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9阅读
  • 0回复

不尽黄河滚滚来——记甘肃省靖会引黄灌溉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2-24
第4版()
专栏:

不尽黄河滚滚来
——记甘肃省靖会引黄灌溉工程
在甘肃省中部地区,一条七十二公里长的大渠,纵贯靖远县南部和会宁县北部。沿渠设立的十个电力抽水站,利用刘家峡水电站发出的强大动力,将黄河水一级一级提升,引上旱川高塬,灌溉着块块农田。河水所到之处,庄稼丰收,牛羊肥壮,人民群众喜笑颜开。靖南会北的贫下中农无限高兴地说:千年的旱塬用上了黄河水,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咱们带来的好处,是毛主席、共产党给咱们创造的幸福!
靖远县南部和会宁县北部,是甘肃省历史上有名的苦旱区,当地人民群众形容那里的情况是“干山枯岭和尚头,庄稼十种九不收,碱大沟深流苦水,人畜饮水年年愁”。这里海拔一千四百米到两千多米,中间一条祖厉河通过,河水含硝含碱,又苦又咸。据资料统计,这个地方的年降雨量仅三百毫米左右,常常是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当地人民家家户户打土窖,夏秋让雨水流进窖里,冬天扫雪搬冰入窖。就是这样,一年还有多半时间要吃含碱苦水。一逢大旱,便人畜死亡,土地荒废。
解放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靖南会北人民,积极开展防旱抗旱斗争,情况有了变化。但是,由于水源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从一九六九年起连续几年遇到旱灾,仍然无法抵御。干旱,威胁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成了这里最急需最宝贵的物资。
刘家峡水电站发电以后,一九七一年九月,中共甘肃省委作出决议:修建电力提灌工程,利用刘家峡水电站的电力,把黄河水引上旱川高塬,改变靖南会北的干旱面貌。中共定西地委和靖远、会宁两县县委连续开会讨论,决心认真贯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执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充分发动群众,把黄河水引上山,尽快地解除靖南会北人民缺水的疾苦。
修建引黄灌溉工程的喜讯,象春风一样传遍靖、会两县,鼓舞着广大干部和群众。从城镇到农村,从县领导机关到基层社队,写申请,表决心,争先恐后地要求参加引黄战斗。
靖、会两县各社队选派自己的优秀干部和年轻力壮的社员,组成一支两万五千人的水利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渠道沿线,在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初开始打响了引黄战斗。广大干部和群众怀着“不见黄河水,决不下战场”的豪情壮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突破一个个施工难关,使工程建设多快好省地进行。
修建第一泵站是一项关键工程,黄河水就在这里开始引上高塬。一九七二年春节前的一天,泵站的基坑还在开挖,抽水机突然坏了,河床下面的水渗透出来,很快淹没了基坑。这时,工程指挥部副指挥、会宁县委书记王君党来到河边,看到了这种情况。他毅然跳进冰水里,用桶往外戽水。民工们见了,一个个也跳了进去。直到抽水机的故障排除,他们才上岸来。
处理四号泵站出水口渡槽沉陷,是又一场艰苦的战斗。四号泵站出水口的渡槽架好不久,一端的地基就沉陷一米多,渡槽随着下塌。在这紧急关头,甘肃省第二建筑工程局机电安装公司前来支援建设的孟庆文老师傅,勇敢地承担了这项处理塌陷的任务。这个老工人不顾自己的身体有病,连续一个多月住在工地。为了寻求解决办法,他白天领着民工到现场作调查研究,晚上同大伙一起学习《实践论》、《矛盾论》,批判林彪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反动唯心史观。别人劝他注意身体,他却说:“活着就要好好干革命!黄河水不上山,心里就不得安宁。”最后,他们用土办法把一跨五十吨重、三十米长的槽身顶起,把沉陷的地方重新加固加高,使这座渡槽复原了。
“银锨劈开千重岭,手牵黄河滚滚来”。一九七三年四月,靖会引黄灌溉工程胜利建成,正式通水了。
当滔滔东流的黄河水,提上平川,爬上山坡,越过深沟,奔流在靖南会北时,两岸人民群众轰动起来了。渠道沿线,人山人海,红旗挥舞,锣鼓喧天。
“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欢呼声,回荡在山谷上空。人们噙着兴奋的泪水,口口声声说:“这是毛主席给咱们送来的救命水,幸福水!”
接连好多天,一个个村庄都沉浸在幸福与欢乐之中。人们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纷纷忆苦思甜,掀起了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新高潮。曾经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提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王秀兰大娘说:一九六八年我从会宁县城镇下乡,来到河畔公社落户,参加农业劳动,亲眼看见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抗灾救灾、修渠引水,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使黄河水倒流到河畔。林彪却狼心狗肺,诬蔑我们党,攻击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胡说什么“国民经济停滞不前”。林彪这一伙反党叛国分子才是不管人民死活的反动派。
靖南会北的广大干部、社员以更大的革命干劲,投入“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在渠水流经的头寨、大芦、郭城、河畔等公社,社员们积极修支渠、毛渠,平整土地,已发展水浇地近十万亩。耕耘季节,田野一片碧绿,禾苗茁壮,欣欣向荣。
古人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天是:水随人意过山岭,不尽黄河滚滚来。靖南会北的历史性的变化,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又一有力见证。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