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干部下基层 山水展新容——灵宝县干部下乡蹲点推动学大寨运动片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2-04
第3版()
专栏:

干部下基层 山水展新容
——灵宝县干部下乡蹲点推动学大寨运动片断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河南省灵宝县坚决走毛主席指出的
“精兵简政”的道路,组织了县、社两级九百多名干部,分别到全县一百五十四个大队蹲点;县委、县革委二十四名常委,除留三名在机关轮流主持工作外,全部深入基层,分工包片指导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
全县下乡蹲点的干部,坚持抓党的基本路线,注意解决发展农业生产的方向、道路问题。五亩公社南村大队,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未肃清,资本主义倾向不时抬头,一些人脱离集体生产劳动,私自外出抓现钱。少数队干部错误地以为这是关系到社员生活的问题,不敢坚持斗争。劳力外流,影响了农田基本建设,有的干部又产生了“南村难搞,面貌难变”的消极思想。在南村蹲点的公社党委书记袁金酌和大队党支部一起,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发动贫下中农批判资本主义倾向,鼓舞了干部和社员大干社会主义的斗志。他们制订了重新安排南村河山的规划,决定动手修建拦水坝。当时正是隆冬,又下了一场大雪,有的人有些畏难怕苦。袁金酌心想,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带头干。他不顾自己有病,跳到没膝深的冰雪里,带头干起来。干部和社员很受感动,纷纷卷起裤腿下河大干,有的刨冰挖坝基,有的搬石头垒坝……。就这样,一百多个劳力奋战二十天,兴建了一条九百多米长的顺水拦河坝,新造出四百多亩良田。一九七四年,这个大队粮食亩产跨过了“长江”,向国家贡献余粮五万多斤。
批林批孔开始以来,全县在农村蹲点的干部又带领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广大妇女一马当先,狠批孔老二的
“男尊女卑”和林彪的“妇女无用”论,进一步焕发了革命精神,成了战天斗地的巨大力量。阳店公社小河大队第一生产队,有二百八十亩土地,全部在岭上,十年九旱,粮食产量很低。为了引水上岭,十二个年轻妇女肩扛钢镐和铁锨来到工地。她们自己设计,自己测量,开竖井,打暗洞,以顽强的战斗精神,挖成了一条三百二十米长的地下引水洞,把岭上的旱地全部变成了水浇田。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蹲点干部十分注意引导社员批判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私有观念,大力提倡共产主义风格。灵宝山区干旱缺水。在旧社会,地主老财们不但横蛮地霸占水源,还经常煽起争水的矛盾。解放后,广大贫下中农当家作主,争水的矛盾基本解决了。批林批孔以来,在用水方面,不断出现了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的动人事迹。位于东涧河两岸的涧口公社和川口公社,有一万八千亩水地自流灌溉,被称为灵宝的“江南水
乡”。东邻的阳店公社和大王公社,有五万多亩山地和丘陵地缺水。他们打井找地下水,找不到,打算从东涧河上游挖渠把水引过来。可是,这样做将影响涧口、川口两个公社的用水,他们感到很为难。在涧口、川口两个公社蹲点的干部知道后,便和当地干部、社员讨论如何让水的问题。他们说:“老灌区,新灌区,都是革命的一盘棋。把东涧河的水让给兄弟社,我们自己可以挖条大干渠,把西涧河的水引过来。”他们支持阳店、大王两公社兴建了一条长达四十公里的渠道,解决了五万多亩山地和丘陵地的缺水问题。东涧河水被引走后,川口公社以大寨为榜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广泛挖掘地下水源,基本上保证了老水地的灌溉;涧口公社兴建了东干渠,把西涧河的水引了过来,既保证了老水地的用水,还扩大新水浇地一万多亩。
广大干部下基层,灵宝山水展新容。县委及时总结和推广了干部蹲点推动学大寨运动的经验,很快出现了面貌大变的局面。现在,全县新建大寨田二十一万亩,水浇地面积已发展到三十二万亩。一九七四年,全县粮食亩产四百六十斤,比一九七三年增产一百三十斤,粮食总产增加八千多万斤。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