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扎根高原干革命 养好铁路为人民——记都匀铁路分局京寨养路工区保证铁路十八年安全行车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5-05
第3版()
专栏:

扎根高原干革命 养好铁路为人民
——记都匀铁路分局京寨养路工区保证铁路十八年安全行车的事迹
在祖国西南的黔桂铁路线上,有一段弯曲陡斜的盘山道,人们形容这里是“一里十个坡,弯道山洞多,铁路盘山绕,火车云中过。”负责养护这段铁路的是都匀铁路分局京寨养路工区。这个工区的工人们扎根高原,艰苦奋斗,精心地养护铁路,做到了十八年安全行车无事故,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贡献。
黔桂铁路原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修建时,质量就很差;一九四九年国民党反动派溃退时,又遭到了严重破坏。全国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关怀下,不久全线就修复通车。一九五六年,京寨工区成立,贫农出身的养路工长王清芝,带领四名工人,胸怀建设高原的革命豪情,从原来条件很好的平原地区来到这里安营扎寨,担负起养护这段铁路的艰巨任务。这里山下急流奔腾,山腰狂风怒号,山头白云笼罩,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开始,这里还没有车站,大家就在铁路山坡下一个古木参天、野兽成群的山沟里安起家来。从工区上道养路,要爬悬崖,走峭壁。冬天大雪覆盖道路,晚上交班的巡道工无法回宿舍,就在铁路旁露宿。这段铁路盘山穿洞,坡高弯多,山洪经常冲垮路基,风化石经常砸坏钢轨、道床,危及行车安全。面对这种情况,王清芝想,要使火车不出轨,首先要人的思想不出轨。他带领大家白天养路,晚上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毛主席著作,使工人们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工人们说:“党派我们到这里来,我们就要象铁路上的道钉扎在枕木上一样,扎根高原干革命,养好铁路为人民。”王清芝以身作则,做出了榜样。他十八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工区有些工人由于工作的需要,被提拔到段和分局的领导岗位上,而他一直担任着京寨工区的工长,发挥着一颗螺丝钉的作用。现在这个工区有布依、侗、壮、汉各族工人二十名,是一个胸怀革命,扎根高原的战斗集体。
京寨工区养护的八公里线路中,有二十一个急转弯道,三座隧道,两座桥梁,一处盘山道,线路两侧尽是高山深谷,人们称这段线路是“险关”。险要的地势和多变的高原气候,给养路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水害和危石,是行车安全的大敌。怎么办?按职责要求,养路工只要对铁路负责起日常养护就行了,治山治水可以等待上级另派人来搞。可是,京寨工区的工人们却说:“社会主义是用双手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他们决心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安排铁路两旁的山山水水。侗族工人梁丽文走遍了线路两侧四十多座大小山头,对高山峭壁上危石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标出了七十多处危石符号。接着,工人们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坚持日常维修的同时,开展了排危石、治山洪的战斗。几年来,他们先后排除了危石一百多处,共两千多立方,基本上消除了威胁行车安全的隐患。危石治好后,工人们又动手制服水害。这里的山洪往往侵袭铁路,造成线路坍方,路基松软,道床下沉。经过几年奋战,他们在铁路两旁,共夯填了七个溶洞,修筑了四处挡水墙和三处堵水坝,开凿了二千多米排洪沟,根除了水害。
在排危石、治水害取得胜利以后,他们立即又开展了提高线路质量的战斗。在日常维修中,大家发扬大庆工人“三老”“四严”的作风,处处高标准,严要求,精心养路,一丝不苟。技术标准规定:在直线上两股钢轨顶面的水平误差不得超过四毫米。但京寨工区的工人们却给自己规定不得超过三毫米。一九七四年十月的一天,工人们完成了当天的维修任务后,已到下班时间了,班长在复查线路质量时,发现一处水平低了四毫米,比工区自己规定的标准差了一毫米。班长把这事告诉了大家。工人们说:“对待人民的事业就要高度负责,一毫米误差也不能放过。”大家一齐动手,起道的起道,扒石碴的扒石碴,捣固的捣固,终于使线路质量达到工区自己规定的标准才收工回家。
京寨工区的隧道、桥梁、道口看守工和线路巡道工,多数是年过半百的老工人。为了保证列车的畅通无阻,他们长年累月坚持站岗放哨和巡逻。十八年来先后避免了四十多次重大事故和上千次一般的行车事故,被人们誉为“高原铁道红哨兵”。
巡道工陶天胜,日日夜夜巡逻在高原铁道线上,他对每根钢轨,每个零件,总是查了又查,敲了又敲,从不放过任何一点小毛病。一次,陶天胜巡逻到一座隧道时,发现一颗道钉松动了,就用锤子把它敲紧。一锤下去,他听到钢轨有点异音,凭自己多年巡道的经验,他断定钢轨有了裂纹。于是,他马上趴在钢轨上,将钢轨上下左右仔细检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裂纹。但他不放心,又用石头刮去钢轨上的铁锈,细心检查,终于发现钢轨底部有一道一根头发丝那么细的裂纹。他一面设置停车信号,一面通知工区及时更换了这根钢轨,防止了可能发生的行车事故。
在京寨工区阳公关的隧道旁,不论是大雪纷飞的严冬,还是暴雨倾盆的盛夏,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工人手持信号旗,日夜看守着隧道。他就是隧道看守工唐宜龙。一天夜晚,狂风四起,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正在酣睡的唐宜龙被雷声惊醒,他想到列车的安全,便一骨碌爬起来披上衣服,奔向隧道。他看见两棵被狂风吹倒的大树的枝叶堵住了隧道排水沟的出水口,片刻间积水淹没了钢轨。这时,一列货车正从山脚下开了过来。唐宜龙当机立断,抡起随身带的砍刀,砍断大树,把它们搬离开出水口,使积水流入山谷,保证了列车安全通过。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