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保卫铁路的女民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2-23
第3版()
专栏:

保卫铁路的女民兵
成昆铁路的铁西大桥和二号隧道,座落在大凉山的越西县境内。远远看去,铁桥宛似一座彩虹卧在白云缭绕的山腰。抬头望去,碧鸡山高耸云天,白雪皑皑;低头一瞧,万丈深渊的裤裆沟浪花飞溅,吼声震谷。看这气势,有谁会想到这里的“铁道卫士”,竟是穿着各种民族服装的女民兵哩。
守卫在铁西大桥和二号隧道的女民兵班,由彝、汉等三个民族的姐妹组成。过去,阶级敌人在兄弟民族之间制造民族纠纷,造成各族人民之间不团结;如今,三个民族的女民兵,相处象亲姐妹。过去的赔嫁娃子、要饭姑娘,今天扛起钢枪,走上了保卫祖国的岗位。一天晚上,班长组织大家忆苦思甜,批林批孔。旧社会的汉、彝等民族的姑娘,都是一条苦藤结的瓜。彝族女民兵潘伍牛一家六口,过着“身戴铁链当牛马”的悲惨生活。为了活命,祖父带他们逃荒,途中被奴隶主抢去当娃子,杳无音讯,从此一家六口人漂流四方……。旧社会的苦水,激起了姐妹们对林彪效法孔老二鼓吹“克己复礼”的无比仇恨,坚定了苦练杀敌本领,决心紧握钢枪,树立保卫人民铁路的雄心壮志。没有经验,就到部队请教;没有射击训练场,就以山上的松树、空中的飞鸟为瞄准的目标;没有刺杀靶,就自己扎;没有出操的地方,就爬山锻炼。脸晒黑了,手磨出血,脚打起泡,但她们从不叫一声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训练,她们的射击成绩年年保持优秀,练就了一身保卫铁路的本领。无论在白雪纷飞、寒风呼啸的严冬,还是在烈日当空、风沙弥漫的夏天,她们总是精神抖擞,百倍警惕地放哨巡逻,使人民列车畅通无阻。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