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缕缕蚕丝织友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4-06
第6版()
专栏:伊朗通讯

缕缕蚕丝织友情
在伊朗北部,勤劳的人民用缕缕蚕丝,不仅织出绚丽多彩的绫罗绸缎,而且把伊朗和中国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和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织成一幅斑烂绮丽的画卷。
中伊两国人民养蚕织绸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了在这方面实行进一步合作,两位中国丝织技师李世元和朱万孝,应伊朗政府的聘请,于去年秋天从中国江南的丝绸之乡——苏州,来到伊朗北部山区的拉米扬帮助工作。
在阿勒布兹山脉和里海之间,有一个美丽的绿色地带。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桑园葱郁,既是鱼米之乡,又是丝绸产地。拉米扬就是这里的一个半农半商的小镇,镇东有青叶河,清水淙淙;镇西有红茶河,浊流潺潺,两条河,一清一浊,象彩带似的,系在山坡上,长流不息。这里大部分居民的宅旁或田边,都有一块大小不等的桑园。当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那密密层层的桑枝经过春雨的滋润,已经转青发芽了。按照这一带的气候条件,每年公历四月十日到六月底是养蚕季节。由于伊朗政府近年来大力提倡养蚕,全镇一千三百户中已有一千户养蚕,每年产丝三十吨到五十吨。许多妇女都会养蚕、缫丝、织绸。她们织成的彩色绸缎,除自己穿用外,还大量运销外地。
伊朗政府为了发展这里的丝绸业,提高丝织技术,于去年十月在拉米扬成立了一个丝织培训班。两位中国丝织绸技师就在这个培训班中工作。
中国技师到达以后,便和伊朗有关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提高丝织技术问题,他们商定首先从改进工具着手,把拉米扬地区仍在使用的较为简易的织绸工具先行改进一步。他们到伊朗首都德黑兰访问了几家工厂,定做了十台适合于目前伊朗农村使用的织布织绸两用织机。十一月,两台两用织机就运到了培训班。师生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开始研究和使用这些机器。
现在,这个丝织培训班有学员二十名。她们都是当地的妇女,其中多数是年轻的姑娘,最小的只有十三岁。培训班中,有的是母女同班学习,有的是姊妹共同劳动,情绪融洽,气氛欢乐。加工蚕丝的纺车均匀的转动声,伴和着织机发出的有节奏的音响,汇成一支和谐的劳动乐曲。
由于首批运来的织机只有两台,而学习的人很多,不够使用,学员们就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学习。一个姑娘上机操作,其他的人就在旁边细心观察。然后交流经验,互相促进。在中国技师的细心指导下,伊朗学员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织造各个工序的技术。学员们使用现在的这种两用织机比使用原来的织绸工具,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两倍。
伊朗当地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技师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热情关心。中国技师李世元一次从德黑兰回拉米扬的途中,突然生病,陪同他的一位伊朗朋友关怀备至,为他请医生看病和买药。李世元养病休息时,当地政府人员和居民不断前去向他问寒问暖。一天夜间,拉米扬的电灯由于断电而熄灭,一位邻居马上送来他自己家用的汽油灯,给中国技师照明,而他自己家里却点着蜡烛。中国技师就是在这样的温暖气氛中和伊朗人民友好相处的。
今天,当中伊两国人民在丝织技术合作方面发展了新的友好关系的时候,不禁使人缅怀昔日“丝绸之路”的传统友谊。早在汉代,中国的丝绸便传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在横贯伊朗北部的“丝绸之路”上,现在还有一个地方,名叫“丝绸之桥”。随着岁月的消逝,这里的“桥”早已湮没。但当地人民为了纪念鼎盛一时的丝绸商路,一直沿用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名字。
“丝绸之路”不仅是运输丝绸的商路,也是中伊两国人民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在伊朗人民中间传颂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波斯有两位使者沿着“丝绸之路”到达中国,学会了养蚕和缫丝,他们把中国的蚕种带回了伊朗。为了避免蚕种在途中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而死亡,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蚕种放在竹筒里面。幸存的蚕种从此便在伊朗安家落户了。由于两国人民频繁的友好交往,古中国丝绸织造的图案也受到古波斯美术的良好影响。
新中国和伊朗建交以来,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迅速发展,两国人民在养蚕和丝织业方面也开展了新的合作。这种新的友好合作,为历史悠久的中伊两国人民友谊的画卷增添了新的光彩。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