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作风防止滋长修正主义思想 福山铜矿党委成员坚持参加劳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26
第4版()
专栏:

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作风防止滋长修正主义思想
福山铜矿党委成员坚持参加劳动
据新华社济南一九七五年一月二十五日电 山东省福山铜矿党委领导成员遵照毛主席关于“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的教导,一直把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当作反修防修的一项根本措施来对待,坚持深入第一线参加劳动,调查研究,指挥生产,使革命生产不断取得新成绩。这个矿在一九七○年开始建设,一九七一年投产,一九七二年完成的铜精矿金属量就超过国家计划百分之二十八;一九七三年超过国家计划百分之二十二。一九七四年以来,在电力供应短缺的情况下,这个矿仍然提前完成了国家计划。
福山铜矿建矿初期,党委领导成员坚持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艰苦奋斗,大干快上,仅用九个月时间就把这座原来估计要几年才能建成的中型矿山建成了。
新矿建成投产以后,一些领导成员一度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坐办公室多了,深入井下少了。有一次,一个领导成员到了井下,工人们一见就问:“这些日子哪去了?怎么好长时间没见到你们?”这句意味深长的问话,引起了党委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召开常委会,进行整风。会上,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对照检查自己。党委书记赵云庆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经验教训。大家从老书记的历史经验中,深刻体会到: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关系到反修防修的根本大计。脱离劳动,脱离实际,就会滋长修正主义思想,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从此,党委全体成员自觉地坚持参加劳动。有时因其他事情占去了参加劳动的时间,事后也要补上这一课。
批林批孔运动展开后,矿党委同群众一起,狠批了林彪宣扬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孔孟之道和“领导高明”、“群众落后”的反动谬论,进一步提高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去年一至十一月份,除了开会和有病不能下井的以外,党委每个成员平均在井下劳动和工作的时间共二百四十五天。
福山铜矿的党委领导成员经常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活跃在采掘生产的第一线。
矿党委常委尹宝亭是个从工人中选拔的新干部。他职务变了,工人阶级的本色不变,仍然坚持跟班劳动。在井下,他毫不特殊,工人打眼他打眼,工人扒渣他扒渣,脏活累活抢着干。在关键时刻,老尹经常跟了这班跟那班,有时几天几夜不上井,群众都称他是个“累不垮、拖不烂、铮铮响的铁汉子”。去年四月,二零六采场要把矿石品位很高的底柱回采出来,尹宝亭跟着深夜零点上班的工人来到了采场。采底柱在矿山生产中是个危险活儿。这里矿房空阔,空顶面积大,上面巨石嶙峋,下面乱石成堆,要从这里把屹立在中间的矿石底柱采出来,象是“虎口拔牙”。老尹一看这里险情大,就最先冲进去进行详细调查,发现那里石块松动,马上进行处理,直到感到平安无事了,才让工人进来打眼扒渣。尹宝亭在这里与工人连干了两天两夜,直到底柱的矿石全部采了出来,他才上井。
党委领导成员常说:“在困难面前,当干部的不能躲躲闪闪,要带头冲上去。”尹宝亭是这样,党委其他成员也是这样。
福山铜矿党委成员由于长期坚持参加生产劳动,在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工作越做越顺手,越做越自由。去年,这个矿开展了一个以安全生产、通风防尘为中心的大会战,改建坑道和通风、喷雾、洒水等设备,通过这一措施来改善井下的生产环境。当时年近半百的副书记柳春禧担任这次会战的总指挥。他一天到晚工作服不离身,日夜在井下转,时而参加劳动,时而到各工序进行调查,只要发现问题,不解决完不松手。一天,他在坑道里发现水管铺设不直,不符合要求,就蹲下来与工人、技术人员一块寻找原因,并且研究出了解决的办法,使水管铺设得笔直,完全达到了标准要求。由于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次会战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矿党委领导成员的带动下,福山铜矿各级干部自觉参加生产劳动蔚然成风。无论是车间干部还是科室干部,都经常深入井下,边劳动,边工作。仅科室干部去年一至十一月平均每人下井劳动就达一百五十多天,车间干部参加劳动的时间就更多了。
干部参加劳动,给机关工作带来了很大变化。生产技术科的干部和技术人员过去在办公室查资料、搬图纸的时间较多,下井劳动的时间较少。现在反过来了,许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都由技术人员在深入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中解决了。(附图片)
广西柳州烟厂党委副书记何群章和工人一起参加劳动。 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