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女民兵战斗在治水工地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2-23
第3版()
专栏:

女民兵战斗在治水工地上
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开展的大好形势下,江苏省阜宁县罗桥公社广大女民兵,深入批判林彪、孔老二鼓吹的“男尊女卑”等反动谬论,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踊跃报名参加农田水利建设。目前,全公社已有三千名女民兵参加了治水工程,占全公社治水民工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二。她们和男同志并肩战斗在农田水利建设的第一线,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罗桥公社位于阜宁县西南沿荡地区,地势低洼,易受旱涝灾害。为了加快农业学大寨的步伐,彻底改变生产条件,公社党委决定,一九七四年冬季兴修农田水利的任务,要比往年增加一倍。各大队女民兵听到这一消息后,纷纷写请战书,向大队党支部和公社党委表决心,要求参加农田水利建设。她们一边表决心,一边深入批判林彪、孔老二鼓吹的“男尊女卑”等反动谬论。曾多次参加过县、社水利工程的鞍马大队民兵副营长吉秀英说:“多年来我参加治水的实践证明,男同志能干的活,女同志也能干。我们一定要在治水战斗中真正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通过革命大批判,出现了很多送女儿、送媳妇上水利工地的动人事情。青一大队女民兵刘兆梅的小孩子只有三岁,大队民兵营考虑到她爱人叶长龙已经战斗在治水工地上,打算把她留下,可是她不答应,坚决表示要到治水第一线去锻炼。她婆婆支持说:“搞水利为大家造福,应该去。”并主动替媳妇带孩子,让刘兆梅安心在工地上劳动。
全公社三千名女民兵到工地后,争干重活,勇挑重担。团结大队的女民兵,在排长张洪珍的带领下,团结战斗,抢晴天,抓工效,同男民兵开展革命竞赛,每人完成的平均土方量,超过男同志。
公社党委十分重视这一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专门成立了女民兵工地指挥部,加强对女民兵工作的领导,关心女民兵的生活,及时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公社党委书记沈仲华和其他党委成员,还经常到工地和女民兵一起参加劳动,组织女民兵在工地开批判会,提高她们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广大贫下中农高兴地说:“批林批孔威力大,女民兵治水上前线,开河挖渠夺高产,妇女顶起半边天。”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