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始终保持着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 近千名老红军战士扎根陕北农村干革命 他们和当地群众并肩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热情培养青年一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2-04
第4版()
专栏:

始终保持着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
近千名老红军战士扎根陕北农村干革命
他们和当地群众并肩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热情培养青年一代
据新华社西安一九七五年二月三日电 从延河两岸到长城脚下的陕北农村,有近千名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老红军战士,胸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心壮志,在这里扎根农村干革命。他们发扬党的革命传统,与当地人民同甘共苦,艰苦奋斗,为改变当地面貌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努力做到毛主席所要求的:“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这些老红军战士,革命战争年代曾在陕北这块土地上洒过汗,流过血,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全国解放以后当组织上决定他们复员、转业或离职休养时,他们不愿留在城市,坚决要求到陕北农村安家落户。他们说:“过去延安精神培育了我们,陕北人民抚养了我们,许多战友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在这块土地上献出了生命,现在我们决心为建设这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继续战斗。”老红军战士汤家炳,一九二九年参加革命。当组织上决定他离职休养,征求他的意见时,这位为革命负过五次伤,多次立功的红军战士激动地说:“共产党员四海为家,我要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安家。”他不回离别几十年的安徽老家,不住城里休养所,而是买了个粪筐和一套木工用具,带领全家来到安塞县真武洞公社的山村落了户。老红军战士朱维仁复员时,组织上照顾他年老体弱,要他留在县城,他却说:“我不能住在城市养老,要到农村继续革命。”他毅然带领全家到米脂县的柳家洼大队落户,一到农村就扛起镢头和社员群众一起下地劳动。老红军战士刘明友是江西吉安县人,全国解放后一直在志丹县山区的一个供销社里工作。组织上多次劝他退休,他怎么也不肯。后来,家乡领导机关来电报欢迎他回去休养,他的哥哥也来信要他回家乡去,可是刘明友却舍不得离开他战斗了大半辈子的志丹县农村,他说:“我在陕北这块土地上流过血,在延安的窑洞里读过毛主席的书。我吃惯了陕北的小米,喝惯了延河的水,我离不开养育我几十年的陕北人民。我要为建设陕北战斗一辈子!”
这些老红军战士到陕北农村安家落户后,始终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和当地群众并肩奋战在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延安县元龙寺公社李家沟大队党支部书记贺振法,一九三六年参加红军,曾经多次被评为模范。合作化高潮中,他再三要求,从北京复员到李家沟。李家沟山大沟深地不平,阶级斗争复杂,粮食产量低,原来是当地有名的后进队。贺振法来到这里后,带领群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坚持用革命统帅生产。在劈山造田、填沟整地的战斗中,他经常吃住在工地,边劳动边指挥,那里艰苦就出现在那里。经过他和当地群众几年的努力,这里的山坡到处是梯田,沟沟岔岔栽满了林木果树,水渠交错纵横,成为当地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老红军战士贺有才,在当年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模范,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全国解放前夕,他复员回乡,后来担任了安塞县畔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后,他认真看书学习,同社员一起深入批判林彪“克己复礼”的反革命罪行,批判孔老二的“天命论”,带领社员群众平整土地和兴修水利。他年过六旬,右肘和左腿残废,仍然和大家一起劳动。在他的带领下,全大队干部社员大干苦干了三个月,建成了一座长八十米、高二十五米的大坝,七座小坝,治理了三条沟,削平了四个山峁。现在,全大队已达到每人平均一亩二分旱涝保收田。
许多在革命战争中负了重伤的老红军战士,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勤勤恳恳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延长县延河北岸的西山,过去是野草丛生、乱石成堆的荒山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有十二位年老身残的老红军战士和老赤卫队员,在这里开辟了林场和果园。这些老战士象当年参加大生产运动那样,经常迎着寒风开梯田、挖树坑,顶着烈日育苗、整枝,背着干粮跋山涉水、采集树种。他们的辛勤劳动,使这里的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山。老红军战士强希林,在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一次战斗中失去了左手,组织上每月发给他残废金,要他好好休养,可是他坚定地表示:“一只手也要为革命出力。”回到子长县强家湾大队后,他主动为集体拦羊,常年累月地放牧在崇山峻岭中,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冬天饲料缺乏,他把队里分给自己的豆秸、玉米秆铡碎喂羊。产羔的时候,他常常整夜守候在羊圈里。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羊羔的成活率连年达到百分之百。老红军战士高占禄,在当年大生产运动中曾荣获边区劳动模范的称号。他复员回到安塞县西河口大队,带领贫下中农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发展了集体经济。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组织上考虑到他年老身残,决定让他休养,他又主动要求当了饲养员,使这个队的大牲畜发展了三倍。他还给自己编了一个大粪篓,每天上山放牛时粪篓不离肩,半年时间就为集体积肥八万多斤。
这些老红军战士还把培养青年一代,作为自己的一项光荣任务。最近几年,一批批城镇知识青年到陕北农村插队落户。老红军战士们象当年接待新战友一样,主动配合各级党组织和广大贫下中农,担负起对知识青年的再教育工作。在他们的耐心帮助下,许多知识青年加入了党组织或共青团。还有些老红军战士担任了农村政治夜校的教员,或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结合自己的革命经历,给青年们讲传统,讲路线,帮助青年们在斗争中茁壮成长。许多老红军战士还把农村各级领导班子实行老、中、青三结合,看作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百年大计,热情支持年轻干部参加领导工作,热情地给他们当“参谋”,认真进行传、帮、带。在延长县,传诵着老红军战士、兰尧科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建柯培养青年干部的事迹。他经常组织支部领导成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教导,坚持把青年干部放在三大革命运动的风浪中去锻炼,并且言传身教,把我党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传给新干部。在他的热情培养下,兰尧科大队一代新人茁壮成长,新、老干部互相学习,团结战斗,带领群众逐步改变了当地的面貌。(附图片)
解放军某部老红军战士王相同志,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送女儿上山下乡。这是他给上山下乡的女儿王秋利整理行装。
《西安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