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六合县五·七农场知识青年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决心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4-16
第2版()
专栏:

六合县五·七农场知识青年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决心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六合县五·七农场是江苏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表扬的一个先进集体。战斗在这里的广大知识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决心坚持走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努力战斗。
毛主席最近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五·七农场的知识青年学习了毛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指引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指路明灯,是激励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强大动力,是把反修防修斗争进行到底的锐利思想武器。知识青年、共产党员杨金涛说:“不从理论上搞清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就会把下农村当作中转站,遇到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和旧习惯势力的侵蚀和影响,往往摇摆不定。只有从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才能把扎根农村的良好愿望变为自觉的革命行动。”
党的十大以来,这个农场的知识青年就比较重视学习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以后,他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除了每周一、三、五晚上学习以外,还采取办专题学习班、上党课团课等形式,认真学习,热烈讨论。他们围绕为什么要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是什么,怎样为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等问题,选学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认真做了读书笔记。还召开学习心得交流会,互相启发,加深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的理解。
知识青年们注意把学习和批判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以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为思想武器,着重联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际,联系本场建场以来两条路线斗争的表现,狠批了刘少奇、林彪散布的“读书做官”、“下乡镀金”、“变相劳改”等反动谬论。他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资产阶级复辟与无产阶级反复辟的斗争是十分激烈的;用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和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腐蚀毒害青年一代,是阶级敌人惯用的手法。许多知识青年说:刘少奇、林彪一类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就是妄图把知识青年变成新的贵族阶层,为他们复辟资本主义效劳。我们一定要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做缩小三大差别的促进派!知识青年道书康刚进场那阵子,凭着一股革命热情,努力工作,积极劳动。后来,他看到和他一块来的知识青年,有的被推荐上了大学,有的被选送参了军,自己还留在农场劳动,就流露出“小小扁担三尺三,扛到那天好换班”的情绪。通过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批判林彪鼓吹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罪行,道书康认识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对缩小三大差别、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有深远意义的伟大事业,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战略措施。他说:“莫看小小扁担三尺三,挑的是共产主义革命担,我决心同鄙视农业劳动的旧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
这个农场的知识青年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过程中,结合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从农场发生巨大变化的事实,进一步看清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现实意义。五·七农场所在的地方,过去是个芦苇遍地、杂草丛生的江滩。知识青年来到这里以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初步改变了面貌。他们这样描写自己农场的今天:“千亩粮田翻金浪,万株绿柳列成行。粮食棉花双丰收,林牧副渔齐兴旺。排排新房广播响,家家屋里电灯亮。”几年来,这个农场共生产粮食四百多万斤,公共积累达四十万元,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汽车,基本上实现了耕作、脱粒、运输机械化。更令人可喜的是,农场培养了一批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新人。有七十三名知识青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百七十五名加入了共青团,更多的青年参加了理论队伍,成为农场各方面工作的骨干。他们高兴地说:“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看看农场的变化,想想自己的成长,我们越来越感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条金光大道,越走道路越宽广,越走心里越亮堂,越走意志越坚强!”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