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把边疆建设得更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25
第1版()
专栏:

把边疆建设得更好
四届人大胜利召开的喜讯传到祖国西北边疆阿拉套山区,常年并肩战斗在这里的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某边防站指战员和哈萨克、蒙古、维吾尔等各族牧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他们一起举行庆祝活动,表示坚决拥护大会通过的各项文件,坚决完成大会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
刚听完广播,连长郭春凯便根据上级的指示,组成巡逻小分队,整队出发去某地执行巡逻任务。副指导员董双镇组织起报喜队,骑着马前往附近公社报喜。他们挨家挨户传送喜讯。每到一家,主人都象接待贵客一样迎接他们。大家在一起畅谈四届人大召开的重大意义,赞颂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在燎原公社二大队的农业队哈萨克族队长孜牙达家里,主人用香喷喷的馕招待边防战士,请他们分享丰收的喜悦。过去,这里的牧民不种粮。近年来,在边防站的倡导和支援下,他们一改旧习,垦荒、修渠、种粮,现在已经做到粮食、饲料自给有余。孜牙达高兴地对边防战士说:“我们决心响应四届人大的号召,进一步用实际行动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把边疆建设得更好。”
为了欢庆四届人大的召开,各族农牧民和边防战士们齐集在小学校操场上,燃起篝火,热烈庆祝。七十二岁的哈萨克族老人苏尔坦也赶来了。这位老人在解放前受尽了牧主的剥削和压迫,至今他身上还留有多处被牧主打伤的疤痕。老人极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经常拄着拐杖,带着酥油和奶疙瘩,步行三十里崎岖的山路,到边防站看望子弟兵,给他们忆苦思甜,进行阶级教育。现在,这位老人又同大家一起庆祝四届人大的召开,鼓励他们保卫好社会主义江山。
蒙古族牧民、二十二岁的民兵帕瓦,常年在某沟口既放牧又放哨,在边防斗争中作出了贡献,荣立二等功。他学习了大会文件,更加斗志昂扬。他在会上向大家表示:“我一定要用新的成绩响应四届人大发出的号召,刻苦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以解放军为榜样,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百倍提高警惕,进一步搞好军民联防,敌人胆敢来犯,就把他们彻底消灭光!”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