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阅读
  • 0回复

在校作贡献 毕业当农民——记“社来社去”的朝阳农学院学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19
第4版()
专栏:

在校作贡献 毕业当农民
——记“社来社去”的朝阳农学院学生
在辽宁省西部朝阳地区,人们一提起朝阳农学院,都亲切地称它是“农民大学”,称这个农学院的学生是“扎根农村‘铁’了心的人”。
几千年来,孔孟之道一直鼓吹“学而优则仕”。今天,朝阳农学院的学生以实际行动同这种旧的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他们不是“读书做官”,而是“读书务农”。他们是怀着改变家乡面貌,打好农业翻身仗这一强烈的愿望来上农学院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铁’下一条心,誓做新农民”。
农学系三年级学生刘国祥的家乡,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尤杖子公社三荒大队。这里高粱黑穗病比较严重,一九七一年高粱黑穗病发病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五,减产近一半,贫下中农看了十分痛心。为了改变生产面貌,贫下中农推荐回乡知识青年刘国祥到农学院学习。公社党委特意派人把他送到朝阳农学院。刘国祥带着贫下中农的委托上了大学,学习目的性很明确。他说:“我到农学院学习,不是为了读书做官,而是为了农业学大寨,把家乡生产搞上去。”
当农学院根据朝阳地区发展农业的需要确定科学研究课题时,刘国祥主动承担了防治高粱黑穗病的课题。一九七二年,他在学校的科学实验田里试验,证明用“甲基托布津”农药拌种,防治高粱黑穗病效果很好。第二年,刘国祥回生产队实践期间,带上了这种农药。他同贫下中农一起参加批林整风运动,批判林彪散布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更加坚定了搞好防治黑穗病试验的决心。试验时,有人怕拌过农药的种子出不来苗,抱着怀疑的态度说:“过去拌过多少次药也没顶用,这回就能灵了?别把小鸡给药死了!”刘国祥听到这些话,丝毫没有动摇。他热情地向群众宣传防治黑穗病的科学道理,同时认真地进行种籽发芽试验,严格按照用药的比例下药。播种时,他抢着找又累又需要技术的活干。生产队长担心他干不了,说:“你不用干了,指导指导就行啦。”刘国祥说:“那还行?我们农学院的学生就要实干,不脱离生产劳动。”说着,拿起簸箕,装上粪,就滤起粪来。
晚上,他父亲劝他:“别下地劳动了,看你累的这个样子!”刘国祥就对父亲说:“为什么上了大学就不能劳动呢?现在咱们朝阳农学院,和旧大学不同,培养的学生不是‘学而优则仕’,而是‘读书务农’,就是要在劳动中培养新型农民,改变家乡面貌。咱们不把黑穗病治服,怎么能行!”刘国祥每天同社员一块下地劳动,利用休息时间观察地温,查看苗情,一直干了二十多天。当他离开生产队时,试验田里一片绿,小苗茁壮喜人心。
回校后,刘国祥一直惦念着队里的试验田,经常写信打听。入伏季节,他第三次回队实践。回到生产队,就一头扎到四十亩高粱试验田里。这年防治黑穗病的试验结果是:没拌药的发病率占百分之二十五,拌过药的发病率只占百分之一,亩产高百分之二十三点八。
三荒大队多年解决不了的黑穗病问题,被农学院的学生解决了。贫下中农奔走相告,赞扬朝阳农学院办的就是好,培养的学生真顶用。一九七四年,刘国祥在公社进行了一千亩面积的防治黑穗病试验,又收到良好效果。
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懂得农业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朝阳农学院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实行了“社来社去”,建立了以科研和生产推动教学的新体制。各系都根据专业不同,在学校里建立起学大寨基地。学生们在基地里一边学习,一边生产,一边进行科学实验。通过艰苦的劳动,懂得什么是大寨精神,掌握学大寨的本领。同时,通过“几上几下”,回队实践,学生们在学习期间也始终不脱离社、队,使扎根农村的思想越扎越深,在校就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贡献。就这样,他们在学校里闸沟造地夺高产,在乱石滩上垫土造田种水稻。回队实践时,不少学生也照样改河滩,造水田,使家乡第一次种出了水稻,有的亩产达到八百斤。在学校里试种成功冬小麦和油菜,也就为朝阳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创造了条件。
植树造林,发展果树,也是朝阳地区改变山区面貌的一条重要措施。全地区近两千个生产大队,正在为实现地委提出的每个大队发展干鲜果双万株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此,农学院的师生们也积极地开展科学实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更为重要的是,今天朝阳农学院的学生,学农爱农,学农务农,完全改变了过去旧大学出现的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的怪现象。现在学生毕业回去就当农民,朝气蓬勃地战斗在农业第一线。
第一届毕业生王文有,一九七四年一月份毕业回家当农民时,消息很快传开。贫下中农高兴地说:“我们的大学生回来啦!”“太好啦,咱们打农业翻身仗,正需要你这样的大学生!”
王文有的家乡北票县黑城子公社,是个易涝、盐碱地区。为了培育适合家乡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作物,他在学习期间就积极参加育种试验,又利用回队实践时间,在家乡搞试验,初步鉴定出三个具有耐涝、抗碱、高产的高粱杂交新组合。一九七四年毕业后,他在队里选择了三亩地,开始进行制种。同时,他还把在校试验的一项亩产一千九百多斤的高粱栽培方法,拿到公社来推广。黑城子公社棉花产量一直很低,一九七四年公社领导上把研究棉花增产的任务也交给了王文有。王文有同贫下中农一起,经过多次分析研究,找到了棉花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抓不住全苗。可是,别的地方播种方法也相同,为什么苗出的就齐呢?在校期间就善于钻研的王文有,终于发现,这种播种方法是把种籽播在地面以下半寸,利于保墒,符合朝阳这个干旱地区的一般条件。但是就黑城子公社来说,地势低洼,地温低,保墒不是主要问题,如何提高地温,促进发芽,成了抓全苗的主要问题。于是他大胆提出把种籽从播在地面以下半寸改为播在地面以上半寸的垄台上的设想。贫下中农认为有道理。经公社同意,一九七四年他们采用这个方法进行了试验。果然,出苗达到百分之九十七,秋后单位面积产量比一九七三年提高了一倍。
“社来社去”的朝阳农学院学生,无论在校的,还是毕业的,都象优良的种子一样,正在朝阳地区农村的土地上,在广大的贫下中农中间,生根,发芽,茁壮地成长。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