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6阅读
  • 0回复

秀水河子战斗是一次胜利的歼灭战——戳穿林彪对秀水河子战斗制造的谎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2-20
第2版()
专栏:

  秀水河子战斗是一次胜利的歼灭战
  ——戳穿林彪对秀水河子战斗制造的谎言
  舒文
秀水河子战斗,是我东北野战军于一九四六年二月十三日,在辽宁省彰武至法库之间公路上的秀水河子镇打的一次歼灭战。当时,蒋匪军第十三军八十九师二六六团全部、二六五团一营和一个山炮连、一个输送连,由彰武、新立屯分两路向法库方向进犯,十一日占领我秀水河子,并以一个营伸向团山子,遭到我军正面阻击后,缩回秀水河子,仓促转入防御。我以七旅和一师共七个团的兵力,歼灭了这个立足未稳之敌。这次战斗,是按照毛主席制定的我军传统战法打的,是东北野战军首次歼灭敌人一个团以上兵力的胜利战斗。它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我军士气,增强了广大军民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信心。
对于这次战斗,林彪及其死党玩弄阴谋诡计,制造了许多谎言。特别是一九五九年以后,林彪授意其死党更加明目张胆地篡改历史,硬把秀水河子战斗说成是林彪亲临前线直接指挥的,是贯彻“一点两面战术”的样板。说什么林彪“亲自给营以上干部作战斗动员”,“亲自去观看突破地段的地形”,“亲自调整作战部署”,“很镇静地跟着我们跑或者爬”,整个战斗“始终是蹲在雪山上,在子弹呼啸中坚持指挥作战”,等等。他们绘声绘色,吹得神乎其神。
“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彻底戳穿林彪及其死党制造的谎言,恢复秀水河子战斗的本来面目,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有助于深入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及其“六个战术原则”,进一步认清林彪的丑恶嘴脸。(一)
伟大领袖毛主席制定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个作战原则,要求“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东北野战军广大指战员,在解放战争中打了许多歼灭战,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秀水河子战斗,就是这许多歼灭战中的一个。林彪及其死党硬要把这次战斗说成是按“一点两面战术”打胜的,是贯彻“一点两面战术”的样板,那完全是歪曲历史的一派谎言。
首先,从作战部署上看。秀水河子战斗根本不是按照林彪“一点两面战术”搞的。所谓“一点两面战术”,在兵力部署上主张“主要方向用九分之七甚至九分之八,次要方向用九分之二甚至少到九分之一”,甚至“可有‘点’无‘面’”。这种只攻一点,敞开三面的部署,就根本谈不上把敌人包围歼灭。即使能够突破,由于没有四面包围,充其量也只能击溃和赶走敌人。而秀水河子战斗是采取四面包围、有重点的多路突击。战斗的部署是:以四个团的兵力担任围歼秀水河子之敌,以三个团的兵力担任预备队和阻援的任务。担任围歼的部队,十九团由西南方实施主攻,二十一团由东南和东面实施助攻,二团由北面(后改东北面)实施主攻,一团由西北面实施助攻。这样,就形成了四面包围的态势。而且我以四个团攻击敌立足未稳的四个营,兵力对比我占绝对优势。正是由于这样的部署,我军才得以一夜之间速战速决,歼灭敌人。
其次,从打法上看。我军于十三日完成战斗部署后,黄昏时各部开始接敌,发起战斗。首先歼灭东面洋桥、东南虎皮山之敌各一个排,继之分别歼灭村南敌二六五团一营和北山之敌,尔后会攻围歼敌二六六团团部,最后歼灭村西北之残敌。战斗至十四日拂晓结束。上述情况表明,秀水河子战斗的作战过程,是采取穿插分割、各个歼敌的打法,将敌人防御部署割裂成几块,然后一口一口地吃掉。根本不是采取“头尖尾巴长”、逐次添油和一面平推的那种“一点两面战术”打的。
再次,从作战结果上看。这次战斗,速战速决,一夜之间守敌绝大部分被我消灭,只有极少数残敌逃窜。整个战斗歼敌一千五百余人,缴获各种炮三十八门,轻重机枪一百挺,冲锋枪、长短枪八百八十二支,各种炮弹六百八十六发,各种子弹六万余发,以及电台、电话、汽车等物资甚多。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歼灭战。如果按照林彪立足于“打垮敌人”、“打带追击性的战斗”的“一点两面战术”去打,不可能取得歼灭战的结果,而只能将敌人击溃、放走。
东北野战军,同我军的其他部队一样,是毛主席亲自缔造和指挥的,是在毛主席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作战原则,在指战员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许多部队,当时还没有听说过“一点两面战术”这个东西。一九四七年东北军大对入学学员的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当时的三队学员(这些学员都是营团干部)共一百零四人,其中根本没听说过“一点两面战术”的二十人,占百分之二十;听说过但不知其内容的二十三人,占百分之二十二;一知半解的六十一人,占百分之五十八。一百零四人中完全了解的一人也没有。这是当时的调查记录,是历史的见证。林彪在秀水河子战斗一年之后,即一九四七年四月十四日,也不得不哀叹说:“一点两面战术开会时多少都讲到过,但往往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直到现在,这一思想并未打通,并未成为群众性的思想”。
上述事实充分证明,秀水河子战斗是东北野战军参战部队按照毛主席制定的我军传统战法打的,根本不是按林彪“一点两面战术”打的。(二)
秀水河子战斗,既不是按照林彪的“一点两面战术”打的,也不是林彪亲临前线直接指挥的。
在一九四六年三月东北野战军前线总指挥部参谋处作战室的《秀水河子歼灭战的战斗详报》中,记载的是参战部队的“干部再次研究地形,在部队中再次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根本没有什么林彪“亲自给营以上干部作动员”的活动。根据当时的文电和这次战斗指挥员的回忆:林彪在二月十日下午只发了两个电报,一是通报敌情,二是指定参战的部队,并未作具体部署;二月十一日,敌占我秀水河子,并以一个营进至团山子,被我阻击后,于十二日退回秀水河子,这时,林彪还在秀水河子以东约七十里的法库;十三日,我对秀水河子之敌完成作战部署并向敌发起攻击以后,林彪才到了七旅的东南边,距旅指挥所约二十多里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调整部署之类的事情;十四日早晨,战斗胜利结束后,林彪才到七旅指挥所去看了一下。可见,所谓林彪“亲自动员”、“亲自看地形调整部署”、“亲临战场指挥”,等等,纯粹是林彪一伙为自己树碑立传而制造的谎言。
要是说林彪有什么“指挥”,倒有这样一个事实:在我部队行将最后歼灭敌人,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林彪却下了一道“撤出战斗”的命令。具体的情况是,当战斗进行到后半夜,部队正会攻后村敌二六六团团部时,林彪得知南边敌人援兵进到太平庄、黄家荒地一带,非常惧怕,便慌忙命令部队:“如果天亮以前,仍不能歼灭残敌,即应主动撤出战斗”。如果按照林彪“撤出战斗”的指挥去办,就会打成一次得不偿失的消耗战!但是,前线指挥员根据战斗发展的实际情况,一面积极指挥部队打援,一面坚持继续攻击秀水河子之敌,于拂晓胜利结束战斗。战后,当林彪到七旅指挥所时,前线指挥员向他提及此事,他非常狼狈,十分恼火,拉长着脸说:“应该这样嘛!”他非常害怕把这件事张扬出去。事情已经很清楚,林彪不仅不是这次战斗的亲临前线的指挥者,恰恰相反,而是这次战斗的破坏者。
恩格斯教导我们说:“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造历史。”林彪及其死党,就是这样一类伪造历史的政治骗子。他们伪造历史的罪恶目的,首先是为林彪在辽西地区消极避战作辩护。林彪到东北后,从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初,到一九四六年二月十三日,在三个半月的时间里,一直消极避战,对抗毛主席、党中央要他打歼灭战,全歼进攻之敌的指示。部队对林彪消极避战很不满。林彪为了欺骗中央,压制群众,在秀水河子战斗胜利后的第三天,即二月十六日,胡说什么:“经此次战斗,使数月来我们思想上的怀疑均取得不约而同的一致认识,证明过去敌集中兵力攻锦州时及阜新时我不与敌决战是一个无形的重大胜利。”他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在辽西的消极避战不仅没有错,而且证明是“一个无形的重大胜利”。这完全是把矛头指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第二,为推行“一点两面战术”制造舆论。当时,林彪的“一点两面战术”刚刚出笼不久,不为广大指战员所接受,于是,他采取了极其卑劣的手段,篡改战史,妄图借秀水河子战斗的胜利,说明他的“一点两面战术”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第三,是要通过秀水河子战斗给林彪捞取政治资本,把林彪吹捧成“天才军事家”,为其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作舆论准备。
但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谁要歪曲它,篡改它,就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秀水河子战斗的历史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林彪及其死党制造的谎言。他们编造得越巧妙,到头来暴露得就越彻底。真可谓:纵然费尽万般心,弄巧成拙成笑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