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鹤壁新貌——鹤壁煤矿在批林批孔中阔步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3-04
第2版()
专栏:

鹤壁新貌
——鹤壁煤矿在批林批孔中阔步前进
(一)
由于受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一年多以前的鹤壁煤矿,还是河南省工矿企业中的一个后进单位。在批林批孔运动中,鹤壁煤矿大步跨入了全国煤炭工业战线的先进行列。如今这里是人换思想矿换貌,革命、生产逐浪高。
这种变化反映在各个方面,最感人的变化是广大职工刻苦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踏进鹤壁矿区,到处充满着浓厚的学习空气。在机关科室,干部和工作人员利用每周规定的集体学习时间认真看书,热烈地谈论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在区队、车间,完成了一天生产任务的工人全神贯注地听着理论辅导员的报告;在职工宿舍,许多青年工人孜孜不倦地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认真地写读书笔记;在工人村,不少年过半百的老矿工戴上老花眼镜在灯下看书学习……。
工人们说:“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我们就心明眼亮,无往不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习真正成了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阳光和空气。洗选工人李朝臣废寝忘食地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他的爱人揉好面要去上班,临走前嘱咐老李等面发了抽空把馍蒸一下。爱人一出门,老李就坐下来赶写一篇读书体会,一写就是四个小时,到中午想起蒸馍的事来,往盆里一瞧,面早发过了头,流得满地都是。他的爱人回到家又是气,又是笑,说老李当真成了个“读书迷”!老工人、共产党员马洪业,没有进过学校门,文化水平比较低。批林批孔运动中,他边学文化,边学理论,认真研究儒法斗争史,写出了许多篇很有说服力的批判稿,成为全矿务局革命大批判的积极分子。他除了参加本单位的各项活动外,还应邀到全省九个地区、十六七个县(市),向机关、厂矿、农村等单位作了八十多场报告,受到群众的好评。
矿务局的负责同志高兴地告诉记者,就群众广泛地学习和掌握革命理论来说,批林批孔运动的作用比办多少个文科大学还要大得多。短短几个月,从矿务局党委到各矿、厂党委都先后建立起中心学习组,各区队、车间和机关科室也都相继成立了理论学习小组。不少单位还举办了政治夜校、红色宿舍、图书阅览室等等。干部、工人甚至包括一部分家属在内,人人都有学习场所,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全局已经涌现一批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的先进集体和一万三千多名学习积极分子。全矿还有一千六百多名工人担任了理论辅导员,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二)
伟大的批林批孔斗争,荡涤着林彪修正主义路线残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冲刷着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给鹤壁煤矿的矿工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精神境界。
什么“上智下愚不移”,什么“英雄创造历史”,什么“天才论”,统统没有了市场。工人们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有力地批判了林彪鼓吹的这些反动谬论。八矿安装一部大型钢丝绳皮带运输机,关键是要设计和装置一套电控设施。平时只是管理维修任务的机电科工人,在缺少技术和经验的情况下,迎着困难前进。他们组成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技术攻关小组,大胆设想,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终于设计安装成功,并且很快达到了投产要求,使这个矿的提升运输能力增长三倍多。六矿副井筒自投产以来淋帮水一直很大。夏天,工人上下井一身水;冬天,管道上一层冰,既妨碍工人作业,又影响管道寿命。过去上级机关曾几次派专业队,花费了不少人力和物资堵水,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久前六个老工人利用生产间隙,对淋水原因和分布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提出“因势利导,引水归路”的办法。他们只用了一些废管和少量的水泥、玻璃水,便把每小时涌量十六吨的淋水乖乖地引到井底,并用于采煤,使十多年的水害变成了水利。批林批孔以来,象这样发挥工人群众智慧的事例,全矿务局不下五百多起。
在几百米深的地下采煤,长期以来被视为“苦”事。批林批孔改变了人们的苦乐观,工人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活拣重的干,担子抢重的挑,出现了抢困难、让方便的新风气。老劳动模范、矿工出身的六矿党委副书记王东方,因多次抢救国家财产和保护阶级兄弟的生命安全而负过伤,身体不好。上级党组织几次动员他到外地疗养,他觉得搞煤炭生产的离开了矿井,就象鱼离开了水那样,说啥也不愿意去。王东方担任矿上的领导职务后,每月都要抽出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参加井下劳动,同工人一起开水枪,架煤棚。他说,“只有这样经常出力、流汗,才能永保劳动人民的本色。”青年工人李树文是个从高中毕业不久的学生,父母亲都在城市工作。他父母担心井下挖煤太累,写信给他让他设法由井下采煤队调到地面上干点轻活。李树文拿到这封信,没有按父母的意思去办,而且结合这件事进一步批判林彪、孔老二宣扬“学而优则仕”等反动思想对人们的毒害,更加坚定了到井下当采煤工的决心。
鹤壁煤矿的工人就是这样以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战胜腐朽没落的旧思想和旧观念,在批林批孔中不断夺取革命和生产的新胜利。
(三)
“革命是动力,领导是关键,干部带了头,群众把劲添。”这是鹤壁煤矿各级领导成员和广大职工在批林批孔斗争中的一条重要体会。
鹤壁矿务局领导成员很少在办公室工作,他们绝大部分时间在基层蹲点;各矿党委和革委会的负责干部普遍吃在矿上,住在矿上,干在井下;区队党支部正副书记和正副队长基本作到了人人跟班劳动,班班有干部参加。每逢节日假日,各级领导成员也坚持劳动,很少在家休息。
老干部、九矿党委副书记张东只,家住在比较繁华的市区,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可是他却一直住在矿上,一连数月不回一次家,和工人一起排队买饭吃。群众说:“老张生活上不贪图一点享受,工作上不少出半分力气。”一天傍晚,井下采空区出现火情,需要尽快把地面上三百多袋沙子和八千多块砖头运往井下,将火苗堵死。当时井口人力不足,张东只闻讯后,顾不得吃饭便和党委其他几个同志大步奔向现场,与工人一起扛沙袋,搬砖头,一口气干了两三个小时。
四矿党委书记赵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是个年青的机电工人,如今担负着一个拥有两千四百多名职工、年产八十多万吨原煤的现代化大型矿的领导任务。他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在工作中坚持党的集体领导,虚心向老干部学习,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迅速成长为深受同志们爱戴的好干部。有一个时期,由于机械排水能力赶不上生产节节上升的需要,致使井底积水不断,逐步成了影响生产的大问题。他回到机电科和战友们反复商量,提出了改进意见。经过党委集体讨论同意后,他又日夜和机电工人一道边实践,边摸索,把三台水泵串连起来,改分级排水为一级排水,既根治了积水,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电力和设备材料。
在干部的带领下,广大工人群众抓革命促生产的劲头越来越大。罐笼工人王虎只除每天劳动八小时以外,每逢生产繁忙的时候,总是叫孩子把饭送到井口,下了班,吃了饭,再上一班,然后才愉快地回家。五个月中他就打过三十多个“连班”。大伙夸他是拉革命车越拉越起劲的“老黄牛”。
八矿掘进四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人是近几年进矿的小青年。他们在矿、队干部和老工人的模范行动影响下,努力克服技术不熟练等困难,打大仗,打硬仗,在掘进进尺和砌旋技术方面连破“三关”,被誉为“新兵打硬仗”的先进集体。去年六月份创造了岩巷月进二百零三米最新纪录。
鹤壁煤矿的干部在同群众并肩战斗的过程中,真正看到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自觉性。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群众之间,充满着革命团结和阶级友爱,他们心朝一处想,劲往一块使,推动着煤炭生产不断地向前发展。去年以来,全矿务局的原煤产量月月超额,提前二十八天完成了一九七四年全年原煤生产计划。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