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民主也门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3-21
第5版()
专栏:

  民主也门纪行
  中国新闻代表团
我们应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邀请,来到这个亚丁湾畔的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在十三天访问中,我们亲眼看到了民主也门在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亲身感受到民主也门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
独立前的民主也门,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经济落后,人民被奴役被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殖民主义从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掠夺了大量的物资,给民主也门人民留下的却是贫穷和饥饿。那时,这里没有一家民族资本的工厂,工业品全都靠进口。独立后,这种局面开始有了改变。在棘草丛生的荒滩上,盖起了一座座工厂。火柴厂、卷烟厂、油漆厂和制革厂等一个个都相继投入了生产。矗立在亚丁湾畔的这一排排崭新整齐的厂房,生动地告诉人们:民主也门的民族工业,克服了重重困难,正在逐步发展起来。
亚丁皮革印染厂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厂是民主也门发展经济三年计划的建设项目,于一九七三年初正式开工。建厂初期,只有工人二十七名,目前已发展到七十五名,全年产羊皮、牛皮和骆驼皮革三十万六千张。我们在厂里参观时,一派紧张的劳动场面呈现眼前。陪同我们参观的厂长说,“殖民主义统治亚丁一百二十九年,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东西。独立后,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发展民族工业,国家给了我们厂大量的投资,增添了机器,训练了工人,克服了许多困难,我们才能顺利地生产。”
民主也门在着手建设民族工业的同时,逐步发展和壮大自己的技术物质力量。我们在亚丁革命零件厂参观时深切地感到了这一点。这是个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修配厂,制造各种农业机械的零件,维修汽车、推土机和水泵等农业机械。去年这个厂的工人,除了生产各种农业机械的零配件外,还利用一些废旧机械零件,自行安装了三台脱粒机。动力车间工人高兴地对我们说:“今年,还要利用废旧零件多生产几台脱粒机,支援农业生产。”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主也门的技术力量正在迅速成长。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沿着平坦宽畅的海堤公路,去亚丁纺织印染厂参观。一进车间,只见一些年轻的姑娘们站在一排排纺纱机、织布机前,正在努力学习操作机器和掌握技术。车间工程技术人员兴奋地告诉我们:“这里工人学习技术的热情很高,不怕脏、不怕累。”有个叫阿罗玛的姑娘,今年十八岁,是这门花样设计员。由于她刻苦钻研,仅经过一年的学习,就掌握了花样设计的技术,设计的花样,色泽鲜艳,形象美观,具有民族风格。阿罗玛姑娘的成长,使我们看到了民主也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二
我们离开首都到外省参观时,看到了民主也门农副业生产不断发展的景象。
在二省、三省,我们所到的农村,呈现一片繁忙生产的场面。葱翠挺拔的玉米长势喜人,沉甸甸的高粱随风摇曳,香蕉林里果实累累。老农挥舞镰刀忙于收割高粱,姑娘们头顶着一筐筐刚采摘下来的西红柿正在装车。机井不停地抽水,水渠里清清细流潺潺而过。眼望沙漠中的片片绿洲,我们深为民主也门人民同自然界进行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所感动。
民主也门气候炎热少雨,大片肥沃的土地因为缺水灌溉而不能耕种。为了逐步改变这种状况,正在努力开发丰富的地下水源。经过几年奋战,农田上机井和土井的数字有了很大的增加。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打机井和普通土井七百十七眼,灌溉面积扩大了一万九千费丹(一费丹等于六市亩),为夺取农业粮棉丰收创造了条件。一九七三——一九七四年度,粮食总产量达七万七千六百万吨,比独立后三年的平均产量增长了百分之十。去年棉花也取得好收成。三
独立七年来,民主也门文化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城市,甚至在偏僻山村,中、小学校不断建立起来。群众性扫盲活动,在各地普遍开展。
在亚丁,我们参观了特瓦希区的“十月十四日”女子中学。好客的女校长阿里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变迁。这所中学的所在地原来是个天主教的教会小学,去年才改为女子中学。学校从教育思想、教师队伍到师生关系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阿里校长告诉我们,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旧学校,向学生灌输的是一套奴化思想。独立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改进教学工作。
我们在木卡拉等地还参观过一种新型的小学,这就是为牧民和贫苦子弟开办的寄宿小学。我们到五省的星火牧民学校参观。这所学校是一九七二年底建立的。全校六百五十名学生大多来自山区的牧村。过去,成千上万的牧民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祖祖辈辈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现在,他们的一些孩子,开始有了学文化的机会。在星火牧民学校,我们同一位十四岁的同学亲切地攀谈。他兴奋地说:“我们是第一代有文化的牧民。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我们感到高兴!”四
在和民主也门朋友欢
聚的日子里,我们处处沉浸在中、也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之中。一月十三日傍晚,我们前往席赫尔城旁的一个渔村。夜暮降临,远眺海边已是灯火一片。我们抵达时,穿着鲜艳服饰的青年、儿童和老人们,成群结队地聚集在镇口路边。热情嘹亮的“万岁,万岁,也中友谊”的口号声,响彻耳际。
在城市和农村,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见到听到民主也门人民出自内心的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当汽车通过亚丁工人区时,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奔向车边,向我们挥手致意。在木卡拉机场上,一位素不相识的姑娘遇见我们,深情地用手指指自己的眼睛,意思是说,她喜爱中国象喜爱自己的眼睛一样。在第二省省会拉赫杰附近的公园里,管理员特意从花圃中剪下一束束鲜艳芬芳的玫瑰,献给中国客人。在厄巴勒筑路工地上,我们听到许多凝结着中也两国人民深情厚谊的事例。一次,中也两国工人共同运送一辆四十吨的大型挖掘机去工地,当拖车行驶到比尔阿里海滩时被沙丘陷住了。两国工人心连心,肩并肩,共同奋战到半夜,机器还是未能拖起来。夜色渐浓,大家休息了。民主也门司机长哈桑,看到中国工人没有升火做饭,知道他们没有带米,立即主动把他仅有的一些米送了过来。中国工人婉拒后,他又跑到自己帐篷里烧好奶茶亲自端来,一定要中国朋友们喝。这包含着民主也门人民深厚情谊的奶茶,中国工人不好再谦让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欢乐融洽地喝起“友谊茶”。在厄巴勒工地上,中也两国工人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事例不胜枚举。
我们衷心祝愿中、也两国人民的友谊,象奔腾不息的亚丁湾水,一浪推一浪,不断地向前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