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长白林海展英姿——访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女子采伐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4-21
第3版()
专栏:

  长白林海展英姿
  ——访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女子采伐队
巍峨的长白山,高峰直插天际。季节虽然已是春天,但峰下的茫茫林海里,却依然到处白雪皑皑。我们乘车在铺满冰雪的林道上穿行,绕过一个山弯,一幅动人的情景蓦然展现在眼前:密林中,由女拖拉机手驾驶的红色拖拉机,拖着从附近伐木场刚伐倒的大红松,隆隆地驶进装车场。女绞盘机手开动机器,把一根根又粗又长、足足有二、三吨重的大木头,凌空吊起,迅速准确地放落在汽车架上,运下山去。这就是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女子采伐队的工地。头戴柳条大皮帽,全身披满霜雪的姑娘们,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个个精神抖擞,英姿飒爽,干得又快又好。她们的欢快的号子声和机器的轰鸣声、松涛声交织在一起,整个采伐工地到处都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
长白山林区这支女子采伐队,是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中诞生的。六十五名姑娘,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从前,妇女干采伐这一行还从来没有过。因此,当露水河林业局党委决定成立女子采伐队时,当时一些头脑中有旧思想的人说这是“瞎胡闹”。可是,现在这支女子采伐队不仅掌握了伐树、打枝、集材、装车、归楞等一整套采伐技术,而且去年为国家生产了一万八千多立方米木材,比原计划多生产六千多立方米。事实给了瞧不起妇女的旧思想以有力的批判,生动地说明了“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真理。
我们在装车场见到两个女拖拉机手,一个是既高又壮的山东“铁姑娘”赵秀芝,另一个是比较矮小的江苏“不服劲”李玉霞。这两个贫农姑娘首批报名参加女子采伐队,当领导上决定让她俩驾驶拖拉机时,她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互相勉励说:党把崭新的拖拉机交给我们,我们一定要用它为社会主义建设多贡献力量。她俩整天跟着师傅勤学苦练,甚至晚上躺在床上还在练习踩离合器、挂挡。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她们就驾驶着拖拉机独立作业了。冰雪封冻的寒冬,是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冬采冬运大会战开始了,姑娘们干脆上山安营扎寨。赵秀芝和李玉霞每天一大早就开干,傍黑才收工。有时夜间修车到一、两点钟,第二天还是照常坚持战斗。赵秀芝干得猛,李玉霞也不让分毫。山东“铁姑娘”和江苏“不服劲”就这样被人们传开了。
“铁姑娘”真不愧是铁姑娘。一天早晨,装车场刚装上半车木头,挂在二十多米高架杆横索上的起重绳突然断了。在场的赵秀芝心想:若是找专业工人来修,起码得耽误半天生产,眼下生产这么忙,一分一秒也不能等。她抬头望了望二十多米高的架杆,把手一挥说:“我来修!”清晨格外寒冷,赵秀芝两手紧抱架杆,踩着脚扎钉,敏捷地向上爬去。到了离顶端还有两米的一段没有脚扎钉,再往上爬很危险。但是,她没有被危险吓倒,她把手套甩掉,勇敢地爬到了顶端,排除了故障,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这个战斗集体里,象这样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一心为革命的人物层出不穷。被人们称为“闲不住的队长”孙秀云,在冬采冬运会战中,白天夜晚总是忙个不停,处处以身作则。一天晚上,下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地上就积满厚厚一层。正当孙秀云带领大家干得起劲的时候,突然一台拖拉机上的索带环弹了出去,这台拖拉机不得不暂时停下来。怎么办?把拖拉机开回去吗?那样就会影响生产。自己找吗?漆黑的夜晚,厚厚的积雪,到那儿去找索带环呢?孙秀云和包车组的同志们一商量,为了使这台拖拉机能够继续拖运木材,决心自己找到它。她们沿着索带环弹出去的方向,把手插在雪里一点一点地摸。袖筒灌满了雪,抖一抖,手冻麻了,搓一搓,一直摸了二十多分钟,终于找到了那个弹出去的索带环。这时,孙秀云的两只棉袄袖冻得硬梆梆的,胳臂不能回弯,但仍然和大家一起干,直到完成了当班的任务。
我们顺着集材道朝伐区走去。长白山原始森林的一棵棵高大红松挺拔屹立,高的有三、四十米,粗的直径足有一米五、六。在深山里采伐这样的大树,真是一项难度大、操作复杂的工作。我们正在前行时,突然,传来一声喊声:
“顺——山——倒!”
我们朝着喊声望去,只见两位身材魁梧的姑娘,一个手端油锯,一个手持大板斧,正机警地注视着倒树方向。接着一声“咔嚓——咕咚”,一株高大的红松,抖落雪花,不偏不倚顺着树缝倒在地上。
油锯手孙维兰今年才二十岁。当有人说“伐树难,女的不能干”时,她却发扬“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革命精神,主动要求进山伐树。当领导上批准她当油锯手时,她激动得一宿没睡好觉。心想:旧社会广大劳动妇女被人踩在脚下,今天我当上一名采伐工人,这是多么幸福啊!从此,孙维兰跟着老工人师傅在山上伐树,细心观察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每天清晨,她背着油锯上山,在倒木上反复练,双臂震麻了,腰弯痛了,还是继续练。由于她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油锯操作技术。现在她已成为一名熟练的油锯手,她伐的树,棵棵倒向好,伐根低,很少伤害幼树。
傍晚,我们来到女子采伐队住地。白山绿林中,一面红旗高高地迎风飘扬。整齐洁净的宿舍门框两旁写着十分醒目的红字对联:“为祖国献出千万栋梁材,干革命擎起林海半边天。”横批是:“大有作为”。
夜里,会议室灯火通明,队员们整齐地坐着上理论辅导课。这支女子采伐队从建队开始就建立了政治夜校。不管生产多忙,理论学习从不间断。她们认真地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已先后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实践论》、《矛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培养出了十一名学习骨干。不少队员生产是能手,学习是模范。象拖拉机手赵秀芝,虽然文化水平低,但学习很认真刻苦,已经写了五万多字的学习笔记,还写了不少批林批孔文章。她们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前阶级斗争的特点,划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界限,自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深山老林中,天津市宝坻县小靳庄大队的经验也在这里开花结果。女子采伐队队员们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文化活动,占领上层建筑领域阵地。墙报、黑板报、小评论、学习园地、大批判专栏等,琳琅满目;唱革命歌、演革命戏、讲革命故事等活动,经常举行;赛诗台上的精采诗篇一篇赛过一篇。我们虽然已经离开了女子采伐队,但她们充满自豪的嘹亮歌声,却仍然回荡在我们耳边:
“头戴安全帽,
油锯身上背,
擎起林海半边天,
我们是女子采伐队……。”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