛格保证公布(葛罗米柯)这封信的做法并不是取消任何谅解”。去年十二月十九日,“一个苏联外交官”也打电话给美国“一个为以色列进行院外活动的著名人物”,劝他不要为塔斯社声明“感到担心”。请看,莫斯科怒气冲冲地进行表白,华盛顿依旧安然地声称苏美之间的“谅解”仍然存在;克里姆林宫在前台发表声明和葛罗米柯的信件,它们驻华盛顿的外交代表就赶紧在后台向白宫进行解说,要交易对手放心。莫斯科目前正在上演的闹剧是个什么货色,其目的何在,这就进一步昭然若揭了。
十分清楚,莫斯科对华盛顿“粗暴干涉苏联事务”装出愤愤然的神气,这出“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闹剧不仅十分拙劣,而且是欺骗不了任何人的。美国的“贸易改革法”现在已由美国总统签署生效。苏修领导集团在这场闹剧中还会有什么精彩表演,最后怎么收场,且让人们拭目以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