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6阅读
  • 0回复

阶级斗争促进了水利建设——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水利建设的大发展是怎样出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28
第2版()
专栏:

阶级斗争促进了水利建设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水利建设的大发展是怎样出现的
江雷
公元前二五六年到公元前二一九年的三十多年期间,秦国和秦朝接连建成了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与此同时,还在其他地方兴建了很多水利设施。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水利建设的大发展,出现在秦国和秦朝?这是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制度的大变革所决定的。
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们纷纷起义、逃亡。新兴地主阶级采取种种办法吸引奴隶为他们劳动。在奴隶主的“井田”范围以外开垦了荒地,建立了“私田”。地主经济、小农经济的出现,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但是,奴隶主贵族及其豢养的儒家反动势力,则利用他们掌握的政治权力和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拚命地维持腐朽没落的奴隶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矛盾论》)在广大奴隶反抗斗争的推动下,在秦国,秦孝公起用了法家商鞅,推行了一条“变法以治”(《商君书·更法》)的路线,提倡垦荒,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度,推行郡县制,实行法治,废井田,开阡陌封疆。这就变革了旧的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
“耕战”政策是法家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农业生产,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出发,法家对水利事业很重视,主张“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管子·度地》)。商鞅主张发展水利事业,使“山林、薮泽、溪谷足以供其利”(《商君书·算地》)。荀子提出“修堤梁,通沟浍(kuài音快,渠道),行水潦(lǎo
 音老,排涝),安水藏,以时决塞”,要做到“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这里的“艾”就是“刈”,wèi 音卫,收割)”(《荀子·王制》)。法家的“耕战”政策,对水利事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秦国西南的巴蜀一带,由于各民族的奴隶主贵族分割盘踞,严重地束缚了生产的发展,岷江的水害也长期得不到治理。公元前三一六年,秦国趁西南地区诸侯内战之际,派大将司马错等人带兵,兼并了巴蜀。秦灭蜀以后,在这里是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斗争仍然很激烈,因而蜀地长时期处于设郡守和封侯并行的局面。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二八五年废去了蜀侯,在这里全面实行了郡县制。又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巩固时期,才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公元前二五六年,秦昭王任命李冰为蜀守。李冰总结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治水经验,组织劳动人民在今四川灌县的西北,岷江的中游,“壅江作堋(péng 音朋,分水堤),穿郫(pí 音皮)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华阳国志·蜀志》),使都江堰工程初具规模。从此川西平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华阳国志·蜀志》),有“天府”之称。
秦王嬴政亲政以后,为了增强统一全国的经济力量,解决干旱对关中农业生产的威胁,建设一个巩固的战略后方,决定在关中兴建一个灌溉网。但是以吕不韦为头子的复辟集团却极力破坏。以嬴政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击败了复辟势力的阻挠,公元前二四六年,任用韩国的水工郑国,在其本土关中兴建了沟通泾河和洛河的大型灌溉工程——郑国渠。全长三百多里,“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灌溉面积相当于现在二百八十万亩,“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史记·河渠书)。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并六国以后,钻进秦王朝内部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代表王绾,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建议秦始皇立诸侯王,恢复分封制。秦始皇同王绾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反动行动,进行了坚决斗争。然后,继续分兵五路进军岭南,推进统一全国的事业。公元前二一九年“使监禄(即史禄)凿渠运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史禄带领被征发的劳动人民,开山劈岭,筑坝凿渠,把湘江水引入漓江,建成了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灵渠,在我国历史上对岭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中央集权制的上层建筑和新兴的封建制的生产关系,为水利事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诸侯割据时期,奴隶主贵族“雍(壅)防百川,各以自利”(《汉书·沟洫志》),有的甚至决堤放水,淹没别国的土地。新兴地主阶级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种集权制的领导和按区域编制的社会组织,能打破原来的地域界限,统一规划,更好地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同时,“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纪》),把战国时期各国阻塞水流和航运的堤防设施统统拆除,扫除了分裂割据的遗迹,在我国古代水利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三大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三大水利工程设计巧妙,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岷江水流自然规律,兼顾灌溉和防洪两个方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地规划布置了都江堰渠首工程。“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口三个主要工程紧密配合,互相调节,起到了分水、泄洪、引水和防淤的作用。在修建灵渠的时候,劳动人民利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水位差不大、分水岭不高的有利自然条件,在兴安县城附近的海洋河上,巧筑拦河分水堤,把河水分为南北两渠,南渠注入漓江,北渠注入湘江,保证了南北航运的需要。郑国渠以灌溉为主,在坝址选择、渠系布设上也有很高的科学成就。
两千多年前,在没有系统的水文地质知识,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没有水泥、炸药等主要水利施工器材和机具的情况下,能够修建象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这样浩大而艰巨的水利工程,并取得这样高的科学技术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正如毛主席指出的:“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新民主主义论》),“而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创造财富和创造文化的基本的阶级”(《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三大水利工程不是某个“天才”人物创造的,而是在总结广大劳动人民长期治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修建的,又在劳动人民的治水斗争中不断加以提高和完善。“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实践论》)。
在封建社会,法家兴修水利的目的,不是为劳动人民谋福利,而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人民的才能和力量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光明前途。秦代三个古老灌区的面貌也日新月异。
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都江堰的灌溉面积只有二百万亩左右。解放后二十多年来,经过当地人民的大力维修和扩建,灌区已扩展到八百万亩。今天,都江堰除了发挥灌溉效益外,还可以排洪、运输木材,供给成都、金堂地区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
灵渠在解放前,堤崩渠漏,河道堵塞,几乎成了一条废河。解放后,经过广西兴安县人民大力维修,把过去以运输为主的渠道,改为以灌溉为主。他们铲平了六十多座大小山头,修建了三十六条大小渠道,建成了二十座渡槽和三百一十个闸门,还修建了六十九座水库、山塘,形成了以灵渠为骨干的自流灌溉网。灌溉面积解放初期只有二千五百亩,一九七三年增加到四万二千多亩,粮食平均亩产跨过了《纲要》。
历史事实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水利建设战线从来就充满着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我们要积极响应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号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继续搞好批林批孔,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水利战线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