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在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 四川农村小水电建设蓬勃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26
第4版()
专栏:

在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
四川农村小水电建设蓬勃发展
据新华社成都电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下,四川省农村水电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目前,四川省农村已拥有小型水电站六千多座,装机总容量达三十多万瓩,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加两倍多。
四川境内高山连绵,江河纵横,水头落差比较大,具有良好的水力发电条件。但是,到一九四九年,全省只有十几座小型水电站,装机总容量共七百来瓩。解放以来,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批林批孔运动中,四川省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群众深入持久地批判了刘少奇、林彪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指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大搞群众运动,促使农村小水电建设蓬勃发展起来。
四川省各级党组织遵照毛主席关于“在中央的统一计划下,让地方办更多的事”和“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的教导,大破“等待国家大电网供电”的依赖思想,大破贪大求洋的洋奴哲学,积极建设农村小水电站,许多地区很快解决了用电问题。水力资源比较丰富的江油县,过去,由于单纯依赖国家电网供电,一直没有解决农村的用电问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县的广大贫下中农批判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掀起了群众办电的热潮。几年来,这个县先后建成了七十七座小水电站。地处川西北高原的南坪县,过去一心想搞个大电站,“小的不愿干,土的看也不想看”。过了十年,大的上不去,小的又没有搞。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总结了过去的教训,批判了贪大求洋的思想,调动了群众办电的积极性。现在,南坪县已建成八十二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为一千二百瓩,全县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社员家里都安上了电灯。阿坝藏族自治州广大翻身农奴在各级党委和革委会领导下,继承和发扬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光荣传统,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建设小水电。现在,全州已建成四百三十九座水电站,装机容量一万三千多瓩。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和雷波县小水电装机容量都已达到一千四百多瓩,实现了社社有电站。
四川省农村小水电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动力,发展了电力排灌,提高了农田抗旱排涝能力;同时使农副产品加工实现了机械化,节省大批劳动力,投入治山改土等农田基本建设,从而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