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艰苦奋斗的传统永不丢——记上海红卫绳带厂职工为革命抢挑重担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4-22
第4版()
专栏:

  艰苦奋斗的传统永不丢
  ——记上海红卫绳带厂职工为革命抢挑重担的事迹
我国第一艘全部采用国产设备的万吨轮“风庆”号的干部、船员,一谈起他们扬眉吐气的三万二千浬远航,经常用这样的话赞扬上海红卫绳带厂:船舶一进港,外国人接触的船上第一件东西,就是上海红卫绳带厂生产的争气缆绳。
确实,凡是到过红卫绳带厂,看过万吨轮缆绳生产的人,都会对这个厂艰苦奋斗精神留下深刻的印象。
红卫绳带厂原来只有百把人,生产绳带、裤带。一九七三年,工人们听说我国造船工业大打翻身仗,急需一种用化学纤维织造的缆绳,一种为无产阶级争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的强烈愿望,促使他们主动请战接下了制造这种缆绳的任务。这副缆绳共八根,每根长三百米、重一吨、粗九十厘米。面对这个任务,有人提出疑问:“造缆绳不是捏烂泥,我们没有技术资料,也无加工设备,能行吗?”工人和干部们响亮地回答说:“我们无产阶级历来有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靠这个传统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国以后,靠这个传统粉碎了帝修反的封锁、包围;今天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哪怕困难比天大,也要把它踩脚下。”
制造这种万吨轮用的缆绳,需要大型缆绳编织机,把八股并作一根。为了找出合理的编织工艺路线,设计这种缆绳机,他们巧妙地采用一种土办法:找来八根绳子,八个工人各拿一根,绳头吊在梁上,大家交叉行走,把各人的脚印记下来,边走边画。然后,干部、工人一起开“诸葛亮会”,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草图,边画边议边改。短短两个星期,编织机的草图就设计出来了。
制造六米多高、十六吨重的缆绳机,需要宽敞的场地。红卫绳带厂是个弄堂小厂,厂房狭小、简陋,上级领导批准他们翻造厂房。但是,职工们认为,等新厂房造好要一两年时间,不能等!他们决定把一个堆废旧材料的破房整修一下作厂房。可是,机器高,厂房矮,他们又挖地六尺,向地下要高度。全厂百分之九十的职工都参加了这项劳动,只用三天时间,就挖出一个深六尺、直径五米半的大地洞来安装机器。接着,他们又发扬苦干加巧干的精神,用一些简陋的设备,制造出了缆绳机,国产第一根万吨轮用的缆绳很快就生产出来了。
这个厂的工人这种急国家所急,自觉为革命大干的精神,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来。有一次,红卫厂接受一项特种产品的生产任务。按照洋框框,生产这种产品,要有绿化的环境,整洁的厂房,车间里要有恒温装置和打蜡地板。有关部门提出,是否为你们“武装武装”再上马。厂党支部专门研究了这件事,认为,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我们要在差的条件下生产出好的产品。党支部带领群众用土风扇通风;用白纸把整个车间裱糊一遍。为了做到恒温恒湿,他们就关住门窗,勤拖地板。没有向国家伸手,造出了高质量的产品。
今年,这个厂的生产任务很重,缆绳产量要比去年增长三倍,协作任务也增长一倍多。在这种情况下,年初又突然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他们在两个月内增产一批架桥用的锚纲绳。这批产品的产值相当于去年全年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有人说,任务这么重,总该添点设备增些人了吧。党支部又发动大家讨论。工人们说:向上伸手不如自己动手。伸手越伸越懒,动手越干越能干。我们要拿出革命加拚命的精神,开社会主义的快车。不少部门四个人的事三人做,三人的工作两人顶,抽出人来搞会战,结果提前八天完成了这项任务。
上海红卫绳带厂工人、干部自觉地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只要全局需要,再苦再难的事也乐于承担。去年,有一个造纸厂要求他们协作制造一根新设备上用的几十米长的传动绳。这种绳圆中带方,规格特殊,需要把厂里唯一的一台大型编织机加以改装才能生产。对这个计划外的任务怎么办?有人算了一笔账:这一改一装不仅要抽出四五个人忙几天,还要因此少生产将近十万元的产品,因而主张回掉这个任务。但是,当工厂领导同工人们商量时,大家说:宁愿自己忙一点,烦一点,也要让兄弟厂上得早一点,快一点。他们立即动手把那台编织机上的几百公斤重的部件拆下来改装,很快生产出了这种绳子,并把它送到了造纸厂。同时,又设法补上了拉下的任务。
他们还正确对待产值、利润低的产品。有一个绒绣厂织造一种新型地毯,需要用下脚羊毛编成绒绳然后盘屈成花纹。他们不会做绳子,就来请红卫厂的工人帮助。当时,红卫厂的人手很紧张,但还是接受了这个工作,抽出几个干部顶上去和工人一起干,七八个人奋战了两个多月。试验成功后,又把技术教给绒绣厂的工人,并且把产品、设备统统转给绒绣厂去生产。
不久前,一家自动化仪表厂需要几根钨丝绳,要用四十九根比头发还细一半的钨丝编出来。要把这些脆弱的细丝编成绳,又根根不能断,实在不容易。红卫厂想,既然是一项空白,就得共同想办法填补。他们接受了这个任务,仔细分析编织结构,进行种种试验,最后按照要求做好了这几根钨丝绳。要求协作的那个仪表厂夸他们为了革命“不计名利,不讲条件,全心全意,有求必应”。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