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山东省招远县石对头大队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2-04
第1版()
专栏:

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
——山东省招远县石对头大队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调查
一个农村生产大队,怎样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山东省招远县金山公社石对头大队进行了调查。
石对头大队是一个三千多人的大村大队。一年来,这里的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发展,成为招远县学习和批判坚持得好的单位之一。抓好了革命,促进了生产。一九七四年,这个大队夺得粮食亩产九百二十九斤的好收成。最近,大队党总支初步总结了批林批孔的经验,他们认为,要搞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党组织要有一个长期作战的思想。
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石对头大队查出了大量散布封、资、修毒素的坏书坏画,揭发出农村集市上唱旧戏和村旁寺庙中搞封建迷信等活动。党总支的同志从活生生的阶级斗争的事实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农村里,仍然存在“四旧”,不正说明被打倒的地主资产阶级在同我们争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吗?他们开始破旧立新,组织青年学习小组,开展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活动,办起了“红书站”,还把“四旧”的东西作为阶级教育的反面教材。一时,群众破旧立新的劲头很足。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股劲头便松懈下来。原因是有些干部没有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里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第二次敲起警钟,是在一九七○年夏天抗御雹灾的时候。那时阶级敌人散布孔孟之道的“天命观”,讲坏故事,煽动资本主义歪风,破坏抗灾斗争。党总支的同志认识到,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四旧”的影响很深,时时会“死灰复燃”;二是阶级敌人利用“四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破坏生产,绝不能掉以轻心。党总支及时组织干部和群众,打击阶级敌人,批判唯心主义的“天命观”,树立人定胜天的思想,取得了粮食亩产上《纲要》的成绩。
批林批孔运动以来,通过学习和批判,党总支进一步认识到抓意识形态领域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他们看到,党内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都是尊孔的,特别是刘少奇和林彪都利用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为他们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服务;地主资产阶级在生产资料和政治权利被剥夺以后,就更多地从意识形态领域里向社会主义进攻。在村子里,有的干部不能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有的队男女不能同工同酬;有人看重宗族关系,忽视阶级关系;有的户结婚要彩礼,死人讲厚葬;甚至有的干部在“人无外财不富”思想影响下,派车马人力外出挣现钱。这种种现象,无不说明意识形态领域里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党总支的同志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基本路线的理解,懂得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他们有了这种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长期作战的思想。
带好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理论队伍
有了长期作战的思想,还要组织和带领一支能长期作战的理论队伍。批林批孔以来,全大队的理论辅导员发展到一百五十多人,每个生产队都成立了理论学习小组,大队成立了理论学习中心小组,一支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逐步形成。
党总支的同志认为,要带好理论队伍,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重要的是,党组织的负责人要亲自抓好理论队伍的学习与批判。特别是兼任理论学习中心小组组长的党总支书记,要带头学带头批。
他们这个体会,也是从斗争实践中来的。批林批孔运动初期,这个大队反复批判了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为了把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党总支书记马忠义克服文化低的困难,反复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每次召开革命大批判会,他和党总支“一班人”、理论学习中心小组成员带头学带头批,积极推动全大队理论队伍作好批判发言准备。
一次,在发动社员群众批判《三字经》“亲师友,习礼仪”的反动谬论时,有的理论辅导员讲不清道理,联系实际较差。马忠义便和几个理论辅导员一起,先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教导,从理论上懂得了看“师友”首先要看他们的阶级关系,对“礼仪”也要作阶级分析。然后,他们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到解放前村里有个中农出身的教师,名叫栾士义,曾经教过地主的儿子读《三字经》。后来,栾士义在共产党教育下参加了革命。这个地主儿子当了国民党的还乡团头子,一进村,就残酷地杀害了栾士义父子。马忠义等结合这个事件,有力地批判了“亲师友,习礼仪”的反动谬论。以后,理论辅导员批判时,把“亲不亲,阶级分”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引导群众深入批判《三字经》、《千字文》、《女儿经》和反动谚语。
注意培养学习和批判的典型,也是他们带好理论队伍的一条经验。他们除了帮助青年理论辅导员之外,还注意帮助一些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学习革命理论,搞好批判发言。贫农社员孙桂训解放前讨过饭,腿上还有被地主的恶狗咬的伤疤。可是,那些吃人的豺狼却满口“仁义道德”,妄图掩盖他们的吃人本性。一提起往事,孙桂训怒火满腔,但批判起来,有时击不中要害。党总支就帮助他学习《反杜林论》中的有关章节,理解恩格斯关于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的教导。通过学习,他明白了孔孟鼓吹的“仁义道德”,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用这块假仁假义的招牌来欺骗劳动人民。他接着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剖析林彪玩弄反革命两面派的阴谋,认识到林彪大讲什么“仁爱”、“忠恕”,无非是掩饰他篡党夺权的野心。孙桂训认识提高后,在批判孔孟之道所宣扬的“仁义道德”的时候,讲道理、摆事实,生动有力。典型引路,起了很好的作用。从理论队伍到社员群众,都注意学理论,学一个观点,批一个谬论,批判水平不断提高。
及时总结学习和批判的经验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党总支及时总结学习和批判的经验。
理论辅导员在宣讲儒法斗争史时,只是照本宣科,群众听后印象不深。后来,大队党总支委员、女青年理论辅导员杨玉华,和其他几个理论辅导员一起,利用说书、讲故事等形式,编写成《柳下跖斥孔丘》、《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二十多个故事,通俗易懂,受到群众好评。村里村外,田间地头,大家都在讲儒法斗争故事。
他们进一步把讲历史和现实的阶级斗争密切结合起来,古为今用,促进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理论辅导员讲《桑弘羊舌战群儒》的故事的时候,首先说明当时这场围绕是否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大辩论,是西汉新兴地主阶级反复辟和奴隶主阶级要复辟的斗争;然后联系当前农村中围绕是否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斗争,说明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这样一讲、一批、一联,使群众看清了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实质。他们重新批判刘少奇鼓吹的“三自一包”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罪行,更加看清了这一小撮地主、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就是妄想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石对头大队党总支就是这样带领理论队伍,发动群众不断总结经验,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他们把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长期作战的思想,变成了群众的决心和行动。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