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蹲点的“老八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4-07
第2版()
专栏:

蹲点的“老八路”
山西省保德县人民银行行长高培烈,在贾家峁公社团结大队蹲点两年,帮助当地干部和社员迅速地改变了这个队的后进面貌。现在,这个大队革命热气腾腾,生产蓬勃发展。全大队粮食总产量一九七三年比一九七二年增长一倍,一九七四年又比一九七三年翻了一番。
高培烈一九四四年参军,一九六三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一九七二年冬天,中共保德县委派他到团结大队蹲点。他同这个大队的干部、社员一道深入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干部和社员夸奖他象当年的“老八路”一样,有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
团结大队有六十户人家、二百五十口人,村西是大山,村东是深沟,一千零八十亩耕地,支离破碎地斜挂在坡梁上,三年两头闹干旱,历史上粮食产量很低。一九七二年这里又遇上大旱,干部和群众情绪很不稳定。高培烈一到这里蹲点,就挨门挨户地访问,同贫下中农谈心,向贫下中农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宣传“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鼓励大家坚决克服困难,进行生产自救。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到团结大队落后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在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队里资本主义倾向严重。于是,他帮助大队党支部组织干部学习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等教导,提高大家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随后,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中,高培烈帮助党支部发动群众,密切联系实际,批判了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孔孟之道,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破除懒汉懦夫世界观,激发干部社员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全大队迅速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高培烈还同干部、社员一起,翻山越岭,走遍沟沟岔岔,进行勘察,帮助大队制订了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规划。
在团结大队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高培烈带头苦干实干。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烈日盛夏,他总是和社员们一起出工。社员们担粪肥,他拣大筐子挑;社员们平地,他拿大镢头刨。这里崖高沟深,修大寨田时掏崖最危险。可是,高培烈说:“这活,我包下来了。”每当崖头快要崩塌的时候,他总是不顾自己危险,让社员们先躲开。他每次从公社或县里开会回来,总是先翻梁过沟,到地里察看一遍,那怕只有三二十分钟的时间,他也要和社员们一起干活,直到收工才进村。
去年夏天,高培烈的臀部生了一个疮,已经开口流脓,大家逼着他留在家里休息治疗。可是,他还扛起锄头去锄地。社员心疼地说:“老高啊,你又不是个铁人!”高培烈笑着回答:“过去打仗,轻伤不下火线;如今搞社会主义建设,长个小疮,还能呆在家里休息?要改变咱村的面貌,不大干苦干,可不行呵!”
两年来,高培烈就是这样拚死拚活地干的。他每年除了开会,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都在二百五十天以上。团结大队的干部和社员看见高培烈这样干,都争先恐后地出勤。有个叫王二斤的老社员,七十八岁了,也拄着拐棍来到平田整地的工地上。社员说:“二斤大爷,你上年岁了,回去歇着吧,不在乎你一个人。”这位老人激动地说:“歇不住了,看着老高带领你们大干苦干,我王二斤就是豁出老命来,也要为改变咱村的面貌添把力。”
在高培烈的带动下,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同心协力学大寨。两年来,这个大队打了一条大石坝,修成一座可蓄水七千方的水库;在坡梁上修成一百三十多亩梯田;修建了一个扬程七十五米的三级高灌站;增加水浇地一百零八亩。由于生产条件大变,粮食产量猛增。一九七二年粮食总产量只有三万二千斤,一九七三年达到六万八千斤;一九七四年达到十四万二千斤,第一次对国家作出了贡献,超额百分之四十完成了交售公购粮的任务。
高培烈在团结大队蹲点两年来,廉洁奉公,保持和发扬了“老八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他年岁大了,又患有气管炎和胃病,但始终坚持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不搞特殊化。社员们打心眼里爱戴他。他曾经对队干部说:“咱们当干部的,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啥时候也要为人民着想,这是我们的本分。谋私利,搞特殊化,那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作风,绝对不许可。”
高培烈还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团结大队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大队采纳他的建议,成立了“贫下中农监督委员会”,实行民主理财,处处节约费用,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一九七四年,全大队的各种费用下降到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大队管理费仅占百分之零点二。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