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密切联系群众 促进机关革命化 肇州县委领导成员带领大批机关干部战斗在基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25
第4版()
专栏:

密切联系群众 促进机关革命化
肇州县委领导成员带领大批机关干部战斗在基层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中共黑龙江省肇州县委认真改进领导作风,带领百分之七十的机关干部下到基层,参加劳动,调查研究,和群众一起批林批孔,一起大干社会主义,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促进了机关革命化和干部思想革命化,发展了全县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
近几年来,肇州县委把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提到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认识,认真抓好。从一九七○年开始,就有百分之三十的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去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县委进一步组织机关干部重新学习毛主席关于“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的教导,回顾总结几年来改进作风的经验,深入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和孔孟之道,进一步提高了下基层的自觉性。现在,下基层的干部已增加到占机关干部总数的百分之七十。这样,会议、文件更精简了,参加劳动,调查研究的人更多了,大大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和干部思想革命化水平,更好地推动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五年来,县委在全县一百六十三个大队中,按照每年抓三分之一的办法,先后抓了一百三十四个,使其中五十九个后进大队改变了面貌,有二十七个跨进了先进行列。一九七四年全县粮食亩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向国家交售商品粮连续四年超过一亿斤以上。
这个县的领导成员和机关干部下到基层以后,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既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又使机关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指挥更有力。县委为了夺取今年农业的更大丰收,决定在大搞以水、土为中心的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开展一场大搞积肥造肥的群众运动。开始,他们开了几次会,进行反复研究,但是总觉得天寒地冻,积肥门路少。后来,他们在各自蹲的点上,召开座谈会,走访贫下中农,发动大家献计献策。县委一名常委在永胜公社蹲点劳动中,发现永胜大队第五生产队的社员群众,在大搞冬季造肥中,各家各户在锅灶底下挖一米深的大坑,利用烧火做饭的余热烧肥,既节省烧柴,又积了肥。县委在这里召开了全县社、队干部现场会,推广了这项经验,全县很快开展了积肥活动,使全县积肥数量迅速增加。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县就用这种办法造出优质农家肥二亿多斤。
在基层蹲点过程中,肇州县委领导成员和机关干部亲自参加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从群众斗争中吸取丰富的政治营养,对党的基本路线理解更深了,抓大事的自觉性更强了。去年春天,在批林批孔运动开展一段之后,有的领导成员和蹲点的干部产生了“差不多”的松劲情绪。县委书记胡民带领干部在万宝公社壮大大队蹲点,在劳动中发现这个大队党支部针对当时农忙的特点和群众思想情况,坚持用革命统帅生产,把学习和批判摆在首位,组织社员群众联系春耕生产中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实际,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深入批判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和孔孟之道,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大大地激发了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使全大队革命和生产搞得热气腾腾。县委在这个大队召开了常委会和举办了蹲点干部学习班。他们住在社员家里,和社员一起下地劳动,一起上政治夜校,一起批林批孔,并对照这个大队的经验,找自己的差距,进一步提高了对批林批孔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大家自觉地把批林批孔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带头学、带头批,并帮助社、队建立了一支以贫下中农为主的理论骨干队伍,使批林批孔运动更加深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春耕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