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重庆文革标准件厂认真贯彻执行“鞍钢宪法” 大搞术革新 促进生产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4-14
第4版()
专栏:

重庆文革标准件厂认真贯彻执行“鞍钢宪法”
大搞术革新 促进生产发展
新华社成都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三日电 重庆文革标准件厂党总支领导全厂职工认真贯彻执行“鞍钢宪法”,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促进了生产蓬勃发展。从一九六九年来,他们自造设备五十多台,实现重大技术革新六十多项,小的改革一千多项,年年提前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产品品种规格不断扩大,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产量、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来上缴给国家的利润可以兴建四个同类型、同规模的工厂。
文革标准件厂主要生产各种异型螺丝和其他异形标准件产品,为一千多个工厂服务。过去,这个厂设备短缺不配套,难以生产更多品种规格的产品,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此,有的领导干部在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影响下,不是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而是坐等上级给设备,结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职工们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指示,批判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决心学习大庆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广泛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让小小螺丝钉厂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真正起到“螺丝钉”的作用。
为了满足汽车行业对轮胎标准件配套的需要,这个厂决定自己制造两台八十吨、一台一百六十吨、一台三百吨的压力机。对于一个小工厂来说,要制造这些设备,困难是很多的。工人们说,我们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我们要象大庆工人那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制造三百吨压力机的曲轴孔和道轨面,本来需要大镗床加工,厂里没有这样的镗床,工人和技术人员就因陋就简,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把一台车床放进压力机的“肚子”里,装上一只土铣头,两头由人拉着来回铣削。为了确保道轨面的精度达到要求,一个参加制造的老工人还钻进工件里去操作,一直坚持苦干了一个多月。他们就这样艰苦奋斗,制造出四台崭新的压力机。为了进一步提高工效,节约原材料,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这个厂又自己动手制造多工位联合自动冷镦机。这种机床由五千多个零件组成,全部重量有十七吨。厂领导提出任务后,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攻难关,连续苦干十五个月,终于制成投产,使生产效率提高了十多倍。由于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现在这个厂产品的品种规格已经由近一千种发展到四千多种,超过设计方案三倍多,有效地满足了兄弟厂矿企业单位发展生产的需要。
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活动中,这个厂的领导干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帮助,不断从群众中吸收丰富的政治营养。有一段时间,厂里着手对生产内六角螺丝钉的切削加工工艺进行改造,计划把六道工序缩短为两道,但是搞了两年多都没有成功,有的领导干部丧失了信心。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两个老工人联系这个问题贴出大字报,指出工厂领导在技术革新上遇到困难就后退,习惯于按旧方式生产。老工人指出,是革新,还是守旧,也是一个路线问题。厂领导接受了群众的批评,深入现场与工人们一起研究试验,一起大干苦干。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结果只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研制成功“一击成型”的新工艺,使内六角螺丝钉的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六倍。(附图片)
大连机车车辆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大搞技术革新。这是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在一起总结采用镀钛氮化新工艺的经验,不断提高曲轴和齿轮质量。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